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程心理咨詢與督導實錄·職場篇
- 夏雅俐 黃國平 (美)張道龍
- 2133字
- 2020-05-13 18:37:29
STEP 3
理清自己,再去“北上廣深”
畢業季,人往高處走。不少同學想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尋找更多機會。滿懷斗志的同學,漂泊在外、充滿新奇的同時,也會擔心自己能否闖出一片天地。畢竟大城市人才濟濟,機會多的同時,就業壓力也會更大。
但是,任何地方都有生存和發展得比較好的人群,所以重要的不是選擇哪個城市,而是先把自己的能力準備好。
年輕,有沖勁,什么都愿意干,夠嗎?
想去“北漂”的林同學,播音專業,口齒清楚,字正腔圓,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抱負:想去“北上廣深”看一看,見識更多優秀的電視臺、報社,多多見世面,多多嘗試和接觸。她意識到,或許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困難,自己是外地人,又沒有太大優勢,但會堅持想法,努力充實自己,學到更多東西,哪怕從最底層做起。顯然,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然而,還是要問她一個問題:你能憑怎樣的技能和策略,讓人家電視臺、報社給一個嘗試的機會呢?即使我們愿意低價為“北上廣深”添磚加瓦,“北上廣深”也要看,收下我們是否有用。
遺憾的是,林同學沒仔細想過這個。她回答:“我年輕,有沖勁,什么都愿意干。”
假如你是面試官,你會接納這個年輕人嗎?什么都愿意干,意味著她能吃苦,愿意嘗試,但同時也意味著,她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目前她也并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能。所以,這樣的應答,或者這樣的準備,并不能幫助一個人從成千上萬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有個大四學生,由于之前并沒想好該為未來做哪些準備,投了許多簡歷,如石沉大海,看著同學們都出去實習了,她開始對目前“整個就業環境”抱悲觀心態。她告訴同學,我想找一份好工作。那么,怎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她認為,底薪3000元,有福利保險,有雙休,有前途。同學問她,這個要求是不是有一點高?她的回答是:因為我很優秀。自信很可貴,但就像上面那位同學一樣,她同樣沒想好該怎樣做,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優秀”,這個“優秀”不是“最好的自己”那種優秀,而應該是“比別人好的自己”的優秀。她以為:“我有人生目標,我很愿意為了達到目標而去改變,我可以付出所有的精力。”可是在沒有得到面試機會之前,她卻并沒有做出改變,沒有根據公司的要求做更充分的準備,而是仍在被動等待。
你覺得你能做什么?
同學問上文的大四學生一個問題:你覺得你能做什么呢?
是啊,用人單位的面試官也會問這個問題。許多畢業生會說:“我雖然目前不會做那些工作,但我善于學習。”很好,當然,還必須具體地說明你有哪些潛質和經歷,令人相信,你通過學習能達到優秀。
然而這位女孩回答的不是她有什么特長能夠勝出,而是告訴同學她的目標:我想去××公司那樣的大企業,領導一個部門。同學進一步追問:你覺得你具備領導才能嗎?她回答:我覺得可以,至少可以試一下。同學問:你給××公司投過簡歷嗎?結果如何?女孩只能誠實地回答:投了很多次,可沒有得到面試通知。而她父母也認為她很不理智,應該找一份正常的工作。她卻堅持:我覺得我在這樣的崗位上才能施展抱負,我也不愿意接受他們幫我找的工作。她說自己的短期目標是在××公司做一個經理助理,長期目標是成為著名主持人。可是,她在大學階段,只有最基本的證書,畢業證、學位證、普通話證書,平常上課只是挑有興趣的課程去上,課余時間一般在看電視劇,大學英語考試也才過三級。
做“比別人好的自己”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到“北上廣深”闖蕩之前,在成為著名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之前,必須理清邏輯。
首先大概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畢竟做著名主持人和職業經理人是兩個不太有共性的方向,假如是做過若干年的主持人后,發現自己在相關工作上很有商業才能,想要轉型,完全能夠理解。但是一個畢業生剛在職業生涯的起點,一開始就想做著名的上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就顯得有些好高騖遠,理想空洞而遙遠,很難落地。
如果確定自己想做優秀的主持人,就要梳理:這個職業要求具備哪些才能,現在自己已經擁有哪些才能。要精修相應的某些大學課程,而不是經常翹課、睡懶覺、追劇。當然,光靠理論課程還不夠,還需要進行各種實踐和練習,否則,理想再好,不經過努力,那也夠不上。
為了避免經歷不必要的挫折,就要回答:你能憑怎樣的技能和策略,讓人家給你一個嘗試的機會?畢業生們必須更多一層思考和準備:除了“做最好的自己”,還要認清自己、理清自己,做“比別人好的自己”。電視臺、報社,各種機構,需要的人都不一樣,但也有共同的需求。比如,畢業生可以問自己,你是能寫,能講,還是又能寫又能講?或者你是理工科學生,在你的專業上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嗎?如果有特長,必須讓人看到!你可以通過5分鐘視頻,展現你這些卓越的能力,令面試官一眼就知道,你適合做電視臺工作,適合做報社工作。你也可以通過證明你科研能力的小發明、專利證書、參與重要項目的說明文件,令挑剔的技術控發現,你的確適合做這一行。
想當舞蹈老師和數學老師,技能準備會不一樣,想去做編輯,技能準備當然也會不一樣。想去做IT項目工程、客服專員、實驗員,都需要準備相應的技能,而且這個技能不是學院派的,而是拿來就能用的,是讓用人單位一看就明白的。
因此,積極心態必須結合更現實的認知。雖然理想很美好,自己也較“優秀”,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越是優秀,就越會認識到自己不夠優秀,畫的圈越大,接觸的外界面積也越大,才知道圈外未知的東西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