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斯總統傳:南北戰爭與美利堅統一的再造
- (美)拉塞爾·赫爾曼·康維爾
- 1589字
- 2020-06-24 17:46:49
說明
海斯總統的成功吸引了整個國家的目光,將他一生的所為,以及對他產生影響的其他人的行為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載入史冊,方便大眾閱讀既是一件樂事,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將一步一步地去追溯一位偉人的成長歷程,去記錄是怎樣的一些人和怎樣的一些事,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內造就了這樣一位偉大的領袖。毋庸置疑,在人類社會中,統治權力是最具說服力的,但美國人民更清晰地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那就是“一個偉人的成就總是離不開堅定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這兩樣品質”。
這部《海斯總統傳》只是向讀者朋友們淺顯地介紹了海斯總統最真實的一面,介紹了他是如何被上自富人、下至貧民的社會各階層選舉出來,去擔任一國總統,處理一切政務的。選舉本身如同一次巧合,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人,大家的選擇都驚人地一致。當然,這里肯定少不了一個清晰明確的計劃。無論是追隨上帝的旨意,還是探索每個人在他們不同領域的分工,這都是一次頗具提升性和建設性的鍛煉。因此,為了讓讀者能夠領會上帝與人類之間的交流,以及領悟這次交流帶來的實惠,寫這部傳記就成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人們曾一度認為,只有士兵才能理所當然地夢想成為總統,但約翰·亞當斯、詹姆斯·麥迪遜、約翰·昆西·詹姆斯及馬丁·范布倫這幾位總統的當選,徹底地推翻了這一理論。然后人們開始覺得,要成為總統的人必須擁有足夠優秀的童年,并攀得學業的最高枝,但安德魯·杰克遜和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總統的當選又推翻了這一觀點。于是,人們再次受到啟發。他們認為想要具備做總統的資格,就得出身貧寒,就得與貧窮抗爭,但富蘭克林·皮爾斯和詹姆斯·布坎南總統的當選又否定了這一論點。當安德魯·杰克遜當選總統時,每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都開始咒罵命運的安排,上帝竟然讓這個“老山胡桃”(安德魯·杰克遜的綽號)活躍于人世間;當馬丁·范布倫總統入主白宮時,他們又開始懊悔,為什么他們沒有受到完美的教育,沒有將全部青春時光用在學習政治經濟學上;當威廉·亨利·哈里森當選總統時,他們又立刻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了醫學專業;當扎卡里·泰勒成為一國元首時,他們什么也不想,只想著與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一決高下;當亞伯拉罕·林肯坐上這個令人垂涎的寶座后,他們又懊悔自己為什么沒有在平底船上長大,為什么沒有機會獲得劈木頭或者蓋木屋這樣的無上榮譽。
不過,通過對諸位總統生平的研究,我們足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總統的選定與一個人的出身、地位、職位、宗教信仰及天賦才能毫無關系。因此,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是無法預言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正如那句老話說的,“預先選定的候選人注定不是候選人”。這種事看起來真的無法渴求,獲得此等殊榮的唯一道路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誠心誠意、腳踏實地做好任何事情。在“人民之聲即是上帝之聲”的國家,美國總統看上去就像是被上帝親自挑選出的人。我們無法知道國家在四年后需要什么,也無法預估未來會發生什么情況。我們也無法知道接下來將會是怎樣的一個人為我們的國家掌舵。然而,一些基本的原則仍然不可丟棄,想要在一個開明的集體里平步青云,有些品質,比如誠實、公正、愛國,不可或缺。我們愈歌頌這些品質,人們就愈會把它當作成為總統的必要條件。這樣一來,我們的政府和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穩定。
在公眾面前,綜合地談一位偉人的一生,本就是每位作者莊嚴的使命,更何況上天也為作者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支持下,我們開始撰寫這本《海斯總統傳》。人類不是預言家,不能預知一個人一生中錯綜復雜的事情的最終走向,但當我們把它們呈現在公眾面前時,人們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就能夠近距離地欣賞一位偉人的領導藝術。同時,在贊嘆那個偉人的無所不知時,他們更會努力地培養他們所贊揚的品質。在本書中,我們就為大家呈現了這樣一位值得大家去學習的傳奇人物。通過學習和追求,我們將變得更加睿智,更加優秀。讓我們一起來滿懷欣喜地開啟這一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