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連續創業成功者的情懷和秘笈

“每個人創業都有很多困難,看你怎么理解這個困難。如果把這個困難和坎邁過去,反而覺得自己很興奮,而且很成功。”

——中環環保董事長、總經理 張伯中

中環環保(證券代碼:300692)2011年12月成立,2017年7月通過IPO審核,從設立到上市用時不到六年。而這一系列順暢的資本運作是公司董事長張伯中的手筆。他的前半生充滿個人選擇的色彩,每一個決定和身份轉換,張伯中都游刃有余:從體制內到體制外、從公務員到企業家。

大學畢業本可以端著政府機關的“鐵飯碗”,他卻單槍匹馬跑出國門去留學。學到了國外的環境保護理念,他更想在國內實踐。2001年,城市污水治理開始市場化運作,他終于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今,中環環保成功上市,他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暫別體制 自費公派赴美留學

20世紀90年代,全國掀起了一股公務員辭職下海潮。人社部數據顯示,僅1992年一年就有12萬公務員辭職下海,1000多萬公務員處于停薪留職狀態。

1990年,張伯中是安徽省計劃委員會的一名干部,那一年他只有27歲。時代浪潮在涌動,這位年輕人也在計劃暫別體制內,最終他爭取到一筆來自美國的獎學金和單位的借款,成為安徽省省直機關干部中為數不多的自費公派赴美留學者之一。

省吃儉用 帶2萬多美元回國

在美國的留學生涯,張伯中每個月可以拿到900多美元獎學金,遠遠超過他在國內工作時的可支配收入。要知道,出國以前,張伯中在安徽省計劃委員會每月的工資只有70元人民幣,折合10美元。

“當時,在中國每個月拿的工資在美國只能換10美元。10美元只夠吃一兩頓比薩。后來,美國大學一個月給我900多美元的獎學金,學費也免了。900多美元一個月就相當于中國十幾年的工資,所以那個時候誰都想出國。”

年輕時的張伯中

盡管富足的獎學金讓張伯中在經濟上無后顧之憂,但他卻強迫自己過上一種非常節約、樸素的生活。在美國四年多時間,他說:“我買的生活用品都是在打折時買的,所有的家具都是在地攤買的。我在美國沒買過一件新衣服,都是舊衣服。”

等到畢業回國時,張伯中竟然從獎學金中省出了2萬多美元,在當時,這十幾萬元人民幣已經是一筆巨款,就這樣,張伯中有了創業起家的本金。

“那時候,我就想存錢帶回中國。我一年如果能存5000美元,相當于在國內工作幾十年的積蓄。誰不想存那個錢?我畢業以后帶著2萬多美元回到中國,2萬多美元折合十幾萬元人民幣,當年就算不少了,就是我起家的本金。”

張伯中和外國友人在一起

毅然投入創業 摸著石頭過河

回國后,盡管作為省直機關的一名公務員,工作一帆風順,生活舒適安逸,但張伯中的心中始終有另外的渴望。畢竟經過四年多的海外學習和生活,他的價值、知識、經驗、人脈都有了一定的變化和積累,或者說他擁有了更多選擇的資本。

主觀上,張伯中在美國感受到了中美之間巨大的經濟差異,并且也通過觀摩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看到了商業機會;而現實中,他的妻子因為去美國陪讀,回國后失去了在政府機關的工作。

于是,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張伯中和妻子選擇了家庭創業。“一開始是有什么做什么,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做的項目比較雜,事情比較多,什么掙錢做什么。”他們賣過電腦,也辦過報紙,還做過新型材料加工。

有成功的嘗試,如賣電腦。創業初期,張伯中夫婦與幾個朋友在合肥步瑞祺商場合伙開辦電腦城,做IBM、TOSHIBA等幾個一線品牌的安徽總代理。由于摸準了IT業的發展時機,僅用了幾年時間,便將步瑞祺商場打造成了合肥地區第一個電腦專業市場,成為當時合肥乃至安徽最大的電腦主機及配件“集散地”。

也有失敗的創業,如辦報紙。張伯中從美國的免費投送式報刊模式中衍生了這個創業念頭,并投資了《安徽市場信息報》,但當他試圖把這種模式落地植入到安徽時,才發現中美兩國的媒體環境迥異,在中國私有制報紙根本難以生存。

憑一份情懷和責任 涉足環保業

早在20世紀90年代,那時張伯中剛從美國留學回來,作為一個學環保的人,他對中國的環境很憂心,“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中國人在外面揚眉吐氣,但是大家一講到中國的環境,都覺得很悲哀,有種好像低人一等的感覺。作為一個企業家,作為一個學環保的人,我感覺到這是我的一種社會責任。”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張伯中成立中辰集團,同時開展多項業務。在中辰集團的商業版圖中,房地產、銀行、金融投資是最賺錢的項目,但張伯中卻一直將不賺錢的環保業務當做主業來經營,甚至不惜源源不斷地通過房地產項目的輸血來解決環保資金困難的問題。2004、2005年,中辰集團開始涉足污水處理和環境工程領域,專注做小而精的項目,不刻意追求規模優勢,對項目都是有選擇性地投資、收購、投標。

“我們在工業廢水治理這塊有很多專利,特別是在高濃度廢水深化方面。我們的技術方案投資比較省錢,而且運營成本比較低。同樣的工藝,我們污水治理成本可能5塊錢1立方米或者4塊錢1立方米,有些國有大公司可能成本要8塊、9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技術還能夠保證穩定達標排放,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在規模不大的情況下,更強調每一個項目方案的成熟性、先進性。”

2011年12月,張伯中將水處理業務從中辰集團剝離,成立了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污水處理業務及環境工程業務。這是一家自誕生就奔著上市去的公司,張伯中自組建公司開始,就要求公司不管是規范性還是運營模式,都要依照上市公司的標準來做。他太清楚上市對于發展到這個階段的中環環保有多重要。

“資本市場的平臺,對中環環保意義非凡。我們這種水污染治理或者環境工程類企業是資金推動型,只要有資金,就能擴大規模,只要有規模就有固定的收益,而且是有利潤的收益。其次,現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在我們這個行業,門檻很高。一般小的公司很難生存或適應下去。現在行業里都是國際知名的水環境公司、水務公司,或者央企、上市公司。我們只有上市了,才能跟他們站到同一個起跑線,在同一競爭水平的情況下PK。”

過去,中環環保運營管理的污水處理廠集中于山東、安徽省,業務也一直在這兩地發展。但這幾年,張伯中敏銳地感覺到水環境行業將迎來一個廣闊的市場,而要想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吃到蛋糕,就需要進入到A股中去,利用資本力量進行布局。

“十八大以后,總書記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綠色家園,這其中對環境治理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國家還從立法上對環境治理、水污染治理、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這些政策就促使這個市場未來將是很大一塊蛋糕。我們如果想在這個蛋糕中分到更多,拿到更多份額,就必須靠資本市場助力。”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環環保公開發行不超過2667萬股,實際募集資金金額為2億元,主要投資于桐城市南部新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管網工程、PPP項目、桐城市城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夏津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等四大項目。

桐城污水處理廠奠基儀式

“我們在創業板上市以后,項目范圍將擴大到全國甚至世界范圍,我們不能再僅限于華東地區,不光是做熟悉的市場,還要做我們不熟悉的市場,不但在地域上要開拓其他省份的市場,更要進入更多高精尖的污水處理領域,包括一些河道生態恢復、黑臭水治理、海綿城市建設,這些都是未來中環環保潛在的市場和我們要開拓的領域。”張伯中說。

樂天派張伯中的創業秘笈

2017年8月21日,中環環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A股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隆重舉行。

現在,張伯中每天只保持4—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他說這是在美國留學時養成的習慣。“當年出國時外語不行,計算機不行,晚上在大學計算機房里待到兩點,早上六七點鐘起來背英文單詞,才能在美國生存下來,沒有機會睡很多覺。”

與其他很多創業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同,在過去20年的創業生涯中,張伯中盡管也有焦慮,卻少有絕望的時刻,他說自己是一個樂觀派。

“每個人創業都有很多困難,看你怎么理解這個困難。如果把這個困難和坎邁過去,反而覺得自己很興奮,而且很成功。我在創業過程中,為跑一個項目,為籌一筆錢,也會整天整夜睡不著覺,這種情況都有。但是我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每個人都有創業艱辛的一面,你想到還有人比你更艱辛的時候,就不覺得有多痛苦和有多艱難了。”

中環環保上市儀式

講到創業成功的秘笈,張伯中覺得有兩點最為關鍵:行業、團隊。只要戰略或者方向選對了,加之有好的團隊,那么企業就不會失敗,只會成功。

“第一,創業選的行業很重要。作為一個企業老板,你選擇的這個行業,要具有很好的成長性;第二,團隊很重要。團隊是人才隊伍,他們決定企業能不能做好,能不能上市。要成功上市,功勞是整個團隊的,所以要帶好這個隊伍。”

掃碼觀看中環環保專訪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青铜峡市| 达拉特旗| 西峡县| 柳河县| 大悟县| 隆昌县| 景宁| 绥芬河市| 恩平市| 永川市| 鱼台县| 独山县| 宁南县| 金堂县| 利辛县| 砀山县| 绩溪县| 庆安县| 黄浦区| 临邑县| 光泽县| 吉林市| 阳原县| 礼泉县| 汶上县| 静海县| 陆良县| 陆川县| 攀枝花市| 克东县| 永寿县| 满洲里市| 奉节县| 柯坪县| 台东县| 尼木县| 怀柔区| 唐河县| 剑川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