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興表達
- 王達峰
- 2864字
- 2020-06-02 18:28:50
02 綠燈思維:讓你成為受歡迎的表達者
在上一節的內容中,我們談到了即興表達的目的。許多人一遇到即興表達的場景,就會非常緊張,甚至慌亂到不知所云的程度,也無法冷靜運用邏輯思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表達者在最開始就把即興表達的目的給忽略了。
所以,即興表達時一定要“目的先行”,沒有目的就不要去構思內容,否則你會被內容牽絆,你的聽眾們也會淹沒在毫無重點的茫茫內容之海中。要記住,目的永遠比內容重要得多,內容永遠只是形式,內容要為目的服務。
與“目的先行”緊密相關的是綠燈思維與同頻思維,這也是即興表達者必備的兩個關鍵素質。本節我們將分享第一個關鍵素質——綠燈思維,幫你成為更受歡迎的表達者。
一個最受歡迎的表達者,一定有兩個特征。
一是雙贏目標
最受歡迎的表達者,總能在實現自己目標時,也兼顧別人的目標。他能夠找到兩個人目標的交集,實現雙贏。
二是正能量激勵
最受歡迎的表達者,應該是一個善于激勵別人的人。他總能在不經意間,帶你領略到你不曾涉及的光明,以及曾經忽略掉的美好。
雙贏目標和正能量激勵,看似簡單,在即興表達的實踐中卻十分不易。相比主題演講有固定的舞臺、固定的時間以及特定的受眾聚精會神地關注你,即興表達不僅沒有固定的場合,而且時間很短暫,甚至所處的環境并不利于表達。所以,想要在即興表達中快速實現雙贏目標和正能量激勵,關鍵在于你說的每一句話。
有一句話說:“永遠說一些讓你離目標越來越近的事情。”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都在渾然不覺地說著一些離目標越來越遠的話。造成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
一是目標缺失
在即興表達前,你是否思考清楚了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就不會有意識地去衡量自己的語言離目標的遠近。
二是缺失綠燈思維
一個好的領導者、一個優秀的表達者、一個說話有影響力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綠燈思維的人。
何謂綠燈思維?
在理解這一詞語之前,我們先來理解兩個詞——“事實”和“故事情節”。
所謂“事實”,即當下發生的事情的客觀情況;而“故事情節”,指的則是每一個人對這個事實的演繹。
實際上,在許多場景中,我們所表達的并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事實的演繹。
比如,對于今天的氣溫是33℃這一事實,我們可能會對別人說:“今天天氣很熱。”但實際上,這樣的表達只是你對今天氣溫的某一種演繹,另外一些人可能將“33℃的氣溫”演繹成剛剛好,甚至是涼爽的感受。可見,對于同一事實,每個人對這個事實的演繹是不同的。
人們所演繹的故事情節又分為兩種:當所演繹的故事情節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那就是綠燈思維;但如果所演繹的故事情節讓我們不知不覺地離目標越來越遠,便是紅燈思維。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三個具體的情境來區別綠燈思維和紅燈思維。
情境1:針對同一事實的觀點表達。
比如,兩個人在溝通交流同一件事情:“三年前學習的技術,今天已經過時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事實,雙方正在針對這一事實各抒己見。但當你想針對這個事實來即興表達時,需要先思考清楚,你表達的目的是什么。
很可能,你想表達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能跟上社會的節奏。”在你開口表達的一瞬間,你的腦子里面就要浮現出這一目的。一旦你有了這個目的,就可以繼續思考,要如何說話,才能離這個目的越來越近。
但紅燈思維的人往往沒有目的,所以他很可能不假思索地說出:“社會變化太快了,所以再怎么學也會被淘汰。”這句話其實是與目的漸行漸遠的,和“希望自己可以跟上社會的節奏”這一目標恰好背道而馳。
而綠燈思維的人卻是目標明確的表達者,所以他很可能會說:“社會變化太快了,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學得快。”
通過上述對比,你是否感受到紅燈思維和綠燈思維的區別?
正如“紅燈停,綠燈行”,紅燈思維會讓你停滯不前,而綠燈思維卻讓你暢通無阻、直奔目標。
情境2:針對他人做法的觀點表達。
再來看一個例子:假設你有一個同事老王,他這個月遲到了三次,這是事實。當你針對這一事實,想即興發表意見時,也同樣必須先思考清楚表達的目的是什么。
假設即興表達的目的是“期望老王未來可以守時,盡量不要遲到”。無論表達的對象是誰,這一目的是不能改變的。
此時,具有紅燈思維的人很可能會說:“唉呀!老王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差了,開會一直都不準點!”但這句話,不僅與目標毫無關系,甚至還會得罪同事。
而具有綠燈思維的人,就會說出另外一番話:“老王最近有些變化,可能是我們對他的關注不太夠,我覺得接下來我們要多關注一下他。”這句話對于喚起老王的時間觀念是有幫助的。
情境3:針對對方需求的觀點表達。
再如,假設你給客戶寫好幾版方案,每完成一版方案,客戶總會變動和修改。在這一案例中,客戶的需求隨時在改變,這是一種事實。
假設在開會時,你要和同事們討論這一事實。紅燈思維的人隨口說出:“所以嘛,方案不用寫得太完整,說不定明天客戶的需求又改變了!”實際上,這一句話對于方案的推進無濟于事。
但綠燈思維的人卻會首先錨定目標:寫出一版更符合客戶需求的方案。緊接著,針對這一目標,他就會說出截然不同的話:“寫方案前要深入探求客戶的需求,幫客戶想清楚,這樣我們寫的方案可能會更有效。”
情境4:針對困境難題的觀點表達。
比如,你去財務部報銷發票,但財務部的同事非要讓你在每一張發票的背面都寫上詳細的用途,否則不給你報銷。這是一件已然發生的事實,在這一處境中,你在決定下一步的計劃之前,必須先明確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毋庸置疑,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報銷流程可以順利一些。當你清楚這個目標后,你就不會隨口說出一些低情商的話了,如:“你這么刁難我,我就不信你以后不用來找我辦事情。”這種話語非但不能推進事情的解決,反而會使雙方關系變得緊張,要達成順利報銷的目標反而難上加難,這是典型的紅燈思維。
具有綠燈思維的人會如何表達呢?他很可能會說:“看來以后我得養成隨時記賬的習慣了,否則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每一張發票的明細是什么。”這樣的表達不僅讓財務同事感覺到你對他的認同,也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近。
參考上述這四個情境,你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你平常表達的話語更多的是屬于綠燈思維還是紅燈思維。
一個優秀的即興表達者,本身應該是一個善于領導他人的人,至少在表達的三五分鐘間,要去引領他人的思維,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具備綠燈思維,這樣才可能實現表達的目標。
此外,我想給大家提一個小建議:以后在每一次開會或是討論之后,大家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或是同事剛才所表達的內容,是屬于紅燈思維還是綠燈思維。如果剛才的發言是紅燈思維,那么不妨換成綠燈思維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要去如何改善,讓我們離目標更近一點。
總之,一個優秀的即興表達者,一定是一個具備綠燈思維的人。而具備綠燈思維的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你看到了一個現象、一個事實,你必須在一瞬間反應出自己所期望達成的目標是什么。
比如,你有一天在大街上偶遇了即興采訪,讓你針對社會的某一個現象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此時,不要輕易地脫口而出,而要“三思而后言”,思考清楚你表達的目的,并啟動運行綠燈思維。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成為一名受歡迎的即興表達者。

紅燈思維會讓你停滯不前,而綠燈思維卻讓你暢通無阻、直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