第7章 培養了不起的男孩之生活篇(6)
- 培養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 凡禹 燕君
- 5606字
- 2014-01-17 11:55:13
1.不當飲食惹禍之肥胖。5歲的童童原本不是一個胖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后,因為是全托,媽媽總擔心沒人照顧她吃飯,營養會跟不上。于是,在家里,天天將雞、鴨、魚肉往童童的嘴里塞,還把大量的零食堆在童童的面前任她吃。后來,媽媽又擔心童童吃得多會消化不良,每頓飯后都喂她“健胃消食片”。就這樣童童的胃口越來越大,并開始胖起來,動作也沒有原來那么靈巧了,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經常遭到嘲笑,被小朋友們稱為“小肥肥”。
兒童肥胖和成人的肥胖一樣,都是由于能量攝入長期超過人體的消耗,使體內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一定范圍的一種營養障礙性疾病。因此,飲食有規律,少肉多菜才能減少兒童肥胖的發生。
2.不當飲食惹禍之近視。8歲的肖曉平一直喜歡吃甜食,冷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等都是他的最愛,就連平時喝水也喜歡加點糖。小家伙長得胖乎乎,去年查出近視100度,因此佩戴了眼鏡,不料今年近視達250度。
一般而言,近視一年增幅為50~75度,肖曉平的近視度數大幅增加,與他過量食用甜食有關。甜食是視力的殺手,長期嗜好甜食更易使近視的度數越來越深。
3.不當飲食惹禍之早熟
冬冬剛剛5歲,長得活潑可愛,但是稍顯不足的是身體偏瘦。父母為此費盡心機,到處打聽長胖的秘方。后來從報上看到一則廣告,說花粉制劑不僅滋養身體,而且能健腦益。父母頓時喜出望外,馬上買來按藥品標簽上的說明給孩子服用。想不到20天后冬冬嘴唇上的茸毛變粗變黑了……
冬冬的這種情況是性早熟,其罪魁禍首就是花粉補品。這一切都是父母愛子心切,盲目聽信廣告宣傳所致。因此專家提醒天下父母,5歲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補品,5歲以上的應根據具體情況由醫生決定。
4.不當飲食惹禍之成人病
小天今年10歲,剛上小學四年級,在老師的眼里,他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但是,老師不知道,小天在家里可是一個“霸王”,說一不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平時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不離嘴,而且他還有個習慣,每到周末,都要到麥當勞大吃大喝一頓。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小天時常頭暈,到醫院檢查以后,父母大吃一驚,小天居然得了高血壓!
其實,小天得高血壓也算不上什么奇聞,某市做過調查,近些年來,像高血壓、脂肪肝冠心病、腦血栓等疾病在兒童中大量發生了。這讓我們感到疑惑:孩子怎么會患上這些成人才有的病呢?兒童患上成人病的原因,就是營養嚴重失衡,有時候是缺營養導致的,更多的時候是營養過剩。
……
孩子們的健康狀況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飲食營養質量的優劣,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影響極大,因此,為我們的孩子提供最優的飲食是家長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饑餓時不能吃的幾種食品
好不容熬到了放學,饑腸轆轆的小明飛快地往家里跑去。爸爸媽媽還沒有下班,小明只好先找一些剩飯來墊墊肚子。可是他翻遍了整個廚房也沒有找到可以吃的東西。小明很無奈,垂頭喪氣地回到客廳。這時,他發現在茶幾上放著幾個橘子,于是想都沒想,拿起來就吃。吃了一個,他感覺肚子還是有點餓,就又拿起了一個……
媽媽下班后,一刻不停地往家趕。當她打開房門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小明雙手抱著肚子躺在地上,面色蒼白,口里流出了涎水。所幸的是,她家不遠就有一個社區門診。媽媽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小明背到了門診部。
醫生給小明做了詳細的檢查,對媽媽說沒有什么大問題,這是孩子空腹吃橘子導致的胃脹、胃酸,過一會就會好的。聽到醫生說沒事,媽媽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每個人都有“饑不擇食”的時候,但是如果抓到什么吃什么,急于填飽肚子對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為有些食物是不宜空腹食用的,否則會給你的健康埋下隱患。
牛奶、豆漿:這兩種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空腹飲用,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正確的飲用方法是與點心、面餅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兩小時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酸奶:空腹飲用酸奶,會使酸奶的保健作用減弱,而飯后兩小時飲用,或睡前喝,既有滋補保健、促進消化作用,又有排氣通便作用。
白酒: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另外,人空腹時,本身血糖就低,此時飲酒,人體很快出現低血糖,腦組織會因缺乏葡萄糖的供應而發生障礙,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及饑餓感,嚴重者會發生低血糖昏迷。
茶:空腹飲茶能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還會引起“茶醉”,表現為心慌、頭暈、頭痛、乏力、站立不穩等。
糖:糖是一種極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體短時間內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驟然升高容易導致眼病。而且糖屬酸性食品,空腹吃糖還會破壞機體內的酸堿平衡和各種微生物的平衡,對健康不利。
柿子、西紅柿:含有較多的果膠、單寧酸,這些物質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凝膠塊,易形成胃結石。
香蕉:香蕉中有較多的鎂元素,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人體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體健康。
山楂、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山楂酸等,空腹食用,會使胃酸猛增,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脹滿、噯氣、吐酸水。
大蒜:大蒜含有強烈辛辣味的大蒜素,空腹食蒜,會對胃黏膜、腸壁造成強烈的刺激,引起胃腸痙攣、絞痛。
白薯:白薯中含有單寧和膠質,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燒心等不適感。
冷飲:空腹狀態下暴飲各種冷凍食品,會刺激胃腸發生攣縮,久之將導致各種酶促化學反應失調,誘發腸胃疾病。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在饑餓的時候不要亂吃東西,如果實在餓得難受,又沒到吃飯時間,那么可以喝點水,能夠增加飽腹感,使你想吃東西的欲望暫時獲得滿足,然后在吃飯時間正常進餐。
★營養過高,身體受災
拿著兒子的診斷書,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兒子居然患上了高血壓病!而此時身旁體重已達55公斤的12歲男孩童童,還在高興地吃著零食。
在我們國家,如今這種孩子患上成人病的現象越來越多,究其原因都是營養過高和缺乏運動惹的禍。
造成這種狀況,父母當然負有不可推御的責任,但是我們自己就沒有責任嗎?其實大多數情況下責任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我們的書包里、抽屆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們的床頭,書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飲料。零食、飲料成了我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無論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它們的蹤影——學校里、聚會中、公車上……殊不知,在我們盡情享受這些美味帶來愉悅和快感的同時,它們卻悄悄地偷走了我們的健康,于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都悄然地找上門來,一些看似與我們的年齡不和諧的疾病都紛紛與我們結下了“不解之冤”。如此這般,究竟誰之過?
其實營養過高弊病很多。蛋白質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之一。但是過量食用易在體內形成酸性體質(脂肪、糖類過量食用亦如此)。人體血液本應保持弱堿性,酸性體質的人常出現一系列漸進性癥狀。如莫名其妙地精神萎靡、頭昏頭痛、思維及判斷能力降低等。
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分解產物較多。其中氨、酮酸、銨鹽、尿素等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這不僅會增加肝臟負擔,而且易引起消化不良癥。長此下去,可影響肝、腎功能,造成形體消瘦和免疫力下降。
蛋白質尚且如此,其他重要的營養如若過高也會產生各種危害,如糖過多,可招致肌肉松弛,易生膿瘡,加重糖尿病病情、齲齒及食欲不振等。
??? 鐵過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嘔吐、腹瀉、大便異常。
脂肪過多,能引起消化不良、腹瀉、食欲不振、肥胖,甚至加重動脈硬化和高脂血癥的病情。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濫吃營養藥物會引起中毒。如孩子大量服用高濃度魚肝油及制品,可以發生厭食、昏睡、頭痛、皮膚干燥、蓬發等癥狀。如果一次服用超過6毫升,可引起急性中毒。營養過高和濫用營養藥還可造成孩子性早熟和誘發性墮落等各種社會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對營養的需求不宜過高而應均衡。
1.飲食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之外,還應吃面粉制品,如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根據營養學家建議,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早餐除吃面粉類點心外,還要堅持飲牛奶或豆漿。
2.青少年每天還應多吃水果和堅果類食品和海帶、紫菜海產品,香菇、木耳等菌藻類食物,每周也應選擇食用。
3.葷素搭配。合理的糧菜混食、葷素搭配,可使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齊全,相互得到補充(即營養的互補作用),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可促進食欲,增進機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垃圾食品讓孩子很受傷
東東最喜歡到快餐店吃飯了,每個星期他至少要吃幾次洋快餐、烤肉,平時嘴里也不閑著,不是吃著爆米花,就是吃著薯條、香腸之類的食品。
然而,讓東東父母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體檢的時候,他居然被查出了營養不良。父母大惑不解,孩子每天吃的可都是有營養的食物啊,怎么還營養不良呢?
的確如此,有不少家長以為每天給孩子吃有營養的食物,并不知道孩子其實天天都與垃圾食品交道。
什么樣的食品是垃圾食品?
含鉛食品:爆米花等食品是一種含鉛量多的食物,多食對人體沒有什么好處。因為鉛會使腦內去鉀腎上腺素、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含量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容易產生記憶力衰退、癡呆癥、智力發育障礙等,其最明顯的特征是,易致人臉色灰暗而過早地衰老。
過氧脂質:煎過油條、炸過魚蝦禽肉等的食用油,由于其高溫的作用,時間一長會生成一種叫過氧脂質的物質;而長期在陽光下暴曬的咸魚、臘肉等,長期存放的餅干、糕點、油茶面、油脂等,都很容易產生哈喇味的油脂,分解成過氧脂質。
事實上,這種物質往往被人所忽視,其大量入人體后,極大地破壞了人體內的酸系統以及維生素等的產生,是一種加速促人衰老的催化劑。正處于發育期的孩子吃過多的垃圾食品,大腦很有可能會受到永久性的損傷。這些油炸處理過的食物不但會影響孩子們的肌體發育,而且會對腦力意識成長帶來不利后果。
腌制食品:誰都知道,腌制食品的主要成分是將食鹽轉化成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在人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很快會同體內的各類物質作用生成亞胺類的致癌物質。如咸雞、咸鴨、咸肉、香腸等,不宜多吃,否則,體力不支者后患無窮。
加工類肉食品:比如肉干、肉松、香腸等。它們具有的危害主要是: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膨化食品大量食用后易造成飽腹感,影響正常飲食,多種營養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給,易出現營養不良。高鹽、高味精更對健康不好,成年后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病。
方便類食品:如各種各樣的方便面。它們的危害主要有: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話梅蜜餞類食品:如各種果脯。主要危害是: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霉變食物:糧食、油類、花生、豆類、肉類、魚類等發生霉變時,會產生大量的病菌和黃曲霉素。這些發霉物一旦被人食用后,輕則發生腹瀉、嘔吐、頭昏、眼花、煩躁、腸炎、聽力下降和全身無力等癥狀,重則可致癌致畸,并促使人早衰。
膨化類食品:膨化食品的配方造成了它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多味精,屬于“五高一多”食品,有資料顯示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約占40.6%,熱量高達33.4%,對于需要豐富均衡的營養來茁壯成長的孩子來說,長期大量地食用膨化食品必定會影響身體健康。
營養學家特別指出,男孩在正長身體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為他選擇富含均衡營養的天然營養食品。在購買食品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到正規商店里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國必須標注: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持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并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5.時刻關注食品的相關信息。如我國已經啟動了“食品行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此工作將為青少年食品的選擇提供消費參考。
6.糖果、甜果、巧克力、果凍、方便面、純凈水、洋快餐、冷飲、銀杏果等九種食品不宜多吃。
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只需改變不良的“食譜”,少讓孩子吃垃圾食品,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米飯、蔬菜、肉類,多食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豆制品、奶制品,做到粗糧、細糧搭配,葷菜、素菜搭配,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即可。
★別給孩子這樣吃
進入21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一些人的飲食觀念卻相對落后,對于孩子怎樣吃才健康更是摸不著頭腦,以致孩子越吃身體越差了。以下僅舉幾例說明。
1.吃得越多,身體越好。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能喝能睡,還說:“不怕孩子吃得少,就怕孩子吃不飽。”這從側面反映了為人父母的典型心理。還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好動,消化快,多吃點東西沒關系。
但是,一味貪食,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大腦。因為進食越多,胃腸需要的血液供應量就越多,大腦血液供應量就相對減少,而且過量的高脂肪在代謝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能量與大腦“爭飯吃”,大量碳水化合物進人人體會誘導胰島素增高,使血糖急劇下降,對于以糖為唯一能源的大腦猶如釜底抽薪,會使智力越來越差。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糾正這種錯誤的看法和做法,應該積極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最好是定時定量,規律進食。
2.姜湯治感冒。孩子感冒了,做父母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孩子熬碗姜湯,并讓他喝完后休息,覺得發一發汗就會好。
用生姜煮水治療感冒是民間流傳已久的方法。生姜是辛溫食物,能發汗解表。當遭遇風吹雨淋、風寒侵襲,及時喝一碗姜湯,常常可以達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但需注意的是,它只適用于風寒感冒。如果用來治療風熱感冒或暑濕性感冒則會使病情向壞的方面發展。
因此,孩子感冒了,先要辯明是什么類型的,是風寒、風熱還是病毒?弄清以后再治療才能取得效果。
3.腹瀉趕緊補營養。孩子上吐下瀉,父母看著心疼,一旦孩子好點了,就會馬上做很多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好好補補”。
但是,父母選擇的所謂能夠進補的食物,往往是引起再—次腹瀉的罪魁禍首。因為此時孩子的腸胃功能極差,任何有一點刺激的食物都會引起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