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蘇格蘭

與支離破碎的威爾士不同,11世紀,蘇格蘭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部和東部(最富有的地區)都由一位蘇格蘭國王統治。自埃塞爾斯坦統治以來,蘇格蘭國王只是偶爾承認英格蘭的霸主地位,雙方的聯系僅此而已或者說到此為止。一方面,蘇格蘭國王太過強大,他不用擔心蘇格蘭會像威爾士乃至愛爾蘭那樣,遭受盎格魯-諾曼貴族所進行的“私人團體”入侵。另一方面,蘇格蘭的土地太貧瘠,蘇格蘭國王對于英格蘭國王來說太遙遠了,引不起英格蘭的興趣。此外,盡管對蘇格蘭進行遠征可能并不太困難,但對于基地位于泰晤士河流域和南方的英格蘭國王來說,征服和控制如此偏遠的國家似乎(而且很可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與英格蘭人的問題也沒有令蘇格蘭人感到困擾。除了國王大衛(1124—1153年在位)利用斯蒂芬在位時的內戰短暫占領了諾森布里亞(1149—1157)之外,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邊界跟它11世紀剛確立的時候相比,實際上沒什么變動。變動比較大的是蘇格蘭王國的領土向更北部和西部沿海大部分地區延伸(包括凱斯內斯、羅斯、馬里、阿蓋爾和加洛韋)。當挪威國王割讓西部群島(《珀斯條約》, 1266年)時,蘇格蘭的這種擴張政策達到了頂峰。蘇格蘭在這方面的推進得益于接連三位國王穩定而連續的領導。這三位國王是威廉一世(1165—1214年在位)、亞歷山大二世(1214—1249年在位)和亞歷山大三世(1249—1286年在位)。

高地的領土擴張與低地的內部發展相得益彰。這里修建了市鎮、修道院和大教堂;建造了城堡,并建立了王室郡長轄區,以便將王國劃分為可管理的行政單位;王室鑄幣人開始鑄造銀幣(與英鎊等價),并征收進口關稅。統治者的婚姻表明,在12世紀和13世紀,蘇格蘭日益成為“歐洲”政治舞臺的一部分。所有這些發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很少卷入戰爭。只要英格蘭國王沒有征服蘇格蘭的不切實際的野心,蘇格蘭就不會改變現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砀山县| 慈溪市| 中西区| 灌南县| 金堂县| 无极县| 黎城县| 扶余县| 长泰县| 潼南县| 香河县| 印江| 石河子市| 姜堰市| 图们市| 咸丰县| 康乐县| 天峨县| 莱芜市| 尤溪县| 固镇县| 彭阳县| 聂荣县| 钦州市| 嘉兴市| 平凉市| 泽普县| 霞浦县| 丁青县| 团风县| 陆河县| 江都市| 蕉岭县| 勃利县| 南丹县| 博乐市| 满洲里市| 沙坪坝区| 密山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