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岑雪品

這本書可能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本系統講述物流集群的作品。書中沒有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用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案例和故事、簡單易懂的語言,系統地闡述了物流集群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僅適合各級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城市規劃機構及相關研究單位的官員和專家學習借鑒,也是物流、電商、工業地產開發、工程建設、銀行等各行業的企業家、高管的重要參考讀物。

近年來,國內外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僅關系到全球物流格局,還可能牽動全球的產業布局和轉移、國際經貿關系甚至國際政治關系。比如,2015年8月,由埃及投資約80億美元(尚不包括相關港口、機場、工業區的投資)建成的新蘇伊士運河正式開通;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將于2016年竣工,并正在計劃推出新的擴建項目;阿里巴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創下全球最大IPO的紀錄;“一帶一路”倡議正開始落實;我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協定已正式簽署;中國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希望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等等。

這些事件將撬動人、財、物在海、陸、空甚至虛擬空間的不同流向和態勢。物流集群作為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必須要有長遠、戰略性的考慮,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同時,如果我國由外向型經濟逐步向消費型經濟過渡,這個過程將對全國的物流網絡布局、特別是內地和西部物流節點的消長產生長遠影響。

因此,怎樣合理地進行物流布局就是個突出的問題。幸運的是,我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很少會碰到書中西班牙、美國孟菲斯等地所遭遇的決策、管轄問題。這是我們的優勢,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極大地助推中國物流業和物流集群的發展。反過來,如果利用不好,或者沒有經過周密的論證、規劃和協同,大規模的物流基礎設施投資也可能變成大規模的失敗。這種失敗的案例在書中也有不少。

我國物流業以只爭朝夕的速度發展,在很多方面的實踐已經領先于理論發展水平,比如電商物流的理念、物流商業模式和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有些甚至已經超越了發達國家,完全可以向西方“輸出”我們的先進知識。但總體而言,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還不夠系統化、均衡化,比如關于多式聯運的銜接、物流園區和樞紐的軟硬件整體規劃和配套設計相對還比較弱,具體實現手段如立體倉庫和貨架、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自動分揀系統和數據的分析利用等方面還有很大發展潛力,企業對物流的增值功能及成本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

物流集群首要的服務對象是生產和流通型企業。中國制造要升級換代,對物流服務的效率、成本、時間精度和配合、數據應用等方面都會有更高的要求。書里面提到了很多具體的例子,使得本書的故事感非常強。雖然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案例,本書并不是解決上面這些具體問題的指南,相反,這本書為成功的物流集群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框架思路,里面的內容可以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比如,在第2章、第8章等多個地方,作者對比了諸如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生物劍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加州的硅谷和英國劍橋等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案例,描述了開放、包容、流動的文化對促進創業、創新和集群發展的積極作用,也說明了封閉、排斥、停滯的環境對創業、創新和集群發展的戕害。筆者覺得這點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借鑒。良好的文化需要漫長的形成過程,因此從園區和集群規劃的一開始,各級政府的決策者、開發者、管理者就應有最高程度的重視,為園區的長遠成功植入成功的文化基因。

又比如,作者強調了政府和政策在物流集群形成、發展中的作用,也突出了教育對物流集群的正面影響。作者是美國人,你可能對他強調、描述政府的作用會感到驚訝。事實上,正因為物流是整個經濟生態、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和支撐部分,是很多行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所以作者才會更加強調政府從根子上積極、高效地參與物流集群的規劃。

作者同時提到要有大局觀,不能單純以地方利益為終極訴求,同樣是出于系統性的考慮,因為對物流的大規模投資不是孤立的、靜態的經濟現象,需要平衡區域甚至全國、全球的經濟生態。如果不能從宏觀角度去考慮,對物流的投資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益,還會成為非常沉重的負擔。作為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中成長的外國專家,能提出這樣的觀點,實屬難得。

隨著我國經濟對外輻射能力的增強和加快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各級政府和企業對外基礎設施建設的參與深度、廣度必然會增加,對外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會隨著亞投行的成立而迅速增加,這些都離不開高水平的物流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國內相關投資、建設人員如果具有宏觀、系統性的觀念,也可以提高投資的成功概率。

2014年10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如果仔細研讀《規劃》并對比《物流集群》一書,會找到許多互相印證的內容。比如,《規劃》提到的主要原則包括“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創新驅動,協同發展”,和書中西班牙、美國得州、孟菲斯的案例相似;《規劃》的“發展重點”的第(三)點是“著力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書的第6章專門討論了基礎設施,而且這個基礎設施還包括實體設施、金融和信息工程、能源等其他服務的協同發展。又比如,《規劃》指出了七大主要任務(如物流信息化)、十二大重點工程(如應急物流工程),也能在書里找到蹤影。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物流業發展更多還是依靠市場的內生動力,需要在充分競爭環境中形成的創新、協同的驅動,需要教育、研發和豐富人力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支持。而《大物流時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動經濟增長》對物流集群發展的條件、突出優勢、內在動力機制等方面的分析,對我國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參考價值就更為重要和突出。

總體上看,中國物流業已步入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階段,粗放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會轉向精細化。按照筆者的估計,這個過程需要10~15年的時間,這也正好和《中國制造2025》的時間表相吻合。政府怎樣參與物流行業和物流集群的發展、規劃,企業怎樣配合我國國情進行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創新,個人怎樣利用時勢創造自己的機會,將是持久不衰的話題,希望讀者能在讀完本書后得到一定的啟迪。

2015年8月于加拿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惠州市| 澎湖县| 东兴市| 江安县| 阿拉尔市| 大理市| 灵石县| 涟源市| 清流县| 平湖市| 卓资县| 轮台县| 贞丰县| 土默特左旗| 资兴市| 吴川市| 姜堰市| 满城县| 新津县| 和田市| 张家界市| 靖江市| 县级市| 沿河| 姜堰市| 滕州市| 老河口市| 陈巴尔虎旗| 常德市| 色达县| 新竹市| 新疆| 贵南县| 合水县| 宜昌市| 临海市| 丹凤县| 南召县| 通辽市|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