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傳承遇到轉型:中國家族企業發展路徑圖
- (新加坡)李秀娟 張燕
- 1156字
- 2020-05-13 18:23:41
戰略轉型
——另一個痛點
另外一個痛點是企業自身的戰略轉型,盡管任何企業都會面臨轉型困境,但對于家族企業又存在一些特殊性。首先,創始人自己需要面對企業轉型這一關。面對自己創立的基業,在權力交接的關口還要面對企業的轉變,某種程度上是對創始人自己的否定,在情感上會比較難以接受,創始人可能會存在放不開的情形。“創一代”這種放不開、不情愿的心態和做法,會使得交接班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當然,更多的“創一代”是愿意去嘗試、去改變的,他們骨子里的創業精神和對于商業契機敏銳的嗅覺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但到底應該怎么做、應該怎么走,這些“創一代”也可能存在自己的局限。這個時候,“創一代”如何正視自己的局限性,放手讓接班人去探索企業發展的新方向,同時又能起到顧問、把關的作用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中國絕大多數家族企業的誕生都得益于市場經濟的開放政策。在當初百廢待興之際,市場機會遍地都是,一代企業家們的創業領域可謂五花八門,他們更是各顯神通。但是,由于受到整體經濟格局的局限和影響,他們創業的領域大多集中在低端制造業,普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含量較低。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后,能夠在淘汰中得以生存發展的企業大多在規模上得到數倍的擴大,企業資產和家族財富也得到了相應的累積。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原先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企業都要做出相應調整,要用更為有效、更為經濟的方式來產生更大的效益才能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在市場全面開放并且面臨國際競爭的同時,企業也到達了轉型升級的當口。那么面對如今互聯網時代的沖擊與影響,企業自身的戰略就需要經過一個從低端到高端的轉變。很多二代受到西方的教育影響,他們相對而言有著更為優越的資源和平臺去接受最新的市場訊息,也更熱衷于涉足高科技領域或是投資行業。那么,如何能夠通過資本運作幫助家族企業實現“錢生錢”的有利循環,更好地促進企業轉型發展是兩代人共同的課題。所以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家族企業需要借力,去尋找到一種更好的成長機會和發展力量。這其中的困擾和挑戰也是掣肘家族企業發展傳承的根本問題之一。
中國的家族企業在這兩大痛點中摸索、掙扎和前行。繼承環節的重要性不比創造一個企業低,代際傳承的權力轉換是家族企業最脆弱的命門。交接班的失控往往會成為企業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甚至使家族失去其對企業的控制權。我聽了太多這樣的故事,覺得有必要探索一下家族企業基業延續過程中的命脈選擇:企業如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從一代到二代、到三代……傳下去。國外家族企業,甚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東南亞的家族企業是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的。在這兩個痛點上,到底哪些是關鍵的要素?我相信如果能夠把相關的路徑和規律總結出來,是可以對中國家族企業未來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