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科人才培養探索與創新: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實踐(2016)
- 駱東奇 鄧德敏主編
- 821字
- 2021-03-11 18:01:01
四、向應用型課程轉變的考核改革
為配合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改變,我們對學生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相應地進行改革。例如,在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可以通過團隊考核的形式,如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與人溝通和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核,建立以“學”為基準的學生考核標準,改革以“教”為基準的傾向,突出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向應用型課程轉變改革后的考核分為課程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課程考核是針對整個課程進行的,具體如下:
第一,理論課堂:考試+案例+作業+考勤。
第二,專題報告:專題報告記錄。
第三,移動課堂:移動課堂記錄總結。
總成績為各環節分數匯總,匯總時各項所占比重要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和學習整體效果來確定。
中期考核包括課程學習成績、企業診斷報告、綜合案例報告、講座報告、社會責任實踐。
期末考核建議采用開卷形式,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要加強授課教師和學生關于開卷考試的認識與交流,包括授課前對考核方式的確認及說明、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配合授課內容設計練習、期中組織模擬考試讓學生把握開卷考試的要領等。這些事前控制手段可以提高教師及學生對開卷考試的認識,端正教與學的態度,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正確方法。
事中控制包括考試時允許學生攜帶教材、參考資料,但要保證其獨立作答,以反映其真實的學習水平;開卷考試重點考察學生的物流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思路;評分方法和標準也應有所改變,答案標準多樣化,但以能結合理論透徹地分析問題,并思路清晰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為優,陳述要點明確、條理清晰、表述簡明、使用學科專業語言。
除了開卷考試、科學測評外,事后控制要加上結果分析反饋,這樣才構成完整的教學系統。試后總結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供應鏈知識應用的普遍性,在復習應答過程中無一不見供應鏈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物流學理論的應用性,達到活學活用物流學理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