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肝細胞脂肪蓄積過多
脂肪肝是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堆積為特征的臨床病理改變,是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等疾病的過渡階段。
◇ 脂肪肝由多種原因引發
脂肪肝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蓄積過多的一種病理狀態。長期研究發現,引起脂肪肝的因素較多,可以是肝臟直接受毒性物質損傷所致,如酒精、藥物、營養不良(缺乏或過剩);亦可以是肝臟間接受損失所致,例如感染、代謝及內分泌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貧血、循環衰竭、惡性腫瘤等。
根據有無過量飲酒史,一般將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LD),非酒精性脂肪肝包括肥胖性脂肪肝、營養失調性脂肪肝、藥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高脂血癥脂肪肝等。與病毒性肝炎一樣,脂肪肝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在臨床上較為少見,目前最多的是慢性脂肪肝。
脂肪肝分類表

根據光學顯微鏡下肝細胞內脂滴的大小,脂肪肝可分為小泡性脂肪肝和大泡性脂肪肝。前者通常起病急、病情重,表現為急性脂肪肝;后者起病隱匿,臨床癥狀輕微且無特異性,表現為慢性脂肪肝。
急性脂肪肝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瑞氏綜合征、部分藥物中毒、磷和四氯化碳等毒素中毒,其中以妊娠急性脂肪肝多見。
妊娠急性脂肪肝病情十分兇險,常常危及母子生命,應及時剖宮產終止妊娠才能阻止病情進展。這種病一般發生于初次妊娠的第7~9個月,常因為呼吸道感染或靜滴大劑量四環素后起病。在起病初期僅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全身乏力、上腹痛或頭痛等癥狀,但病情進展迅速,類似暴發性肝炎,往往在數天至1周內便可出現黃疸且呈進行性加深。血液學檢查可發現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血氨升高,而血糖、膽堿酯酶下降。如果同時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甚至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則提示病情嚴重,病死率高。預防呼吸道感染和避免使用四環素有助于減少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發生。
◇ 脂肪肝的危害大
脂肪肝的危害并不僅僅限于肝臟本身,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謝綜合征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的預警信號。代謝綜合征是伴有胰島素抵抗的一組疾病的聚集,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極易發生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多元代謝紊亂,而這些代謝紊亂反過來又促進肝病的進展,增加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代謝綜合征互為因果,即使是不伴有肝功能損害的單純性脂肪肝,其對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進展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在正常情況下,肝臟只含有少量脂肪,約占肝臟重量的3%~5%,其中一半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其余為卵磷脂和少量的膽固醇。當肝臟內的脂肪含量在一些異常情況下逐漸增加到占肝臟重量(濕重)的10%時即為脂肪肝。脂肪肝按照肝臟脂質占肝濕重的比例可分為輕度(含脂肪5%~10%或肝臟每單位面積見1/3~2/3的肝細胞脂變)、中度(含脂肪10%~25%或2/3以上肝細胞脂變)、重度(含脂肪25%~50%或以上,或幾乎所有肝細胞均發生脂肪變)三種。
根據肝組織病理學變化,可將脂肪肝分為三個時期:Ⅰ期為不伴有肝組織炎癥反應的單純性脂肪肝;Ⅱ期為伴有肝組織炎癥和肝纖維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為脂肪性肝硬化。
◇ 輕度脂肪肝也要重視治療
輕度脂肪肝可無臨床表現,部分患者表現為疲乏、食欲差、惡心、口臭、腹脹、便秘等,通過B超等檢查可被發現。中重度脂肪肝癥狀較明顯,可表現為上述癥狀加重,肝區不適或隱痛,轉氨酶升高等。重癥患者可出現肝硬化等表現,除肝臟表現外,還可同時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
脂肪肝早期是脂肪肝防治的最佳階段,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危險階段。如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單純性脂肪肝是各種肝毒性損害的早期表現,如果能及時去除病因和誘因,肝內脂肪沉積可在數月內消退。例如,合理的能量攝入以及飲食結構調整、中等量有氧運動、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又如,戒酒對酒精性脂肪肝絕對有效;所有體重超重、內臟性肥胖以及短期內體重增長的脂肪肝患者,如能有效控制體重和減小腰圍,則肝內脂肪沉積也可很快消退。
脂肪肝無論是否伴有肝纖維化,都是完全可逆性疾病。只是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且需要在改變生活方式和控制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加用保肝抗炎藥物,肝病才能完全康復。所以,要加強脂肪肝的早期診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難以康復的原因可能是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或療程不夠長。
脂肪肝患者并發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目前,脂肪肝的發病率正逐年提高,以營養過剩型脂肪肝的發病人群最多,患者以中青年男性為主。臨床調查中發現,不少在體檢中曾查出輕度脂肪肝的患者,當時認為脂肪肝不是什么大病,自身也沒有明顯的不適,所以對此放任不理,不但不去積極治療,也不改變生活方式。還有少數患者也曾努力在生活中減少高脂飲食、多運動、少飲酒,但因為缺乏毅力,最終沒有長期堅持,再加上對脂肪肝的危害缺乏充分認識,結局是不了了之。由于缺乏重視和治療,不少輕度脂肪肝最后發展成了中重度,出現肝功能異常、乏力,甚至已經發展到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才引起他們的重視,這時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一旦脂肪肝發展到中期,就意味著脂肪代謝存在異常,肝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損害,在肝臟內合成的磷脂和血漿脂蛋白、白蛋白開始減少,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引起記憶力衰退和動脈粥樣硬化。中期脂肪肝也意味著肝細胞開始慢性纖維化,并逐步形成肝硬化,當肝硬化形成后,體內免疫球蛋白含量會明顯降低,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患上了脂肪肝,切勿不當回事,要及時去醫院診治。對中度以上的脂肪肝更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重度脂肪肝預后與肝硬化差不多,最后可發展到肝功能衰竭、肝昏迷、門靜脈高壓伴上消化道出血等。
在治療脂肪肝的過程中,患者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因為迄今為止尚無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藥。無論是酒精性肝病,還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屬于“慢病”,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短期治療即使有效,也容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