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酒事典:舌尖上的雞尾酒
- 李祥睿 陳洪華編著
- 5108字
- 2020-04-30 17:30:03
三、黃酒
黃酒是我國的特產,是世界谷物釀造酒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酒類之一,在國內乃至世界酒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黃酒因其色澤黃亮而得名。在最新的國家標準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藥,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低度釀造酒。黃酒的主要成分有糖、糊精、有機酸、氨基酸、酯類、甘油、微量的高級醇和一定數量的維生素等。黃酒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適應面廣,可為佐餐或餐后的高級飲品。
(一)黃酒的分類
1. 按生產地區分
(1)江南黃酒 江南黃酒以紹興酒為代表,以長江以南為主產區,主要產于浙江省紹興地區,酒液黃亮有光,香氣濃郁,鮮美醇厚。紹興酒采用糯米或大米為主要原料,引鑒湖之水,加酒藥、麥曲、漿水,用攤飯法和發酵及延續壓榨煎酒法新工藝釀成。由于原料配比、工藝操作、釀酒時間等方面不同,形成不同風格的紹興酒。主要品種有加飯酒、元紅酒、花雕酒、善釀酒、女兒紅等。此外,寧波黃酒、無錫惠泉黃酒、嘉興黃酒、江陰黑酒、丹陽甜酒等都屬于此類。
(2)福建黃酒 福建黃酒以“福建老酒”和“龍巖沉缸酒”為代表,主要產于福州和龍巖兩城市,浙江、臺灣等地區也生產類似的酒品。福建黃酒是以糯米、大米為主要原料,用紅曲和白曲為主要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其酒液色澤褐紅鮮艷,故又稱為“紅曲酒”;酒質醇厚,余味綿長,酒精含量為15%。
紅曲黃酒是以紅曲代替麥曲釀制的一種黃酒。品種主要有福建紅曲黃酒。此外,浙江溫州、金華也生產紅曲酒。
(3)北方黃酒 北方黃酒以“即墨老酒”為代表品種。它是用黍米(又稱黏黃米或糯小米,含有較高的淀粉和蛋白質)為原料,以天然發酵的塊狀麥曲為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該酒色澤黑褐中帶紫紅,清亮透明,飲時香馥醇和,香甜爽口,有突出的焦糜香,飲后回味悠長,酒精含量為12%。品種主要以山東即墨老酒最有名。此外,東北黃酒也屬此類。
2. 按黃酒的含糖量分
(1)干型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分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分含量最低,最新的國家標準中,其含糖量小于10g/L(以葡萄糖計)。這種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3倍左右。發酵溫度控制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在紹興地區,干黃酒的代表是“元紅酒”。
(2)半干型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分。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于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故又稱為“加飯酒”。酒的含糖量在10~30g/L。在發酵過程中,要求較高。酒質厚濃,風味優良。可以長期儲藏,是黃酒中的上品。我國大多數出口酒,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型黃酒 這種酒含糖量在30~100g/L之間。這種酒采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于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的產生的糖分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較高。這種酒,酒香濃郁,酒度適中,味甘甜醇厚,是黃酒中的珍品。但這種酒不宜久存,儲藏時間越長,色澤越深。
(4)甜型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采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酒中的糖含量達到100~200g/L。由于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較高。甜型黃酒可常年生產。
(5)濃甜型黃酒 含糖量大于200g/L。
3. 按釀造工藝分
(1)傳統工藝黃酒 有淋飯酒、攤飯酒、喂飯酒之分。
淋飯酒是指蒸熟的米飯用冷水淋涼,然后,拌入酒藥粉末,搭窩、糖化,最后加水發酵成酒。口味較淡薄。這樣釀成的淋飯酒,有的酒廠是用來作為酒母的,即所謂的“淋飯酒母”。
攤飯酒是指將蒸熟的米飯攤在竹箅上,使米飯在空氣中冷卻,然后再加入麥曲、酒母(淋飯酒母)、浸米漿水等,混合后直接進行發酵。
喂飯酒釀酒時,米飯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批加入。
(2)新工藝黃酒 新工藝黃酒即為機械化黃酒。傳統的黃酒原料是糯米及粟米,由于糯米產量低,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通過改革米飯的蒸煮方法,實現了用粳米和秈米代替糯米的目標,酒質保持穩定。20世紀80年代,還試制成功玉米黃酒、地瓜黃酒。為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原料來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秈米、粳米、玉米等原料釀制的黃酒的感官指標和理化指標都能達到國家標準。米飯的蒸煮逐步由柴灶轉變為由鍋爐蒸汽供熱。已采用洗米機、淋飯機,蒸飯設備改成機械化蒸飯機(立式和臥式),原料米的輸送實現了機械化。
4. 按糖化發酵劑分
有酒藥加麥曲酒、紅曲酒和烏衣紅曲酒及黃衣紅曲酒、純菌種培養的各種糖化曲和酒母釀制的黃酒之分。
5. 按黃酒色澤分
有如琥珀色的狀元紅酒、暗黑色的江陰黑酒、淺綠色的竹葉清酒、紅黃色的紅酒等。
6. 按釀造季節分
有秋釀酒、冬釀酒、春釀酒和夏釀酒之分。
(二)黃酒名品介紹
1. 紹興加飯酒
古越龍山牌、塔牌紹興加飯酒于1925年被評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并多次蟬聯全國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5年獲法國巴黎國際美食及旅游展覽會金獎,1986年在法國巴黎第12屆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金獎。
加飯酒是紹興酒當中的名貴酒,它取鑒湖之凈水,以糯米為主要原料,用攤飯法傳統工藝釀制而成。因在釀制是增加了“飯量”而得名,又因增加的“飯量”不同,而分為“雙加飯”和“特加飯”。其酒液色澤橙黃、明亮,酒質醇厚鮮美,酒精含量為18%,含酸量在5.5g/L以下,含糖量為20g/L,為半干型黃酒,便于儲存。
2. 紹興元紅酒
古越龍山牌、塔牌紹興元紅酒系紹興酒的主要品種,其占紹興酒總產量的80%以上。1979年、1983年獲國家優質就稱號及銀質獎,1984年獲原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
元紅酒釀造方法上與加飯酒相似,因其酒壇外表常刷成朱紅色,故又叫“狀元紅”,其酒液成透明的琥珀色或呈紅色,此酒發酵完全,有紹興酒特有的酯香,口味甘甜鮮美,酒精含量為15%~16%,總酸量在4.5g/L以下,屬干型黃酒的典型代表,需陳儲1~3年才可上市。
3. 善釀酒
善釀酒是紹興酒之名特酒極品。它是用已陳儲了1~3年的陳元紅酒與新元紅酒混合再發酵,釀制而成。該酒呈深黃色,酒香濃郁,酒質醇厚香甜,酒精含量為13%~14%,并有獨特的風味。此酒在清代由沈永和釀坊創始。該坊在釀酒的同時釀制醬油,釀酒師傅從醬油釀制中得到啟發,即以醬油代水做母子醬油的原理來釀制紹興黃酒,以提高品質,得以成功。所以,善釀酒是品質優良的母子酒。
4. 花雕酒
花雕酒是把加飯酒陳儲多年而成。關于花雕酒的來歷,清《浪跡續談》中記述了一個民間傳說。相傳有一富翁生了一個女兒,滿月之時,這個富翁便請人釀了幾壇酒藏到酒窖里。十八年后,他的女兒要出嫁了,富翁便把當時儲藏的酒拿出來,并在酒壇外面繪上“龍鳳吉祥”、“花好月圓”、“送子觀音”等喜慶圖案,作為女兒的陪嫁禮品。因為酒壇外面漂亮的彩色圖案,人們就把這種酒形象地叫做“花雕”。習慣上稱“花雕酒”或“遠年花雕”。
5. 女兒紅
“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始創于晉代女兒紅品牌的故事千年流傳。早在公元304年,晉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女酒、女兒紅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的記載。按浙江地方風俗,生下女兒之年要釀酒數壇,并泥封窖藏,待女兒長大結婚之日方開壇取酒,宴請賓客,所以后人稱此酒為“女兒紅”。因經過20年的封儲,酒的風味更香醇。
6. 香雪酒
以陳年糟燒代水用淋飯法釀制而成,也是一種雙套酒。酒液淡黃清亮,芳香幽雅,味醇濃甜。含酒精17.5~19.5g/100mL,含糖19~23g/100mL,總酸0.4g/100mL以下。陳學本《紹興加工技術史》記述:1912年,東浦鄉周云集釀坊的吳阿惠師傅和其他釀師們,用糯米飯、酒藥和糟燒,試釀了一缸紹興黃酒,得酒12大壇,以后逐年增加產量,出而應市。試釀成功后,工人師傅認為這種酒由于加用了糟燒,味特濃,又因釀制時不加促使酒色變深的麥曲,只用白色的酒藥,所以酒糟色如白雪,故稱香雪酒。它是甜型黃酒的典型代表。
7. 福建沉缸酒
福建沉缸產于福建省龍巖市,始創于清代嘉慶年間,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1984年獲原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在全國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評酒會上,三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
沉缸酒是選用上等精白糯米為原料,采用古田紅曲和特質小藥曲為糖化發酵劑,精心釀制而成。該酒呈鮮艷透明的紅褐色,有琥珀光澤,香味濃郁,酒質醇厚,入口甘甜,無黏稠感。酒精含量為14.5%,含糖量為270g/L,屬濃甜型黃酒。“斤酒當九雞”,這是龍巖市的人民對當地所產沉缸酒的贊譽,意思是沉缸酒營養豐富,飲一斤酒抵得上吃九只雞。
8. 福建老酒
福建老酒產于福建省福州市,1984年獲原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三次蟬聯國家優質酒類稱號和銀質獎。福建老酒始創于1945年,是以精白糯米為原料,以古田縣紅曲和白曲為作為糖化劑,精心釀制而成。其原酒需陳儲1~3年,最后勾兌裝瓶。
該酒色赤如丹,清亮透明,醇香濃郁,口味鮮美,余味綿長。酒精含量15%,含糖量60g/L,屬半甜型黃酒。
9. 山東即墨老酒
即墨牌即墨老酒為山東省即墨黃酒廠產品。山東即墨老酒是久負盛名的米黃酒,1963年、1979年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1984年獲原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
該酒選用優質米為原料,采用獨特的傳統工藝釀制而成。其酒色澤黑褐中帶紫紅,飲時香馥醇和,具有焦糜米香,香甜爽口,微苦而又余香,回味悠久。酒精含量12%,含糖量80g/L,是一種半甜型黃酒。
10. 黃桂稠酒
黃桂稠酒出自西安,是在稠酒的基礎上配以芳香的黃桂而成。相傳“貴妃醉酒”的酒,就是這種黃桂稠酒。黃桂稠酒的特點是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含量約為15%。郭沫若先生1956年在西安品嘗后,興奮地贊譽“不像酒,勝似酒”。
黃桂稠酒的制作過程是,先把糯米在水中泡4h,再放入蒸籠大火蒸約15min,米達八成熟,隨即離火用潔凈水沖澆。待水控干后,把米倒在案上,拌入酒曲,然后裝壇封閉,使其發酵。溫度在30℃左右時,三天后即成熟。飲用時可視其需要數量,從壇中取出酒醅,倒入羅篩里,加適量潔凈涼水攪拌過濾,直至酒盡醅干。然后倒出酒渣,將酒汁倒入酒樽,放在開水鍋里加熱燒開,在酒中放入準備好的黃桂、白糖即可熱飲。
(三)黃酒的飲用與服務
黃酒主要作為佐食單飲,常溫或加熱后喝,酒中的一些芳香成分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揮發出來,飲用時更能使人心曠神怡。酒的溫度一般以40~50℃為好,但酒溫也可隨個人的飲用習慣而定。古代人飲用黃酒時通常用燋斗(酒鐺、酒槍等),燋斗呈三角帶柄狀,溫酒時在燋斗下加熱,便可使酒溫好,然后斟入杯中飲用。溫酒的方法還有一種,即注碗燙酒。明朝以后,人們習慣于用錫制小酒壺放在盛熱水的器皿里燙酒,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現在由于酒店、酒吧的設施原因,且黃酒大多數改用玻璃瓶裝,溫酒過程相對簡單多了,一般只需要將酒瓶直接放入盛熱水的酒桶里溫燙即可。
夏季黃酒可以作冷飲飲用。其方法是將酒放入冰箱直接冰鎮或在酒中加冰塊,這樣能降低酒溫,加冰塊還可降低酒度。冷飲黃酒,不僅消暑解渴,而且清涼爽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不習慣飲黃酒的人或婦女,可以飲用甜型黃酒,或將幾種果汁、礦泉水兌入黃酒中飲用,也可把一般啤酒或果汁兌入黃酒中飲用。
加飯酒適宜吃冷菜時飲用,可溫燙后上桌服務;元紅酒飲用時可稍加溫,吃雞鴨時佐飲最適宜;善釀酒宜佐食甜味菜肴。
黃酒應該慢慢地喝,喝一小口細細地回味品嘗一番,然后徐徐咽下,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黃酒的獨特滋味。
在日常和酒吧的消費習慣中,黃酒還能與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兌飲,此飲法醇甜可口。另外,還可與中國白酒兌飲增強酒味。
(四)黃酒的質量鑒別
黃酒的鑒定也是從色、香、味三個方面進行鑒別。
1. 色
不論淺黃、褐黃、黑褐等均應晶明透亮,無沉淀物。
2. 香
以濃郁酒香者為佳。
3. 味
應以醇厚、略帶甜味、鮮味為佳。
如果酒液失去光澤,并伴有懸浮物和出現腐臭味,這樣的黃酒肯定不能飲用。
(五)黃酒的儲存與保管
黃酒屬于原汁酒類,一般酒精含量較低,越陳越香是黃酒最顯著的特點,但是如果黃酒的儲藏與保管不當,將會導致黃酒的腐敗變質,因此,儲藏保管黃酒既要防止損耗變質,又要盡可能創造促進其質量提高的有利條件。黃酒儲存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黃酒宜儲存在地下酒窖。
② 黃酒最適宜的儲存條件是環境清爽,溫度變化不大,一般為25℃以下,相對濕度為60%~70%。但是,黃酒儲存并不是溫度越低越好,如果溫度低于-5℃,黃酒就會受凍、變質和結凍破壇的可能,不宜露天存放,尤其是在北方地區。
③ 黃酒堆放平穩,酒壇、酒箱堆放高度一般不得超過4層。每年夏天應倒壇一次,使得上下層酒壇內的酒質保持一致。
④ 黃酒不宜與其他異味物品或食品同庫儲存。壇頭破碎或瓶口漏氣的酒壇、酒瓶必須立即出庫,不宜繼續放在庫中儲存。
⑤ 黃酒儲存不宜經常受到震動,不能有強烈光線的照射。
⑥ 不可用金屬器皿儲存黃酒。
⑦ 黃酒酒瓶一般豎立,避光常溫下保存。但開瓶后,久存必失其鮮味,因此最好一次性喝完或短期內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