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認識學習
- (美)凱茜·戴維森(CathyN.Davidson)
- 966字
- 2020-05-12 18:28:21
引言
看不見的大猩猩
五六年前,我參加了一個關于注意研究的講座。在講座上,一位來自醫學院的哲學家向我們介紹了注意盲視(attention blindness)的現象,它指的是我們大腦的一個基本特征:當我們專注于某個任務時,會忽略其他事物。1為了讓我們看到被我們忽略的事物,老師決定讓我們現場體驗一下注意盲視。
老師先讓我們觀看一段視頻。視頻里有6個人在相互傳籃球,其中3個人穿著白色的T恤,另外3個人穿著黑色的T恤。我們的任務是追蹤3個穿白色T恤的人之間的傳球次數。雖然現在這個視頻已經非常有名了,并且經常出現在搞怪電視節目中,但在參加這場講座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這個視頻。視頻開始播放后,在座所有人都開始認真地計數。
這里的“所有人”并不包括我。因為我有閱讀障礙,當我看到那個帶著雪花點的視頻里有幾個人漫無目的地來回傳球時,我沒法追蹤他們的動作,所以就索性發呆了。但是在視頻大約播放到第30秒時,視頻畫面激發了我的好奇心:一只“大猩猩”跑到幾個傳球的人中間。在人們傳球的時候,“它”盯著鏡頭看,拍打胸脯,然后大步走掉。
視頻結束后,教授問大家:“有多少人數到了至少12次傳球?”所有人都舉起了手。然后他又依次問道:“多少人數到了13次、14次以及完美的15次?”最后,他問:“誰看到大猩猩了?”
我舉起手來,卻驚奇地發現我是我們這排唯一一個舉手的人,也是整個房間僅有的三四個舉手的人之一。身邊其他人臉上寫滿了疑問:大猩猩?什么大猩猩?還有人不滿地嘀咕著他們被騙了。教授沒有直接解答這些疑問,而是重播視頻。這一次,大家都看到了“大猩猩”。
教授確實捉弄了觀眾一把,讓觀眾困在了自己的注意盲視之中,并以此來開始他的講座。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的確存在小把戲,但讓這個小把戲生效的真正原因卻不是教授本人,而是由于觀眾沉浸在計數任務中,從而忽略了出現在舞臺正中間的“大猩猩”。在這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簡單實驗中,是人們的心理機制欺騙了他們。
我沒有被騙,我看見了那只大猩猩,但這不是因為我的注意力比其他人好。后來我做過一系列的注意力測試,知道自己集中注意的能力并不出眾,之所以能看到“大猩猩”是由于我壓根兒沒有專注于對傳球進行計數。人類的視覺皮層就是這么工作的:我們以為自己看見了整個世界,但實際上只看到了特定的一部分。對于許多神經科學家來說,大猩猩實驗傳遞出了一個警示:我們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聰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