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缺陷風險分析和預期召回效益評估
- 梁新元 王洪建 陳雄 楊文秀 焦昭杰
- 1057字
- 2021-04-09 14:42:51
1.2 缺陷汽車產品的召回流程與效益評估
國家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陳玉忠和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劉晨提出了缺陷調查與召回監管主要流程,量化分析了2004—2014年的汽車產品召回進行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經濟效益,指出在汽車產品的召回率、召回完成率以及召回效能比等方面,中國與美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缺陷調查與召回監管主要流程如圖1-1所示,確定了缺陷調查所處的階段。

圖1-1 缺陷調查與召回監管流程圖
召回率Rr(Recall Rate)被定義為年度召回汽車數量Nr與年度銷售汽車數量Ns之比,即:

美國汽車召回率平均在1以上,即市場上每銷售一臺汽車,就有一輛已經銷售出去的汽車會因為某個缺陷而被召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召回制度和管理工作已經非常成熟。相比較而言,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但市場監管能力仍然較弱,兩者的發展速度不匹配,導致中國汽車產品召回率目前僅為0.2。
本節引用的召回率與汽車工業中所用的“召回完成率”不同。“召回完成率”是指召回的完成情況,是一項反映召回效果的指標。影響召回率的因素較多,歐洲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車型數量、制造商的地域屬性、制造商的召回策略等都會對召回率產生一定的影響。
陳玉忠進行了召回的經濟效益分析。在召回發起后,生產者需要通過修、退、換的方式來消除缺陷。在召回實施過程中,生產者需要確定消除方案、生產部件、分配物流、貨物管理、聯系車主、檢測維修等多方面的工作,形成直接召回成本。此外,Mc Donald等人的研究表明:召回對生產者的股票、市場份額、品牌形象和未來收益的影響遠遠大于召回的直接成本。由于缺乏相關間接召回成本數據,陳玉忠對國內生產者的直接召回成本進行統計分析。根據中國主要汽車系統召回成本統計,2013—2014年的120例召回費用的詳細統計結果表明:每次召回平均費用在7041萬元,單車單次召回費用為1970元。排除由于實施措施或處置方式不當而導致召回費用遠高于其他召回的個別召回事件,分析表明,每筆召回平均費用為1474萬元,單車每次召回費用為497元。
汽車召回工作為消費者挽回的直接成本P與國家直接投入召回工作經費C的比值為召回效能比Rs:

2004—2014年,中國汽車召回工作為消費者挽回的直接成本P=284億元,政府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的經費總投入C=9300萬元。因此,中國汽車召回工作召回效能比為305。國家在汽車召回工作中每投入1元人民幣,相當于為消費者直接挽回305元的經濟損失,切切實實地消除了車輛缺陷對于人身財產安全的威脅。當然,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進一步分析這一組數據,譬如從召回業務工作本身來看,上述召回效能比反映了中國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以較小的投入取得了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