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質粒是存在于染色體DNA外的、能夠獨立復制的小分子DNA,其長度有數千個堿基對(kb)。細菌質粒是重組DNA技術中常用的基因運載工具。質粒的提取純化技術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實驗技術,堿裂解法是最常用的少量制備質粒DNA的方法。
一、實驗目的
自大腸桿菌(E.coli)菌株中分離純化質粒。學習利用堿裂解法使菌體分解或破碎釋放出質粒DNA,再以酚/氯仿萃取、乙醇將DNA沉淀,獲得質粒DNA分子。
二、實驗原理
堿裂解法提取分離E.coli質粒DNA的原理是利用堿裂解菌體,并使質粒DNA及染色體DNA變性,打開雙螺旋鏈呈單股狀態再加酸中和,染色體DNA因分子過大無法恢復配對并與其他分子如蛋白等沉淀下來。質粒DNA分子小很快恢復DNA原堿基配對而溶于水中,通過離心作用,即可將染色體DNA與質粒DNA分離。加入溶液Ⅰ的目的主要是將細菌團塊重新懸浮于緩沖溶液中并兼有破壁作用,溶液Ⅱ含有SDS及NaOH,前者可將細菌溶解,后者可使DNA變性,溶液Ⅲ是由醋酸及鉀鹽組成的,前者在于中和堿,后者則與DNA形成復合物而有利于DNA的沉淀。加入溶液Ⅲ后離心,大部分的蛋白質與染色體DNA會留在下面的有機層,而上層的水層所含的質粒DNA可用乙醇沉淀,或酚/氯仿/異戊醇萃取去除殘留蛋白質,氯仿可使蛋白質變性并有助于液相與有機相的分開,異戊醇則可以消除抽提過程中出現的泡沫,70%乙醇洗滌除鹽。
三、材料、試劑與儀器
1.實驗材料
實驗前一天,將含pET-28a質粒的E.coli DH5α菌株接種至3mL含卡那霉素50μg/mL的LB培養液中,并在37℃下振蕩培養過夜。
2.實驗試劑
溶液Ⅰ(GTE溶液):25mmol/L Tris-HCl(pH 8.0)、10mmol/L EDTA(pH 8.0)、50mmol/L葡萄糖,121℃、高壓滅菌15min,貯存于4℃。
溶液Ⅱ:0.2mol/L NaOH,1% SDS(使用前以10mol/L NaOH與10% SDS稀釋配制)。
溶液Ⅲ:3mol/L醋酸-醋酸鉀溶液(pH 5.2),4℃保存備用。
其他:LB培養液、1mg/mL RNase A溶液、TE緩沖溶液、苯酚/氯仿/異戊醇(三者體積比為25∶24∶1)、無水乙醇或異丙醇、70%乙醇、100mg/mL卡那霉素母液。
3.實驗儀器
高壓滅菌鍋、微量移液器(20μL,200μL,1000μL)、渦旋振蕩器、恒溫水浴鍋、超凈工作臺、臺式離心機、微量離心管、真空干燥機及NanoDrop 2000C超微量分光光度計。
四、實驗步驟
(1)將過夜培養菌液分別倒入1.5mL微量離心管中,以6000r/min離心2min后,棄上清液。
(2)沉淀菌體加入100μL預冷的溶液Ⅰ,渦旋振蕩器劇烈振蕩,使菌體完全懸浮,室溫放置5min。
(3)加入200μL溶液Ⅱ,蓋上管蓋后將離心管反復上下顛倒數次(不可振蕩),室溫放置5min。
(4)加入150mL溶液Ⅲ,亦溫和搖勻,室溫放置5min。
(5)以12000r/min(13400g)離心10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至另一離心管中。
(6)加入等量的苯酚/氯仿/異戊醇(約350μL),振蕩混合有機相和水相,然后12000r/min離心10min,將上清轉移至一新離心管中。
(7)加入2倍體積無水乙醇,混合均勻,-20℃放置30min。
(8)12000r/min離心10min,小心棄上清液,加入1mL 70%乙醇洗滌沉淀,12000r/min離心2min,棄上清液。
(9)將開口的離心管置于超凈工作臺,吹干乙醇。
(10)加入2μL的RNase A溶液,加入20μL的TE緩沖液溶解,37℃放置20min,-20℃保存。
五、結果與分析
pH 7~8.5和低離子濃度的條件下(如10m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 8.0)測定A260/A280比值在1.6~1.9,低于1.6說明有蛋白質、酚等污染,高于1.9有RNA污染,大于2.0可能被異硫氰酸胍污染,公認純DNA為1.8。A260/A230比值在2.0~2.5,小于2.0表明樣品被糖類、鹽類或有機溶劑污染。也可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方法檢測所提取DNA的情況。
六、注意事項
(1)收集菌體提取質粒DNA前,培養基要去除干凈,同時保證菌體在懸浮液中充分懸浮。
(2)在添加溶液Ⅱ和溶液Ⅲ后采用上下顛倒的柔和混合方法,不要在振蕩器上劇烈振蕩,以免污染基因組DNA。其中加入溶液Ⅱ后,溶液變澄清,并有黏性,加入溶液Ⅲ后,出現絮狀沉淀。
(3)配制酚/氯仿溶液過程中,吸取酚溶液時,注意吸取下層,上層為酚飽和的水溶液,下層為水飽和的酚溶液。酚和氯仿均有很強的腐蝕性,操作時應戴手套。苯酚能造成皮膚的嚴重燒傷及衣物損壞,使用時應注意小心操作。如果不小心皮膚上碰到苯酚則應用堿性溶液、肥皂及大量的清水沖洗。
(4)苯酚/氯仿/異戊醇溶液分上下兩層,上層是隔絕空氣作用的Tris-HCl液,所以應取下層溶液。
(5)采用有機溶劑(苯酚/氯仿/異戊醇)抽提時,應充分混合。經苯酚/氯仿抽提后,吸取上清液時注意不要把中間的白色層吸入,其中含蛋白質等雜質。
(6)如果用異丙醇沉淀DNA時,鹽等雜質易下沉,所以沉淀要在室溫下進行,并且時間不宜過長,限于20min以內。沉淀離心后,還要用70%乙醇洗滌,以除去鹽類及揮發性小的異丙醇。
(7)有些質粒本身可能在某些菌種中穩定存在,但經過多次轉接有可能造成質粒丟失。因此,不要頻繁轉接,每次接種時應挑單菌落。
七、思考題
質粒DNA提取過程中是如何與染色體DNA實現分離的?
(劉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