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愛心——賦予人生以完美色彩(2)
- 18歲前應該養成的18種習慣
- 陸士楨
- 3633字
- 2013-12-31 11:35:59
最后,通過利用優秀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來加深對真、善、美的認識。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文藝作品都是經過長期考驗和篩選為人們所共同認定的精品,是人類共有的世界文化結晶。青少年領略這些名著,可以形象地了解古今中外的社會生活和各色各樣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正義感、崇高品德的熏陶。在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藝術境界中培養同情心、責任感,培養優良品德。
愿每一位青少年都做有同情心的一代新人。
小貼士:
大海由一滴滴的水匯集而成,愛的殿堂則需要一沙一石來構建。青少年朋友應該注意培養自己具有同情心和憐憫心的情感,培養自己的仁愛之心,當你有了這樣一顆善良的同情心的時候,你才會具備仁愛的品質,才能成為正直的、富有道德情感的公民。
一切因愛心而生
只有肚子餓的時候,吃東西才有益無害,同樣,只有當你有愛心的時候,去同人打交道才會有益無害。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有這樣一家人,一天,女主人走到屋外,看見三位長著白胡須的老人在院子里坐著。女主人友好而恭敬地說:“你們一定是餓了,請進來吃點東西吧!”
其中一位老人告訴婦人,他的另外兩位朋友分別是“財富”和“成功”,而他自己是 “愛心”,他們不能同時進屋,只能進一個。丈夫聽罷,執意要請“財富”進屋,女主人則認為應先請“成功”進屋。這時,他們的兒媳提出自己的意見,希望能邀請“愛心”進屋。
他們順著兒媳的意見禮貌地邀請“愛心”進屋。奇怪的是,另外兩位老人也跟著一起走進了屋內。
婦人驚訝地問另外兩位老人:“我只邀請‘愛心’進屋,為什么你們也進來了呢?”
兩位老人回答說:“如果你邀請的是‘財富’或‘成功’,其他的都不會跟著進來,但是如果你邀請‘愛心’的話,不管‘愛心’走到哪里,我們都會跟隨他的。”
一個人從小到大,時時刻刻都享受著包括父母之愛、親友之愛、朋友之愛等來自方方面面的關愛。
愛,如雨露陽光,滋潤著每一個生靈和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愛,使世界充滿生機,使人間充滿團結、互助、關懷。愛是克服困難的動力,愛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源泉。
沒有愛,就沒有人類;沒有愛,就沒有世界;沒有愛,就沒有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沒有愛,就會使你我他喪失一切。
一位哲人說:“一切因愛心而生!” 愛心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詩人但丁也說:“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
我們無法想象,人如果沒有愛心,那將會是多么的可怕!
人們熱衷于財富和成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生活本身需要財富和成功。關鍵是要有一顆仁愛的心,就像寓言中說的那樣,只要擁有愛心,并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財富和成功遲早都會一起來到身邊的。
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飽嘗了被愛的滋味。時間久了,就把自己也要付出愛這個重要方面忽視了,這種情況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青少年感情冷漠,不懂得同情,不懂得關愛別人的作風,只知道接受來自別人的愛,從來不會主動地向別人表達自己地關心。
英國有一所學校為了培養青少年的愛心,專門開設了愛心增長課。這種課程要求全校學生在一個學期當中,都要過一個盲日、一個病日、一個聾啞日和一個肢殘日,通過親身體驗那些不幸的人們的生活來激發孩子對于他人的同情,釋放出自己的愛心。
比如,在盲日這天,他們的眼睛就要被包起來,什么都看不見,然后學校安排其他的學生去幫助他們,這樣使“盲者”和幫助他們的人都能體會到愛心的重要性,并能從中受到教益。
這些同學普遍反映,自從過了盲日、病日、聾啞日和肢殘日之后,他們的愛心得到了很大的增長,他們更加懂得關心和愛護別人了。
這樣的課程讓青少年親身體驗到了作為一個殘疾人的不便和痛苦,在同情他們的遭遇之時,給需要幫助者獻上了一份愛心,并真正體會到了幫助別人所獲得的快樂。
我們的青少年也可以試著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時候,去做一次志愿者,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定期去幫助、照顧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等等。都是培養愛心、奉獻愛心的好方法。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
如果你想贏得更多的愛,就請先伸出你的手吧,這樣做會讓你贏得更多的愛與關注。漸漸地,你也會發現,主動去愛別人,你的每一次的經歷都會變成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說愛心的力量是偉大的,當善良存于心靈深處的時候,塵世間一切的煩惱、誤解甚至紛爭都將灰飛煙滅,都將化作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溫潤。
小貼士:
青少年朋友們,你我的愛心像蠟燭,只要燃起來,就會溫暖人心,照亮別人的生活。愛心如同光源,愛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萬物,愛心又如同甘泉,愛者的幸福就在于澤被大地。如果說幸福是火,愛心就是燃燒;幸福是水,愛心就是流動。愛心與幸福是相依相伴的,用愛擁抱每一天,用心感動每個人!
愛可以心心相傳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變得陰冷暗淡。
——(法國)羅曼·羅蘭
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推銷員克雷斯的汽車壞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區。野地四處無人,克雷斯焦急萬分,如果不能及時離開,他就只能活活凍死。
這時,一個騎馬的中年男子路過此地,二話沒說,就用馬將克雷斯的小車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個小鎮上。當克雷斯拿出錢對這個陌生人表示感謝時,中年男子說:“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也盡力去幫助他。”
在后來的日子里,克雷斯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并且將那位中年男子對他的要求同樣告訴了他所幫助的每一個人。
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驟然發生的洪水圍困在一個小島上,一位少年幫助了他。當他要感謝少年時,少年竟然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我不要求回報,但你要給我一個承諾……”克雷斯的心里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流。
希望可以傳遞,希望之火會隨著傳遞而愈燃愈旺;力量可以傳遞,每一個傳遞者的信念會出現在下一位的身上;愛心也可以傳遞,就如同希望與力量那樣,愛心的旅程往往通過互相感染而傳播。
愛心不是偶然的,是從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中顯現出來的。愛心給人的感覺不是偉大,而是平凡,心是人活動的根基,一個微笑,一句暖語,都會讓人感到溫暖。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有愛,所以,請把愛奉獻給其他的人們。只要有愛心,并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拿出一點愛心,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也許在并不期待有回報的時候,卻會有意外的驚喜在等著你。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愛有輪回,愛在不斷地蔓延,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這份愛而變得更加和諧,世界因為有了這份不滅的愛,而變得更加美麗。
有這樣一個幸福家庭的故事,有一天,5歲的小尼克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一起到外面勞動。突然,天下起大雨來,但是他們全家只帶了一塊雨披。于是,爸爸將雨披遞給了媽媽,媽媽又遞給了哥哥,哥哥又把雨披遞給了尼克。
尼克不解地問道:“為什么爸爸把雨披給了媽媽,媽媽又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壯,而媽媽比哥哥強壯,哥哥又比你強壯呀!我們都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尼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在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青少年朋友們,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有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那就是:只有首先給予別人愛,你才能得到別人的愛;只有首先給予別人敬,你才能得到別人的敬。
趙渭忠老將軍是河北省希望工程的代言人,他自1992年從河北省軍區副政委的職位上退休至今,一直致力于河北省的希望工程建設,把自己的退休金一分不剩地捐獻了出來。
十多年間,趙老將軍共捐款4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464名,同時向社會募集資金70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000多名,援建了24所希望小學,而自己平時僅靠老伴每月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資維持生活,被大家尊稱為“希望將軍”。
天有不測風云, 2005年,老人的長女突發疾病,需要高額的治療費。共青團張家口市委得知情況后向全市發出一份倡議,希望該市所有接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孩子能夠自愿捐助,向趙渭忠老將軍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很快,張家口市219所希望小學的4萬余名學生共捐款32489元。
13年來,他一直在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把自己的退休金一分不剩地捐給了希望工程;如今,在他的家庭遇到困難的時候,張家口4萬多名接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孩子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愛心。
考慮再三,老將軍最終還是把這32489元錢收下了。73歲的趙渭忠感慨地說:“我非常感動,為我自己能獲得這么多孩子的愛心而感動。這份感情,是金山銀山換不來的!我接受它,是因為我覺得愛心應該是可以傳遞的、互動的。”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與索取。愛身邊的人就要主動幫助別人,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應付生活中無邊的苦難,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愛心與關懷會化作人間的一股正氣永遠流傳下去。
愛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回報,但卻可以心心相傳。如果說,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顆珍珠的話,那么,我們每一個人的愛心都是一根金線。用金線把顆顆珍珠串起來,就是一條世界上最珍貴的項鏈。
愛心是無價的,擁有愛心的人是高尚的。青少年如果懂得這些道理,未來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
小貼士:
愛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溫情和感動而傳遞著的,人一定要心存愛心,一個人只要擁有一顆愛心,并且讓它在心里長存,那么愛之花不管在哪里開花,終究有一天也會在那里結下果實,并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