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科人才培養探索與創新: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實踐(2016)
- 駱東奇 鄧德敏主編
- 2629字
- 2021-03-11 18:01:01
三、向應用型課程轉變的課程優化與改革
(一)向應用型課程轉變的大綱優化與改革
大綱是一門課程的基礎和核心,向應用型課程轉變,必須首先調整大綱。應用型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大綱,可在原有大綱的基礎上,每一個板塊加入和應用密切相關的內容,并專門開辟體現應用、能力等實踐內容的板塊。這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以實現:第一,增加社會發展應用;第二,增加企業應用;第三,增加學生實踐應用;第四,增加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國際合作。對大綱的新增要求,后續應進行課程改革,以體現應用型供應鏈管理課程的特征。
(二)應用型課程的改革
應用型課程的改革應該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如何切入是一個難點,需要教師前期收集大量和供應鏈管理課程相關的社會發展素材,并和課程的知識點密切對接,這樣才能在合適的節點上找出實現課程應用的內容。
第一,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不同學習小組研究內容各異,教師給出研究方向,由學習小組進行研究,并進行課堂展示。
第二,利用“課中課”的形式,每節課的前10分鐘由學生進行討論內容的展示,并回答教師及同學的提問。
1.企業應用的課程體現
企業應用的課程體現,主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
第一,將企業老總請進課堂,進行企業授課。我們和5~6家企業的老總及經理保持密切合作,將企業老總請進課堂講課并布置作業(帶有企業烙印的作業)是一種非常直接的和企業快速對接的方法。學生既能從企業家身上學到大量的實踐經驗,又能為企業進行一定的思考,是一種雙贏的方法。我們已經請過民生物流的負責人和精驛行物流咨詢公司的負責人到課堂上授課。
第二,進行企業案例收集、整理與分享。請企業負責人站上講臺,這個范圍比較小,要是想有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師進行企業案例收集和整理,并分享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掌握第一手的企業信息。和我們合作的企業比較愿意將企業狀況告知我們,并讓我們整理成案例。在案例的最后,企業會提出一些困擾他們的實際問題,我們在和學生剖析案例的同時,會把問題的解決方案呈現給企業,這是一種雙贏的方法。
第三,帶學生進入企業參觀。我們通過和行業協會、企業建立廣泛的聯系,使學生能順利地參觀企業。這種參觀分為大、中、小三種形式,針對三種企業。大型參觀可以容納上百位學生,整個年級的學生都可去參觀,如醫流巴巴、重慶直通、重百等公司;中型參觀可以容納一個自然班的學生;小型參觀則是只能帶十幾名學生進行的精準參觀,如我們參觀某企業的立體庫,由于安全原因,企業一次只允許10人參觀,由于機會難得,我們對學生進行了選拔。
第四,帶學生走進企業,針對企業某一個具體問題進行研討,并為企業提出解決方案。這是針對中小企業進行的。部分中小企業本身存在一定的供應鏈問題,但自身沒有能力解決,因此比較希望有專業教師帶隊的學生團隊進行問題診斷,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2.學生進行企業實踐的課程體現
這里所說的企業實踐,是指學生真正被企業使用,可以采取學徒制、頂崗制等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做法。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對學生進行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要解決好4個問題,這4個問題都是企業和職業教育要解決的問題,即企業招工難的問題、企業用工穩定的問題、勞動者收入的問題、勞動者自我價值實現的問題。頂崗實習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學生到專業對口的現場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并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養成正確勞動態度的一種實踐型教學形式。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
目前,我們正在和京東公司北京總部、海爾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安德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進行洽談,以期找出一種全面的、安全的、高效的、持續的合作形式。
3.供應鏈管理國際合作的課程體現
國際合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面向國際合作班的雙語教學教材和輔助講義的建設。在教材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國際合作班專業的不同,對原版教材進行相應的刪減和補充,體現出所授專業的特點和要求。另外,建立與原版教材配套的講義,對原版教材進行注釋,這樣既可以保持英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又兼具中英文教材的優點。每章結尾增加中文概要,有利于學生對教學要點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采用引導式和項目驅動式方法,探討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效果。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采用引導式和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英文文獻查閱和總結,在課中構建一種“以學為主、教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后建立合作小組,以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為原則,采用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材料上,教師可以建立豐富而有針對性的教案,實現邊授課邊互動,并通過網絡教學建設,提供電子教案和項目討論平臺。
第三,建立與教學進度緊密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和體系。在考核方式上,教師可以增加項目討論表現和隨堂測驗比重,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和全面。教師可以建立階段性的測評流程,并逐漸提高英語作答的比例和規范性,逐步促進學生適應最終的全英文考核和期末論文寫作,以適應國際合作班后期國外學習。
我們已經進行了雙語教學和外國留學生的純英語教學。就國際合作而言,前期我們已經和荷蘭文德斯漢姆大學、加拿大勞力埃大學有深度的合作。我們將采取項目對接、授課對接、競賽對接的各種形式,形成真正的國際合作。
4.創建虛實結合的虛擬仿真課程教學平臺
創建虛實結合的虛擬仿真課程教學平臺可以擴展和提升供應鏈管理項目在學習基礎上的研發和實踐教育的支撐能力,營造使學生成才的實踐教育環境。
我們在虛實結合的虛擬仿真課程教學平臺上,通過基于問題的學習、項目及案例教學、師生互動主題研討等教學方式的改變,可以達到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我們在虛擬仿真課程教學平臺上進行以下實驗: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聯盟,探索校企間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多方位的共贏合作模式;吸收企業及行業專家加入物流專業應用型卓越工程師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參與其制定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規劃、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工作;從企業聘任部分資深專家作為學校師資參與專業技能教學;將企業待解決的實際工程問題(如項目設計、研發等)轉化為課程學習的綜合學習目標,以實現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