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關于農業社會和證券交易所的調查

1.農業勞動力問題是“社會政策協會”(Verein für Sozialpolitik)一個大型研究項目中的課題。該協會是由對研究現實社會問題和促進合法改革感興趣的學者、政府官員和其他專家所組成的。1890年,協會決定向西南、西部、北部和東部三千多名地主發出長篇的問卷。【56】韋伯負責對從易北河以東省份回收的問卷進行評估。為了評價韋伯所得出的結果的意義,有必要先概述整個調查的結論。【57】

在西部,勞資關系使各種農民和農場工人的身份特點變得不那么重要,以至后者幾乎沒有感覺到自己在法律上的隸屬地位。例如,在威斯特伐利亞,所謂的“雇工”向家道中常的自耕農租一小塊土地和一座小屋,條件是在自耕農的土地上勞動一定的天數,領取低薄的工資。雇工與雇主一起勞動,同桌就餐。他們的子女上同一所學校。他們的語言和風俗沒有任何區別。誠然,這兩種人之間的通婚現象極少,因為這涉及財產繼承問題。但是,除此之外,威斯特伐利亞的雇工并不覺得自己是雇傭勞動力。他們幾代過著同一種生活。他們通過室內勞動或到荷蘭做農業季節工來補充他們的收入。這些額外收入使租佃土地顯得比擁有土地更為有利。結果,雇工有了一種自主的身份意識,盡管在他們和雇主之間的所有權和收入上有明顯的差別。

在南薩克森(威悉河與易北河之間)則是另一種情況。農業人口定居在中等規模莊園附近的村莊里。這些莊園需要季節性勞動力,因而依賴著這些村民。這些村莊中的社會分化較大,既有富裕農民,也有毫無土地的佃農。但是,甚至這些散工也沒有構成一個農業無產階級。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村莊中的永久居民,盡管一貧如洗,但仍有某些權利(如自己房屋中的財產所有權、放牧權等)。這就使他們不完全依賴雇傭勞動,并能充分參與村社的社會生活。

這種對易北河以西勞資關系的簡要描述表明,凡是從長期定居的佃農中,或從雖已分化但仍定居的村民中獲取農業勞動力的地區,就沒有出現勞動力的問題。但是,易北河以東省份的情況就迥然不同了。在西部,中、小型地產占優勢,而在易北河以東,通行的模式是小農和大莊園并存。【58】在西部,自耕農占多數,而在東部,散工占大多數。【59】此外,東部土地養活的人口比西部少。

韋伯在關注易北河以東的勞動力問題時指出,盡管有許多區域性的差異,但是可以把整個地區的農業勞動力分為兩類:【60】一類是地主按年度契約雇傭的勞動力,一類是按日雇傭的勞動力。前者體現了具有歷史淵源的農奴制和自由權的混合;后者則與工業雇傭勞動者大同小異。韋伯分析的重點是要顯示在東部大土地莊園里散工逐步取代半依附農民的過程。這樣,他就一步步地從研究德意志帝國的農業社會進展到解釋德國的社會結構。

自從19世紀初的改革把農業勞動置于契約基礎之上以后,大莊園逐漸依靠年度契約來解決對農場工人的常年性需求,而用散工來滿足季節性需求。年度契約工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但是他們享受到契約里通常沒有寫入的某種保障。未婚的家庭傭人吃住在莊園的工房里,此外還得到規定的年薪。管家及其他管事人全家住在獨立的住所,莊園不負責膳食,但有實物補貼,此外還有些土地、幾頭牛和年薪。另外還有一些農業工人也往往以類似的條件受雇:年薪、放牧權、一小塊土地以及規定的實物補貼。這些農業勞動者的特征是,他們具有類似薪水階層的地位:具有穩定的年薪和各種實物補貼。在年度契約工中所謂的Instleute(我們稱作“依附工”)則屬另一類。在19世紀,他們是東部莊園里最典型的半奴隸制工人。他們受雇的條件在許多方面與上述條件相似。年度契約是與全家而不是與個人簽訂的。同其他契約工一樣,依附工也有資格占用莊園里的一座房屋。他們所獲得的報酬有一部分是貨幣,而另一部分是實物。但是,這些報酬不是固定的,而是視其責任而定。依附工全家所有的勞動力都須在莊園里幫工,或者雇傭一個日工來履行這種義務。【61】這是他們獲得工薪的唯一形式。而且,收入低于當地同等勞動的水平。由于依附工僅僅靠工薪不能維持生活,他們就通過實物補貼來彌補他們的收入。在冬季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們會被派去打谷脫粒,從而分獲一份農產品。這份農產品的數量在東部幾個地區差異很大,其數量還取決于莊園每年的總產量。但是,在許多地區,這份農產品是工人總收入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常常在消費后有些剩余,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

東部大莊園里農業勞動力的狀況反映了農奴制和家長制的殘余。根據年度契約而從事規定數量的勞動,復活了以前地主必須全年供養他的農奴時的一種狀況。在依附工身上保留的舊形式,具有特別的重要性。他們的契約不是一般的工作契約,因為莊園的雇主所行使的不僅僅是業主的權力,而且還有行政權力。在夏季他還能單方面地不受限制地要求依附工及其全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這種契約也不是一種工資契約,因為依附工可以獲得一份產品,從而直接參與了莊園的總收益。這種勞資關系模式既包含著地主的義務也包含著他的特權。這種關系造成工人和雇主之間利益上的某種共同性,但是也迫使前者屈從于后者的專橫意志。

在分析易北河以東幾個省份的情況時,韋伯具體地說明這些半奴役半契約的勞資關系正如何逐漸地被自由勞動所取代。這種變化的原因是更集約地使用土地,更重視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這樣就使得雇傭日工更有利可圖。【62】這些工人不受制于莊園的行政和警察權力,因為他們不是莊園管區的法定居民。與年度契約工不同,日工只是個人被雇用,而且他們的利益與雇主的利益有沖突。他們希望高工資和低物價,這樣便能增加他們的實際收入。對于他們所在莊園的收益情況,他們既不指靠也不關心。

易北河以東省份雇傭日工的情況愈益增多,但并不平衡。增長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個莊園轉向商業化農業的程度,進而取決于資金的來源。這些變化所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家長制勞資關系在東北部依然是主要的,而愈往東南,這種關系愈被與日工簽訂的工資契約所取代。

韋伯強調指出,在德國東部、尤其是在西里西亞,勞資關系的資本主義改造往往導致壓低工人的生活水準。他列舉了各種情況:經常雇用女工;日工及其全家住在工棚里;他們沒有自產自銷的菜園或幾頭牛等作為工薪補貼。農業工人之所以愈益無產階級化,主要是因為雇主經常雇用波蘭和俄國移民。這些外籍工人的生產效率低于德國工人,但他們愿意接受低工資。波蘭和俄國工人很馴服,因為他們的地位不穩定。他們還是嚴格意義上的季節工,因為他們會被迫返回到國境那邊,這就減輕了雇主履行任何財政或行政責任的負擔。

在伙食和工作條件方面,德國工人比移民要求高,因此他們競爭不過波蘭人和俄國人。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韋伯對此感到不安。因為現狀正遭到破壞,而又沒有新的類似的價值準則來填補;日耳曼人的較高文明確實受到東方野蠻人侵襲的威脅。【63】韋伯明確地做出這種評估,但是在這里更令人感興趣的,不是這些政治判斷而是他的學術分析。他把德國東部農業轉型歸因于世界市場環境變化所造成的壓力。年度契約工數量的減少以及日工數量的相應增多,無疑是對經濟環境的一種反應。從短期看,日工的實得工資往往高于年度契約工,因為后者還有實物做補貼。而實物報酬取決于每年莊園的產量,會受到價格波動的不利影響。但是,年度契約工的空閑時間愈來愈少,因為日工不是地主的固定開銷。當然,年度契約的減少不能完全歸因于經濟考慮。

韋伯特別指出,在這些不同的農業工人中,社會流動的機會是不一樣的。譬如,依附工通常從年輕時就在莊園里當仆人,各種生活必需品都由莊園提供,因此他們的微薄工資是純盈余。這些仆人完全聽命于主人。他們是主人管理莊園的助手,因此生活條件較好并且有保障。在這段青年時代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奴性便產生了。最后,他們有了足夠的積蓄便結婚,購置一頭牛、一些種子和家具,并根據自己的意愿成為依附工,有比較好的收入和一定的保障。他們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積蓄成為農業工人,如果他們干得特別出色的話,甚至可以成為管家,從而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韋伯注意到,年度契約工子女的經驗為這種前途做了合適的準備。這種家庭的家務本身構成了一個從屬的小農場,這就使孩子們有了操持一個農場的經驗,而且還可能養成業主的氣質。誠然,其前景取決于年度契約工子女的機會,而機會取決于該地區的土地品質及莊園的生產能力。但是,從長遠的經濟角度看,這種前景比日工的前景要有利得多。

日工完全依賴工資收入,在30歲時收入最高,以后收入只會愈益減少。除非他能省吃儉用,留有足夠的積蓄,使自己成為佃農(有關的調查報告不足以對這種情況做出明確的結論)。當然,他的家產很少,使他的經濟地位很不穩定。但是,一般說來,日工不可能有足夠的積蓄成為佃農。他們的秉性使他們不愿意并且無力這樣做。因為他們是工資勞動者,他們的利益使他們贊成高工資和低物價,而這與雇主的利益直接沖突。而且,他們接受了這種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傾向,不大可能把租種土地作為自己的長遠目標。更不用說,他們的工作經驗也幾乎沒有賦予他們經營自己農場的能力。

因此,依附工的長期機會、生活保障和伙食都會比日工好。但是,這些物質便利并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即年度契約工在分享地主的某些利益時,也直接受到地主的專橫統治。而時代潮流正與這種人身依附關系背道而馳:

家仆逃離主人。打谷人想割斷自己與莊園經濟的密切聯系。年度契約工在放棄有保障的地位,以使自己像“自由”日工那樣前途未卜。稍有一點土地的農民就寧肯半饑半飽也不愿接受一份工作去為別人干活。許多工人寧愿為購買一小塊土地而向中間商付出任何價錢,寧愿依附于放高利貸的債主而生活,而這樣做是為了實現他們所渴望的“自力更生”,即擺脫對一個主人的人身依附。【64】

許多能干的年度契約工雖然有較豐厚的收入,但仍決心移居國外而不維持原有的依附地位。【65】而且,依附工之所以轉變成日工,還因為這樣生活更輕松。只要他們的生計依賴于莊園的產量和他們的剩余產品所能賣出的高價格,那么他們就要關心天氣、世界市場或牲畜疾病等。如果按日付酬,他們就免除了這些牽掛。

韋伯認為,這種個人主義所體現的純粹是心理上對自由的迷戀。與這種基本傾向相比,嚴格意義的經濟考慮是第二位的。

這些基本傾向表現了令人吃驚的、純粹心理上的“自由”魅力。對此毋須爭議。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極大的幻覺,但是,人包括農業工人畢竟不能“僅靠面包”生活。農業工人的努力與志向證明:“面包和黃油問題”是第二位的。【66】

正如韋伯看到的,農業工人的基本動機不是為了改變勞資關系,也不是為了獲得一塊土地,而是為了謀求社會地位向上流動的可能性。在易北河以東的大莊園里,傳統的勞資關系給工人的抱負設置了一個最高限度:他們可以成為年度契約工(這是一種可能性),但這是他們所能期望的極限。因此,從工人的角度看,農村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能打破這個最高限度從而使他們有可能獲得獨立的經濟地位。對于德國東部的農業工人,更有誘惑力的是這種個人主義而不是社會民主黨有名無實的集體主義。而且,這種主觀意向導致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條件。這些要求不僅與傳統的勞資關系水火不容,而且使德國工人無力與俄國和波蘭的移民工人競爭。在韋伯看來,德國農業工人通過他們的要求和期望顯示了他們在文化上的優勢,但是他們在爭取生存的經濟斗爭中顯然處于劣勢。韋伯在考察德國東部莊園的狀況時,分析了這些變動中的勞資關系,認為它們是整個德國社會更深遠變化的一個表征。不過,在向讀者介紹他的這個更廣闊的闡釋之前,應該先了解他對證券交易所的分析。

2.在19世紀90年代的政治動蕩中,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不公正的一個象征。韋伯寫了一系列專業文章從經濟和法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他當時還寫了一本小冊子,專門向外行人介紹這一機構運行的基本事實情況。該書也是為了批駁當時的流行觀點,即“證券交易所是一伙從事詐騙、損害誠實的勞動人民的陰謀家聯盟,因此應該用某種方式將其廢除”。【67】

韋伯在這個問題上總的來說是從兩個方面討論的。首先,證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不過是出售和購買資本與商品的商業中心。在這種市場上從事標準化產品的貿易極其便利,因為產品的所有者、生產者或銷售代理人無須為自己的產品去找顧客而奔走。商品交易所的特點是,它包括進行正在生產或將要生產的商品的交易。這種交易的典型情況是,賣主手中沒有商品,但是為了獲得未來銷售后的利潤而設法取得商品,買主本人不需要這種商品,但是準備在交貨和付款日期之前出售這種商品以獲利。【68】買賣雙方的人數以及對同樣數量的商品(或股票、債券)進行交易的次數能夠變多,而且往往是急劇增加。由于這種機制,就可能進行規模驚人的貿易(或借貸)。

其次,證券和商品交易所是一種工具,單個商人可以借助它們來按照預見和計劃實現自己企業的合法目的。韋伯批評那種流行觀念,即認為在交易所里人們完全靠未來價格波動的猜測行事,幸運者成暴發戶,倒霉者則破產。他指出,在國際貿易中進行期貨交易是為了保證商人能夠按照一種限定的兌換率來換取在規定日期完成交易所需的外幣。【69】韋伯也承認,在交易所中有瘋狂冒險的投機,但是期貨貿易對于現代經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種貿易方式擴大了貿易量,有利于大企業有序地運轉。

19世紀90年代所討論的改革涉及如何對交易所加以合法控制,既防止濫用這些手段又不干涉其正當用途。爭論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對人員進入交易所的管理。對這個問題韋伯做了如下的專業性論述。一些現代交易所是由早期對一切人開放的市場發展而來的,變成了由排外性的、行會式的經紀人組織所壟斷的貿易中心。這種趨勢是很自然的,即便交易所在形式上對一切人開放,也會如此。因為一般人缺少進行成功的運作所必需的市場專業知識和經紀人的信譽。擁有這種知識就是一種天然的特權。韋伯指出,在英國和美國,進入證券交易所的權利與德國和奧地利不同。英國的交易所尤其是排他性的私人協會,是根據自己的規章自行管理的。獲準進入交易所大體上類似于獲準進入一個限制嚴格的俱樂部,其章程規定會員每年一次重新申請入會,繳納高額會費,新成員入會須由資深會員提供高額財政擔保等等。這種協會的行會性質特別表現在像格拉斯哥證券交易所的規定中:會員的兒子加入時只需繳納正常會費的一半,會員不得在交易所之外從事商業活動。實際上,交易所的活動不是在國家的民事司法管理下,而是在協會的規章管理下進行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就是一例。可疑的活動或對規章的破壞就會受到紀律懲罰,包括開除出交易所。因此,凡是獲準進入的人都受制于一種獨立的非官方管轄權力,這種權力管轄著一切影響交易所業務的事情。這種做法就使得用法律來禁止交易所的某些活動變成了蛇足,因而也就排除了普通法院的管轄。【70】

在德國,證券交易所以及一些商品交易所的情況不大統一。根據韋伯從官方調查中所概括出的許多細節來看,我們可以指出一個主要特征。德國交易所的管理權主要掌握在商會手中,商會管理人員是由商人或社區成員選舉出來,選舉是按照有利于出資者的合法章程進行的。但是,各交易所的規定相差甚殊。在原漢薩同盟的城鎮中,幾乎可以完全自由地參與交易所的任何交易。在漢堡,規章制度僅限于維持交易所的秩序,發生爭端時由商會主持對訴訟雙方做出仲裁。但是在某些方面正在按英國交易所的方式發展,如以協會的方式組成交易所,尤其是各種商品市場中的經紀人正在這樣做。在普魯士,交易所是按照各種相互矛盾的準則組織起來的:

交易所既非公司,也非排他(封閉)的協會,更不是自由市場。它們是成分復雜的人群在一定制約下的集會。證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的地點是合在一起的。與漢堡不同,這里沒有自發形成經紀人的協會。交易所不能自由進入,只有專門在交易所里做交易的人才能進入。……但是,對獲準進入的人而言,財政情況不要任何擔保。【71】

韋伯特別指出,能夠自由進入交易所被視為一種特權。似乎沒有人提出建立一種自我調節的協會,把那些財務上和道德上有問題的人排斥在交易所之外。當然,也有些人的活動主要起了攪亂市場的作用。【72】韋伯發現,雖然柏林和漢堡的證券交易所大體上都可以自由進入,但這兩個交易所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在漢堡交易所中,雖然交易者很多,但是交易進行得非常有秩序。這至少應部分地歸因于漢堡商人階層所保持的傳統。【73】而在柏林這種城市,或許由于缺乏這種傳統,因此造成市場的相對不穩定。有關的官方調查中就包含著各種補救措施的建議。

有人建議為交易所建立一個特殊的名譽法院。但是大多數人都對此持否定態度。韋伯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這種機構只在一定條件下適用。由名譽法院所管轄的個人,必須大體上處于相同的社會地位,有相似的人格和道德的品質。一個社會集團只有在不與成分混雜的大眾緊密相聯時才能形成對商業道德的共識。在普魯士,各種居民都可以進入交易所,他們之間的貧富差別非常懸殊。商人的尊嚴和信譽肯定不會完全隨著他們的財富的增長而增長。但是,韋伯認為,這些品質對于小投機商和獨立經紀人不可能有同樣的意義,前者是靠每日報價的細微差異而謀生,而后者則是以資本雄厚、經營良好的企業為后盾。【74】因此,關鍵問題是,在交易所里投機的人是不是在公平交易。

這個問題涉及交易所組織本身固有的一個悖論。對同樣數量的商品或資本的銷售和購買的滾雪球,對于解決現代世界經濟中的巨額供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賣主和買主形成一個排他性協會,而且會員資格便是一種商業信譽,那么頻繁而交錯的交易便能最有效地實現市場的擴展。反過來,這種信譽將能促進企業行為的計劃性和預見性。但是,在這些交易中使用的技巧,實際上招引了既缺少資本又缺乏市場知識的人。雖然他們的參與是市場機制不可避免的副產品,但是由于他們不大合格,因此往往會破壞交易所的道德準則。【75】所以,市場的擴展本身就會在無意之中破壞對道德準則的維護。只有在商人階級的現行傳統能夠有效地貫徹這種準則的地方,才能抵制這種破壞傾向。

韋伯的上述想法是對關于德國東部農業勞動力問題分析的一個補充和比照。在前面的分析中,商業化是摧毀與大莊園自給自足經濟相適應的家長制生活方式的力量。在韋伯看來,這種發展的唯一積極的特點是農業工人對人身依附的反抗,雖然從某種經濟觀點看,這種反抗是“非理性的”。在分析證券和商品交易所時,韋伯顯然從另外的角度來考察商業化問題。交易所被認為有助于資本和市場的擴展,有助于企業行為的有序性和預見性。這兩種功能來自交易和中間人的滾雪球,后者造成貿易量的劇增,并使價格波動的風險從企業轉移到投機者。因此,韋伯關于證券和商品交易所的分析重點在于,強調它們是實現貿易擴展和經濟運作預判的有效手段。他強調的是積極后果。這與強調德國東部農業商業化的消極后果形成鮮明的反差。

誠然,交易所也為純粹投機謀利創造了機會。這種投機加劇了已有的價格波動,而不能實現任何其他的更正當的經濟目的。但是這種交易與正當的商業活動是難以區分的。韋伯指出,德國最高法院廢棄了一個又一個用以區分不同種類交易的標準。盡管實際上存在著差異,但這種差異在于交易者的經濟意圖,而不在于交易本身。最后,最高法院采取了一個標準,即區分有充足資本來源和市場專業知識的專業經紀人,與缺乏資本和知識的“無信用”的投機者。這樣,純粹的經濟交易顯然就具有了一種重要的主觀因素:商人的意圖和道德成為其經濟行為的重要屬性,正如農業工人的個人主義是其經濟選擇的一個基本因素。

至此,韋伯的早期社會調查最終形成了兩大主題。首先,商業化本身就有助于摧毀或創造文化價值觀,而且這二者往往是同時進行的。它摧毀了家長制的價值觀,同時擴大了農業工人的某些機會。交易所有助于貿易的擴展和商業交易的預測性,但也為各種投機弊病提供了新機會。其次,經濟行為同人們追逐經濟利益時的觀念密不可分,而這些觀念必須從各自的角度來理解。這兩大主題籠罩著韋伯的德國社會觀,并且貫穿于指導他畢生工作的基本觀念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湖南省| 丰台区| 图木舒克市| 尚义县| 垣曲县| 铜川市| 锡林浩特市| 家居| 鲁山县| 土默特左旗| 新丰县| 大安市| 安康市| 明水县| 定远县| 南华县| 德兴市| 盐津县| 克山县| 东方市| 逊克县| 武功县| 惠来县| 宁津县| 方正县| 南昌市| 凤翔县| 简阳市| 攀枝花市| 和平区| 胶州市| 龙川县| 和田市| 徐汇区| 乌恰县| 长寿区| 长汀县| 香港 | 永安市|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