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2章 個性:“他不是最紅,但他就一個”
- 第11章 睿智:脫口秀不是脫口而出
- 第10章 正義:相聲演員應承擔社會責任
- 第9章 “賤萌”:呆萌教主的魅力
- 第8章 真實:假裝掏心掏肺已經能被觀眾一眼識破
- 第7章 調侃:生活中的苦悶變成樂趣
第1章 前言
王自健,在北京城被廣大相聲愛好者稱為“小王爺”,一身大褂,手持紙扇,說《夢中婚》《打燈謎》等傳統相聲,細一聽又能在這傳統相聲里聽到許多新鮮玩意兒,時常評論時事,甚至被冠以“相聲時評人”的稱號。
在上海,王自健西裝革履,是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每周一期的《今晚80后脫口秀》在深夜檔收視率名列前茅,節目中王自健調侃80后“困境”,調侃社會“亂象”,深得年輕白領們喜愛。
你沒有看錯,這兩段描述里面的王自健是同一個人,王自健的人生就是一直在“不走尋常路”。他自幼喜歡說相聲,少年時熱愛電子游戲,在過上有房有車的穩定生活后辭職跑去說相聲,組建“相聲第二班”,在北京大受歡迎后,又受邀到東方衛視亮相主持了脫口秀節目。雖然王自健的人生之路一直變道轉彎,但是王自健現在已經成了國內炙手可熱的相聲演員、脫口秀演員,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王自健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非傳統相聲演員”——說話不是特別清晰,也沒有在小時候跟隨師父學相聲,2011年才拜師侯耀華,相聲基本功貫口之類說的也不多,大量的相聲都是自己創作或者對傳統相聲進行改編。同時王自健也是國內標新立異的脫口秀演員——節目開場時有DJ打碟,調侃熱點問題,有嘉賓互動,有惡搞視頻,仿佛這才符合王自健“80后”的身份。
王自健的風格是自成一派的,他不像傳統相聲演員,也不像歐美的脫口秀演員,王自健的脫口秀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書詳解王自健的脫口秀之道,從方方面面分析王自健的特點,進而提煉出語言精華,讓讀者能夠從王自健身上學到關于說話的技巧和心得,透過分析王自健以及其他名人的案例來展現語言這門藝術,談談語言的魅力。
以幽默為例,幽默的種子或許就潛藏在你身體的某個角落,它是否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就在于你是否施肥澆水和培養了。生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在各種場合將幽默運用得游刃自如,信手拈來輕松笑料,受眾人歡迎。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幽默,或者無法把幽默運用得恰到好處,最后弄得灰頭土臉,甚至適得其反。所以王自健才說“幽默是件技術活”,幽默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夠掌握自如的,它需要眾多技巧的練習和掌握。
王自健很犀利,有人說他常常“三言兩語就突破禁忌”,總是有一些辛辣、犀利的言辭,這使得他更加真實可感。觀眾們也愛看王自健的犀利“吐槽”,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則,他的犀利不失分寸,他的諷刺不失幽默,能在這一點上把控得非常好,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其他人要么“不犀利”沒滋味,要么“太犀利”得罪人,我們可以跟隨王自健的腳步,看看他是怎么做到把控自如的。
王自健很善于調侃,他調侃自己的寫手團隊,調侃北京的霧霾,調侃北上廣深的房價,“80后”們面臨的就業難、買房難、結婚難等等問題都被他調侃過,仿佛生活里的難題都是可供大家一樂的笑料。王自健還能調侃自己,拿自己不停地開涮,來逗樂大家。這是王自健的一種幽默態度,這也是他的口才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在網絡上、電視上看王自健的節目時,總是隨之開懷大笑,但是又有多少人去琢磨王自健所運用的技巧呢?他的段子為什么那么好笑,他的語言風格又有什么獨特之處,他的語言秘籍又是什么……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夠為我們廣大普通人所用,本書將為讀者詳細分析王自健的脫口秀的獨到之處,總結出簡要、實用的技巧,供廣大讀者進行探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