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研究思路、內容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本書從文獻查閱出發,在廓清基本概念的前提之下,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村養老保障進行歷史分析的基礎之上,結合對大寨村實地調研的情況,系統研究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建設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國外經驗,探索出一條可行的創新路徑。這個研究思路力圖保持邏輯與歷史的統一,以增強其現實解釋力與實際可操作性(見導言圖1)。

導言圖1 本選題的研究路線示意圖

二、研究內容與基本框架

本書研究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相關內容,從歷史演進、現實考察、國際借鑒、創新路徑等方面展開。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圖如導言圖2所示。

導言圖2 研究的基本框架圖

本研究除導言與結語外,共分為5章。導言與第1章在總體上闡述研究的技術路線、主要內容及理論基礎等,第2章闡述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歷史演進,第3章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行現實考察,第4章研究農村養老保障的國際經驗,第5章提出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創新路徑,結語則對本研究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并對進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說明。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導言與第1章對本書的外圍問題及基本理論做出說明。導言部分主要闡述了選題依據、研究背景,評述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明確了本選題的研究目的、思路、內容及方法。第1章闡述了本選題可能會涉及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為接下來的研究做好理論準備。

第2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村養老保障的特征變化,將其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并深入分析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歷史演進,為接下來對該體系進行具體分析奠定了基礎。

第3章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視角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行了現實考察,分析了其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

第4章將國外農村養老保障模式分為“儲蓄積累型”養老模式、“全民福利型”養老模式及“社會保險型”養老模式,并對這三種養老模式進行了具體闡述。

第5章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進行了歷史回顧、現實考察,并在借鑒國外農村養老保障經驗的基礎上,從文化構建、體系完善、城鄉融合、要素投入等層面提出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一步發展的創新路徑。

結語部分對前文內容進行了總結,并對未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做出說明。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要在現有基礎上充實理論知識,擴展研究視野,增強實地調研及實證研究能力。

三、可能的創新點

(1)本書將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系統研究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現實狀況。在進行微觀分析時,將視角對準山西省大寨村,從養老保障這樣一個新的視角去研究大寨村、挖掘大寨村,突破了前人對于大寨村研究視野的局限性,深化了對于大寨村的研究,對于大寨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經驗的總結、推廣有一定促進意義。

(2)本書從文化構建、體系完善、城鄉融合、要素投入等層面提出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一步發展的創新路徑,對于中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研究方法

(1)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筆者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西方經濟學、社會學等角度對相關理論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另一方面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了實證研究,增強了本研究的說服力。

(2)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分析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現實狀況時,做到了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的結合,提升了本研究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

(3)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進行定性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通過對于調研數據的分析,加強了對研究對象的定量研究,從而做到了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提高了本研究的科學性。

(4)入戶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在對山西省大寨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時,筆者采取入戶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能更準確地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升了本研究結論的準確性。

小結

本章從選題依據、研究背景、研究意義、文獻綜述、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廓清了本研究的外圍問題,為接下來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選題依據方面,筆者認為,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的研究者,不僅要堅持對于基本理論問題的高度關注,也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研究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因此選擇了農村養老保障這一現實性很強的主題。在研究背景方面,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為嚴重,而現有養老保障體系又無法完全滿足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要,需繼續加深對于該領域的研究。在研究意義方面,本研究的主要意義包括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在文獻綜述方面,本章闡述了學者對于該領域研究的總體情況,并對一些代表性觀點做了評述。在研究思路方面,本研究從文獻查閱出發,在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行歷史分析的基礎上,將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對其取得的成就與現實的問題進行系統考察,并對農村養老保障的國際經驗進行透視,最終提出創新路徑建議。在研究框架方面,除導論外,本書共包括新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歷史演進、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的現實考察、農村養老保障國際經驗借鑒、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發展的創新路徑五大章節。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使用了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入戶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等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邢台县| 江口县| 五河县| 乐昌市| 合水县| 五寨县| 闵行区| 绍兴县| 全椒县| 沙洋县| 陵水| 逊克县| 怀柔区| 马龙县| 阜康市| 卓尼县| 甘谷县| 都江堰市| 民县| 垣曲县| 东乌珠穆沁旗| 营口市| 阿克苏市| 九龙城区| 巫溪县| 兴安盟| 普格县| 库尔勒市| 瑞金市| 潼关县| 新化县| 秦安县| 神池县| 绩溪县| 三亚市| 嘉义市| 微博| 高密市| 茂名市|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