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物流時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動經濟增長
- (美)尤西·謝菲
- 1376字
- 2020-04-07 16:38:36
中文版推薦序

吳敬璉 當代中國杰出經濟學家,著名市場經濟學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隨著發展條件和環境的變化,中國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挑戰與機遇。對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中國目前最迫切的要求。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相對粗放,經濟增長主要依賴資源投入特別是增加投資來拉動,在出口導向戰略的配合下,盡管經濟增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這種增長模式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斷顯現,例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資源枯竭、環境破壞、居民消費增長偏慢、服務業發展偏緩、貿易環境惡化,以及容易引發金融系統風險,等等。迫切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即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投入轉向主要依靠效率提高,鼓勵創新創業,盡快提升整體產業附加價值和競爭力。
從發達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的經驗來看,產業鏈向施振榮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實現制造業的服務化,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也就是說,核心業務要從簡單的組裝加工,更多轉向價值鏈前端的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等,以及后端的售后服務、增值服務等。而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物流創新水平的提升,成為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增加附加值的重要內容。
現在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達18%,高于發達國家一倍,甚至高于同等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僅影響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成為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究其原因,盡管有我國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因素,但體制機制障礙是影響物流業和供應鏈管理創新發展的重要癥結所在。破解物流業發展的難題,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完善行業治理體系,也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要求的,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于中國物流改革的具體方向和措施,國外物流產業、物流集群的創新發展和促進政策,可以為我們提供成熟和寶貴的經驗及路徑。尤西·謝菲教授的著作《大物流時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動經濟增長》,站在全球物流集群創新發展的最新時點上,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觀點碰撞,通過分析多個有啟發性的案例,或者說講述了多個有趣的故事,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世界著名物流集群形成和發展壯大的內在邏輯,讓我們了解這些物流集群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本質原因。其中關于西班牙內陸小城薩拉戈薩如何誕生成功的薩拉戈薩物流平臺,為什么孟菲斯能成為聯邦快遞及幾百家配送中心和運輸企業的大本營,新加坡如何處理全球1/5的海運集裝箱和占全球半壁江山的原油供應,鹿特丹、巴拿馬、芝加哥、路易斯維爾、洛杉磯等城市的物流業究竟是怎樣運轉的,等等,這些案例讓人印象深刻而富有啟發性。更加可貴的是,在分享企業和政府成功經驗的同時,尤西·謝菲教授還總結了一些失敗的案例,也包括成功城市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對這些失敗和挫折的原因分析,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國物流產業的創新發展,對于幫助中國在未來物流領域改革發展中少走彎路,其重要意義不亞于成功經驗。
我愿意向廣大讀者們推薦尤西·謝菲教授的《大物流時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動經濟增長》,這不僅是物流學界的一部重要學術專著,也可以是物流企業和政府的發展指南,同時也可以成為物流領域教育培訓的一部工具書。希望廣大讀者能夠從這部著作中汲取所需的營養,為中國物流業的改革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