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政治經濟學概論作者名: (法)讓·巴蒂斯特·薩伊本章字數: 4485字更新時間: 2020-04-10 10:05:01
第6章 各種勞動共有的類似操作過程
如果仔細研究人類勞動的工作方式,我們就會發現,無論它用于什么目的,它都是由三個操作過程組成的。
獲得任何具體產品的第一步是研究有關該產品的自然規律和法則。如果事先不知道鐵的性能,不知道開采礦石和煉鐵的方法,不知道怎樣熔鐵和鑄造,就不能制成鐵鎖。
第二步就是運用上述知識來實現一個有用的目的,例如,把鐵鑄成某一特別形狀,結果就可提供把通向所有牢房的門鎖起來的工具,除鑰匙的所有者之外誰也打不開。
第三步就是進行上述兩個步驟所提示和指明的手工勞動,如鍛、銼和把鎖的各種零件組裝在一起等。
這三個操作過程很少由同一個人來實施。一般的情況是:一個人研究自然規律和生產方法,這個人就是哲學家或科學家;另一個人把前者的知識應用于創造有用的產品,這個人是農場主,或是制造商,抑或是商人;第三個人在前兩人的指導下提供實施和運作,這個人就是勞動者。
經過分析就會發現,無論什么產品,都產生于這三個操作過程。
以一袋小麥或一桶葡萄酒為例。要獲得小麥或葡萄酒,第一步就是由物理學家或地質學家[1]來探討小麥或葡萄的生長過程和自然規律,適合種植小麥或葡萄的土壤和季節,麥苗或葡萄藤長大成熟必須有的培育和照料。如果不是由地主親自來做,那么就必須由佃戶把這些知識應用于他的特殊目的,把創造一種有益產品所需要的工具集中到一起,并且掃除生產過程中的一切障礙。最后,勞動者必須翻起土壤,播下種子,修剪和捆綁葡萄藤。無論產品是小麥還是葡萄酒,這三個截然不同的操作是完成產品生產必不可少的過程。
或者以一種外國貿易產品為例,例如靛藍。地理學家、旅行家和天文學家使我們知道它產于何處,以及渡海到那里去的方法。商人裝備船只并派其尋找這種貨物。水手和陸上搬運工人執行這個生產工作的手工部分的工作。
但是,把靛藍這種物質作為另一種或第二種產品,例如藍布的原料來考慮。我們都知道,首先要用到化學家,以了解有關這種物質的性能、溶解它的方法,以及穩固其顏色所必需的媒染劑等信息;然后,制造廠主收集完成染色過程所必需的工具;最后勞動者在廠主的命令下執行這個過程的手工部分的工作。
在所有情況下,勞動都可以分為理論、應用和實施三個過程。除非一個國家在這三方面都很優越,否則勞動就達不到十全十美的程度。一個民族如果在其中一方面有所缺陷,就不會得到產品。產品一定是所有這三個勞動過程的結果。由此我們可以學會欣賞許多最初看起來似乎是好奇心和推測對象的科學的巨大效用。[2]
非洲沿海一帶黑人擁有相當的聰明才智,而且擅長所有的運動和手工技藝。但是,他們似乎非常缺乏前兩種勞動過程。因此,他們不得不向歐洲人購買所需要的物品、武器和裝飾品。盡管他們的自然資源豐富,但生產的產品極其有限,以至于奴隸販子必須事先儲存糧食,以供奴隸在途中食用。[3]
就對勞動有利的才能而言,現代人大大超過了古代人,而歐洲人又勝過地球上所有其他的民族。歐洲城市最下等的居民享用野蠻部落酋長難以得到的無以計數的生活用品。玻璃,可以讓日光射入房里,同時又能抵御寒冷氣候,這件產品是長期的科學與觀察不斷積累和完善的結果。要獲得這種奢侈品,必須先知道哪種沙子能變成具有擴展性、固態性和透明性的物質,知道要混合什么成分和通過多高的熱度才能得到這種物質,此外,還要確定最適宜的熔爐。僅支撐玻璃房子屋頂的木架一項,建造時就需要大量有關木料強度和有利于使用木料的方法的知識。
僅有關于這些材料的知識還不夠。這些知識可能一直沉睡于一兩個人的腦海里,或記載在文獻中。還必須找到有辦法將這些知識用于實踐的制造者。這位制造者首先必須了解有關這項特殊勞動的一切,然后積累或取得必要的資本,召集技師和勞動者,并且分配各自的任務。
最后,雇用的工人必須運用手工技藝完成玻璃的制造。有的建造房屋和火爐,有的燒火、混合各種成分、吹玻璃、切玻璃、碾平玻璃、鑲嵌和固定玻璃窗。對于那些從來沒有看過人類勞動所創造的這樣美妙產品的人來說,玻璃的效用和美麗簡直無法想象。通過勞動,最沒用的原材料可以被賦予最高程度的效用。破衣爛布被轉變成又薄又白的紙張,它能把商業需求和與眾不同的藝術從地球的這一端傳遞到那一端;它是天才存放思想的地方,是人類經驗代代相傳的工具;通過它我們得到財產權的證據,通過它我們把心里最高尚和最親切的情感表達出來,而且憑借它來喚起別人心里相應的感情。紙張在傳達人類知識方面所提供的極大便利,使它有資格被稱為改善人類狀況的最有效的產品之一。的確,如果如此有利的工具沒被用作傳播謊言或施行暴政的工具,那該是多大的幸福啊!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勞動發展中絕對必要的科學家的知識,實際上可以輕而易舉、迅速地從一個國家傳遍所有其他國家。而且,科學家本人在知識的傳播中有切身的利益關系,因為他們獲利的機會就在于此,而他們更為看重的成名機會也在于此。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一個國家即使科學不太發達,它仍然可以通過利用從外國得來的科學知識,使本國的勞動得到很大的改進。而其他兩種勞動過程,即應用人類知識來滿足人類需要的技術和執行的技巧,是絕對不能缺少的。這些才能只對掌握它們的人有用。所以,一個擁有很多聰明智慧的商人、制造者和農業家的國家,要比主要致力于追求技術和科學的國家有更強大的力量達到繁榮。意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博洛尼亞是它的科學中心,然而財富卻集中在佛羅倫薩、熱那亞和威尼斯。
在我們的時代,大不列顛的巨大財富很少來自其領先的科學地位和一流的科學成就,更多的要歸功于它的企業家非常善于運用有用的知識,歸功于它的工人在執行過程中敏捷而精巧的高超技藝。英國人常常受指責的民族自豪感,不能阻礙他們非常機敏地順應他們產品的顧客和消費者的愛好與品位。他們既供應南方人所戴的帽子,也供應北方人所戴的帽子,因為他們知道為前者市場所制的帽子必須輕而軟,而為后者市場所制的帽子必須要厚而暖。但是僅僅做同一種式樣帽子的國家,就只能滿足國內市場。
英國的勞動者是制造廠主的助手,他們一般非常耐心和勤勉,不把產品做得盡可能精致完美就不肯放手。與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工人相比,英國勞動者不是花了更多的時間來制作產品,而是給予產品更多的細心、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勤勉。
然而,任何民族都不必擔心得不到使他們的勞動達到盡善盡美所需要的才能。僅在150年之前,英國自己還不甚發達,幾乎全部所需毛織品都從比利時購進。現在為全世界制造棉織品的國家,在不到80年前,還得由德國供給這種物品。[4]
我已說過,農民、制造商和商人把已獲得的知識變成利潤當成自己的職業,并利用這些知識來滿足人類的需要。我應該進一步補充說,他們還需要另一種知識,一種只能從他們各自職業的實際探討中獲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可以被稱作他們的專門技能。最具學術性的博物學家擁有著超群的學識,但在改良自己土地的努力方面,可能遠遠不如他的佃戶那么成功。一個一流的機械師雖然能夠非常熟練地制造織布機,但如果他沒當過學徒,他織布的技術可能相當差。就技術而言,只能從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的反復試驗中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因此,沒有試驗的協助,單憑科學不能確保進步。試驗或多或少總會伴隨著風險,不一定能夠補償冒險者。即使試驗成功,冒險者的利潤由于競爭也會有限,可是對社會來講,通常結果都是一樣:添加一件新的產品,或者一件舊的產品降價。
就農業而言,除了試驗所涉及的勞力和資金之外,通常還要花費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土地租金。
就制造業而言,試驗是一項較為安全可靠、深思熟慮的冒險,所用資本短期內有保障。如果成功,冒險家可在較長時期內獨占利益,因為他的試驗過程很少公開。在有些地方,這種獨占的利益還受到發明專利的保護。由于這些原因,制造業的發展一般要比農業的發展更迅速、更多樣化。
就商業而言,如果冒險的費用得不到補充,又沒有合作的目標,那么試驗的風險要比其他兩種產業更大。但是,在進行正常交易的過程中,商人通常冒險把外國生長的某一天然商品引進從未見過這種商品的市場。大約在17世紀中葉,荷蘭人與中國人進行貿易時就采用這種方式,拿中國人用來配制他們喜愛的飲料的一些干樹葉做試驗。荷蘭人當時并不懷著很大希望,但由此卻開始了茶葉的貿易,每年運輸量超過45 000萬磅,在歐洲的銷售額達8 000萬美元以上。[5]
在極個別情況下,大膽幾乎一定可以成功。歐洲人最近發現繞行好望角和美洲大陸的航線以后,他們的世界突然擴大到東方和西方。歐洲人過去對其中一個半球一無所知,對另一個卻又知道得極其有限。這兩個半球擁有無數令人向往的新鮮物品,冒險家只要揚帆遠航,定可滿載而歸,獲得巨大利益。
除了這些極個別情況之外,也許要慎重地支付勞動試驗的費用,不能動用投在經常性和已被認可的生產方法上的資本,而只能使用個人可隨意花費卻不必擔心財產縮水的收入來支付試驗費用。應該盡量鼓勵那些能夠把大多數人消耗在娛樂或更壞的事情上的閑暇時間和收入用于有益目的上的奇思異想。我想不出比這個更高尚地利用財富和才能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一個財力有限的慈善家能夠把遠遠超過他實際支付的價值或超過他的富可敵國的全部財產的價值,賜予勞動階級和普通消費者,也就是大多數的民眾。誰能計算出發明犁的無名氏賜予人類的價值呢?[6]
一個擁有巨大可支配資源的政府,如果明確并履行它的職責,就不會任憑個人獨享勞動領域里的發明和發現的榮譽與功勞。由政府支付的試驗費,不是出自國家資本,而是來自國民收入,因為征稅從不或至少不應該涉及個人收入以外的東西。支付試驗費用的那部分稅收,因為是由無數納稅人共同分攤的,所以,幾乎根本感覺不到。既然成功的試驗帶來的好處是大家的共同利益,那么,試驗的損失由整個社會來負擔,是絕對公平的。
[1]我不知道英語中有沒有和法語Agronome相應的名詞。Agronome表示熟習地面土壤性能的地質學專家,也就是農業科學家。——英譯者注
[2]科學除了給勞動的進展提供直接的推動力,是勞動成功不可或缺的協助之外,它還為勞動的進展提供了一種直接的幫助,即逐漸消除人類的偏見,使人類明白要更多地依賴自己的努力,不要過分依靠神靈的幫助。愚昧總是伴隨著奴役人們并阻礙一切改良的風俗習慣。愚昧把瘟疫歸因于神,使人們求助于迷信的儀式。但文藝可能很容易防止或消滅,需要的只不過是事前的預防或事后的治療。就像實際情況一樣,各門科學都是連在一起的,相輔相成。
[3]《普亞夫文集》(Puvres de Poivre),第77、78頁。
[4]英國在17世紀還沒有棉織業存在。從海關統計可知,1705年英國為了加工而進口的原棉不過27 000 880磅,1785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6 766 000磅,1790年又增加了25 941 000磅,而到1813年,進口供本國市場消費和再出口的原棉共增至131 951 000磅。
[5]倫諾瓦(Renouard):《東印度政治性和商業性旅行》(Voyage Commerciel et Politique aux Indes Orientales)。
[6]感謝印刷技術的發明,使人類恩人的名字此后將永留史冊。如果我沒有說錯,這些人將比那些靠武力取得功名的人更值得人們的崇拜。在這些不朽的人物中,有法國農業之父奧利弗(Olivier de Serres),他是第一個開辦農業試驗場的人;有達哈麥(Duhame)和馬舍布(Malsherbes),法國所移植的許多外國蔬菜都是他們兩人的功勞;有拉瓦錫(Lavoisier),他提出的新化學理論促使更重要的技術革新完成;還有無數現代科學界旅行家,他們帶有良好目標的旅行也可視為產業方面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