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推手(3)
書名: 一生要交的10種朋友,一生要防的10種人作者名: 牧之 朱顏本章字數: 3663字更新時間: 2014-01-08 11:23:03
有時走的路遠一些,比如去游樂園或去參觀植物園,小瓊斯會抱怨雙腿疲累酸疼。他感覺到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也會向父母提出這個問題。這時候父母會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來點蘇打汁或蛋卷冰淇淋,聊聊看到的和要去看的,但他們并沒告訴他,他的腿為什么細弱酸痛,也不告訴他這是因為先天畸形。
其他的小孩子們做游戲的時候總是跑過來跑過去,毫無疑問,小瓊斯看到之后就會馬上加進去跑啊鬧的。父母從不告訴他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跑,從不說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七年級的時候,瓊斯決定參加跑步橫穿全美的比賽。每天他和大伙一塊兒訓練。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先天不如別人,他訓練得比任何人都刻苦。雖然他跑得很努力,可總是落在隊伍后面,當他向父母請求幫助時,父母也沒有告訴他真相。訓練隊的前7名選手可以參加最后比賽,為學校拿分。父母沒有告訴瓊斯也許會落空,所以他不知道。
他堅持每天跑4~5英里。有一次,他發著高燒,但仍堅持訓練。放學后父親來到訓練場,心想瓊斯興許不參加晚上的訓練了,但父親發現他一個人正沿著長長的林蔭道跑步呢。兩個星期后,在決賽前3天,長跑隊的名次被確定下來,瓊斯是第六名,他成功了。他才是個七年級學生,而其余的人都是八年級的學生。
瓊斯的父母就是好的推手,他們不告訴瓊斯自己的缺陷,事實上就是給了他“做一個正常人”的心理期待。瓊斯認為自己是正常的,所以要求自己像其他同學一樣參加比賽,并且真的取得了成功。
所以,當你畏縮不前的時候,當你需要肯定的時候……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如果你需要掌聲就去找到你的推手,讓他賦予你前進的力量。
寧為強者牽馬,不與弱者為伍
上進的朋友讓你不斷進取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一個上進心強的朋友相處,你也會在他的影響或激勵下,變成一個積極進取的人。
尼克·亞歷山大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孤兒院長大——那是一種老式的孤兒院,孤兒們從早上5點鐘工作到日落,伙食糟糕,無法填飽肚子。
尼克是一個聰明的小孩,14歲時就從中學畢業了。接著,他便開始謀生。
他在一家裁縫店找到了打縫紉機的工作。14年以來,他一直在那里工作。后來,那家裁縫店加入了工會,尼克的工資提高了,工作時間縮短了。
尼克·亞歷山大幸運地娶了一個女孩,她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她對尼克說希望他能夠上大學,但這樣的夢想對于尼克這樣的孤兒來說談何容易。結婚之后不久,他們把存款湊在一起,開了一家亞歷山大房地產公司。尼克的太太特麗莎甚至把訂婚戒指賣掉了,以便增加他們那筆小小的資本。
公司經營了兩年,生意興隆,于是特麗莎支持尼克去上大學。尼克在36歲的時候,得到了學位——這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所抵達的第一個里程碑。尼克感到特別幸福和滿足,因為他實現了一個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目標。
但他的太太鼓勵他樹立新的目標,尼克又回到房地產事業——成為他太太的生意伙伴。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目標——在海邊買一幢房子。最后,他們實現了那個夢想。
至此,尼克就這樣坐下來輕松享受了嗎?沒有。他們有一個小女孩要教育。如果他們能把他們的商業大樓的分期付款繳清,把大樓變成公寓出租,收入的租金就能付孩子上大學的費用了。這個目標,他最終也實現了。
亞歷山大夫婦目前正在為他們的退休保險金努力。現在尼克單獨主持事業,特麗莎則照顧他們的家庭。
尼克過上了一種忙碌、幸福、成功的生活,因為他的太太總是為他樹立不同的目標,使他們的努力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尼克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一個上進的推手,這讓他沒有躺在每一個小成功上享受生活,而是在妻子的激勵下不斷設置和實現新的目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上進的朋友讓人不斷進取”的含義。
上進的朋友讓你決心出人頭地
上進心強的人往往不會甘于平庸的命運,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出人頭地,也會激勵身邊的人去努力實現夢想。
馬利安出生在美國南部一個貧困的黑人家庭,5歲時便開始勞動。馬利安的大多數伙伴都是佃農的孩子,他們都很早就參加勞動。這些家庭認為貧窮是命運的安排,因此,并不奢望改善自己的生活。
但是小馬利安有一位不平常的母親,母親不肯接受這種僅夠糊口的生活。她時常對兒子說:“馬利安,我們不應該貧窮。我不愿意聽到你說:我們的貧窮是上帝的意愿。我們的貧窮不是上帝的緣故,而是因為你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產生過致富的愿望。我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沒有人產生過致富的愿望”,這個觀念在馬利安的心靈深處刻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他決定把經商作為生財的一條捷徑,最后選定經營肥皂。于是,他挨家挨戶出售肥皂達12年之久。
后來,他獲悉供應肥皂的那個公司即將拍賣出售。馬利安很想把它買下,他依靠自己在多年經營活動中樹立的良好信譽,從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錢,又從投資集團那里得到了幫助,籌集到11.5萬美元,但還差1萬美元。當他漫無目的地走過幾個街區后,看到一家承包事務所的窗子里還亮著燈。馬利安走了進去,看見寫字臺后面坐著一個因深夜工作而疲憊不堪的人。馬利安直截了當地對他說:“你想掙1000美元嗎?”這句話嚇得這位承包商差一點倒下去。“想,當然想。”
“那么,請你給我開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當我還這筆借款的時候,將另付出1000美元利息給你。”當馬利安離開這個事務所的時候,口袋里已經有了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
后來,他不僅得到那個肥皂公司,而且還在其他7個公司和一家報館取得了控股權。當有人與他一起探討成功之道時,他就用母親多年以前所說的那句話回答:“我們是貧窮的,但不是因為上帝,而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要致富。”
是的,馬利安就是被母親的意志所鼓舞,從而改變了命運。可見,身邊若有一位有上進心的朋友做推手,人就更容易被激起出人頭地的愿望和熱情。
找個高手過招
找一個對手做推手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就是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堅韌,這樣才能不斷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磨難。
平時,人們只要一提到“對手”這個詞語,往往就充滿了某種敵意和戒備。“對手”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的人生字典里,都被視為一個貶義詞。“對手”的出現,似乎是一種不祥之兆,同時,也意味著某種危險的降臨。這既是人性的共通之處,也是人們缺乏某種安全感的具體表現。但事實上,“對手”并不總是“對手”,它也不是某些人所謂的什么“敵手”,有時,“對手”也可以成為我們的伙伴和朋友。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既充滿了競爭,又充滿了多重合作的時代,“對手”和“朋友”的界線已越來越趨于模糊了,它再也不像以往那么涇渭分明了,因為離開了“合作”,任何人都是難以獨自完成一項任務的。甚至有時,“對手”的存在不但不能夠傷害到我們,不能夠威脅到我們,反而能夠及時地讓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讓我們理性地來看待自己的短處,能讓我們變得既謙遜,又充滿了斗志,并不斷地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并不是盲目地去尋找一位“挑戰者”,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我們是進行公平而又合理的競爭,絕對不是在為自己尋找一位“敵手”。我們與對手之間的競爭應該是一種比賽,應該是光明正大的,它不應該具有某種侵略性和攻擊性,更不應該將“對手”一拳打倒在地。競爭應該是一種雙贏,而不是一定要決出什么勝負和定出什么高低來,更不能逞一時之強、逞一時之能和逞一時之勇,而到處樹敵和招惹事端。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說白了就是自己強壯自己,自己磨煉自己,自己給自己施加某些壓力,并讓一顆歷經風霜雨雪的心,在跌宕起伏的歲月里,能夠不斷地迎接挑戰,而其中所獲得的一些經驗與教訓則可作為我們不斷成長的一種養分。
給自己找一個“對手”,從某種意義上說,又何嘗不是在檢驗自己的那根生活的彈簧,看它到底能夠承受多少來自于生活的重負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給自己找一個“對手”的例子,比如喜歡下棋的人總是喜歡跟一些比自己強的人過招,而不愿意和技藝差的人在那兒浪費時間。因為技藝差的人不但不能讓你學到什么東西,而且根本無法給你營造什么思想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負擔,因為你無須動什么腦子,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打敗他,所以,你也無法在技藝上獲得進步。相反,如和高手對弈,則必然會格外小心和謹慎,同時也必然全力以赴,擺出決一死戰的架勢,不然,稍有差池,就會落下個大意失荊州的局面。所以,與高手對壘,技藝不知不覺就會大增。
然而,無論是下棋還是工作,能做你“對手”的人,應是一些人格高尚和胸襟寬廣的人,因為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僅可以豐富知識、增強技能,而且還可以磨煉自己的意志和忍耐力。反之,如跟不配做你“對手”的人在一起,則會讓你陷入一種無趣也無意義的內耗之中。
找個能力強的對手做推手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它決一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么,”鼬鼠說,“你害怕嗎?”“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與老鼠比賽的麻煩在于,即使贏了,你仍然是一只老鼠。”對于低層次的交往和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
在競爭中尤其如此。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并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