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好媽媽不吼不叫讀懂兒童敏感期作者名: 魯鵬程本章字數: 1280字更新時間: 2020-04-14 14:18:12
9.悄悄話——孩子語言敏感期的特殊表現
——孩子用無聲的悄悄話感受語言魅力,配合他,與他一起想象
媽媽在沙發上看電視,4歲的兒子跑過來,湊到媽媽耳邊說了一陣悄悄話。
兒子說完后,滿臉期待地看著媽媽問:“媽媽,您聽明白了嗎?”媽媽茫然地搖搖頭說:“沒有聽到你說的是什么。”
于是,兒子又趴在媽媽肩頭繼續說,媽媽還是沒有聽到,她回頭看了兒子一眼,發現兒子只是嘴唇在動,根本就沒發出任何聲音來。
兒子“說”完后,又問:“媽媽,這次您聽明白了嗎?”
媽媽心想:如果再說“沒聽明白”,兒子一定會繼續“說”悄悄話。于是,媽媽點點頭,很認真地說:“嗯,這次我聽明白了!”
兒子聽了很高興,又跑去其他地方玩了。
隨著孩子使用語言次數的增多,他會發現語言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可以平靜地說,可以大喊大叫,還可以趴在耳邊悄悄地說。
他發現,當和人說悄悄話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而關系似乎也變得更加親密了。于是,他愛上了說悄悄話。“悄悄話”是三四歲孩子探索語言魅力的一種方式,也許他趴在你耳邊許久,卻什么也沒說。但當他問你“聽到了嗎”時,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就會繼續剛才的動作,直到得到肯定的回答為止。
你應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在他喜歡說悄悄話的敏感期,主動配合孩子,和他一起體會語言的神秘感。
耐心傾聽孩子的悄悄話
當孩子和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也許你正在看電視、看書或者在工作。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當他很神秘地趴在我們耳邊嘀咕什么的時候,你要及時做出傾聽的表情和姿勢,還可以適當地表現出一種神秘感。
當孩子詢問是否聽見的時候,你可以笑著點點頭,表示聽到了。如果沒有聽到,你可以鼓勵孩子大點兒聲再說一次。
憑情景揣測孩子的意思
3歲的女孩和媽媽在樓下散步,迎面走來一位漂亮的阿姨和媽媽打招呼。媽媽讓女孩跟阿姨打招呼,女孩沖阿姨笑了笑,然后不好意思地撲到了媽媽的懷里。
阿姨走后,女孩趴在媽媽耳邊說了些什么。媽媽沒聽見,要求女孩再說一次。女孩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說了一遍。媽媽這才發現,女孩只是動動嘴唇,并沒有說出什么。
媽媽想了一下,隨即趴到女孩耳邊說:“你很喜歡剛才那位阿姨,對嗎?”女孩笑著又撲到了媽媽的懷里。
有時,孩子說悄悄話只是動動嘴巴,卻沒有真正發出聲音,就像這個小女孩一樣。這時,可以憑借當時的情景猜測孩子的意思,當你猜中孩子的心思之后,孩子會獲得滿足感,跟你的關系會更為親密。
利用悄悄話引導孩子想象、表達
一天,4歲的兒子又和往常一樣趴在媽媽耳邊說悄悄話,然后問:“媽媽,聽到了嗎?”媽媽說:“我聽到了,你是不是說你很愛媽媽?”兒子先是一愣,隨后很興奮地說:“是呀!”
這時,媽媽趴到兒子耳邊說:“寶貝,媽媽也很愛你!”聽到媽媽這樣說,兒子更興奮了,他又趴在媽媽耳邊說:“我還很愛爸爸、爺爺、奶奶、老師、姑姑……”這次,兒子的悄悄話說了好一會兒。
就這樣,兒子更喜歡說悄悄話了,他總是興奮地和媽媽說很多悄悄話,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當孩子進入愛說悄悄話的語言敏感期后,可以借機引導孩子多進行想象和表達。這樣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能讓孩子發揮想象力,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