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初學到高手(升級版)
- 韓俊
- 677字
- 2020-05-22 18:55:26
解構瑜伽八支
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經》被認為是瑜伽行法的根本經典,這卷經文總共有185條簡明扼要的箴言,分為四個章節。在第二章中,詳細說明了瑜伽的八支:
這8個部分作為開發人的各種能力和實現各種幸福的方法,每一部分都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
1.禁制Yama(道德部分)
2.遵行Niyama(道德部分)
3.調身Asana(肉體部分)
4.調息Pranayama(肉體部分)
道德是練好瑜伽的根本
前兩部分是練好瑜伽的根本條例。禁制,是處理身外事情時必須遵守的戒律;而遵行,是專門為了保護身心和提高精神修養而設的。帕坦伽利認為,道德不好,心意不正,就不能達到瑜伽的最終目的。
我們將貝殼理解成自我;撿起并注意它——制感;你開始研究它——執持;被它吸引——禪定;從而將思緒融入大海深處——三摩地。
肉體部分的練習
在道德部分之上,就是我們熟悉的調身(坐法)和調息。練好這兩項,肉體可以保持健康。
在坐法、呼吸法之上,就是制感,即控制感官,內視自我。這是一種切斷所有知覺器官與外界事物聯系的辦法。
5.制感Pratyahara(肉體、心理部分)
6.執持Dharana(心理部分)
7.靜慮Dhyana(禪定)
8.三昧Samadhi(定境)
制感的功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閉上眼、耳的肉體的方法,一是不注意外界的心理的方法。另外,催眠術等,也是制感的一種。
心理部分的練習
修習到制感階段,就要開始練習最后三部分的心理功法了。這三部分關系密切,不可分割,所以又統稱為“總制”或“總御”。它們是從執持到靜慮再到三昧(三摩地),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即瑜伽最高境界。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海邊漫步,發現了一只貝殼,撿起它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貝殼的很多形狀,然后被它吸引,從而將思緒融入大海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