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媽媽不吼不叫讀懂兒童敏感期
- 魯鵬程
- 1289字
- 2020-04-14 14:18:11
5.喜歡模仿一個詞,或一應一答,不斷地重復
——這不是孩子淘氣,不要阻止他,要引導他模仿更優美、更精確的語言
星期五的晚上,一歲半的女兒正在客廳玩耍,媽媽在電腦前加班。突然,女兒大喊:“媽媽!”媽媽聽到后,“哎”了一聲,然后馬上跑到女兒身邊,看到女兒好端端地坐在地板上,問道:“寶貝,怎么了?”女兒什么也沒說,只是看著媽媽傻傻地笑。
看到女兒沒什么事,媽媽又回去工作。幾分鐘后,女兒再次大喊:“媽媽!”媽媽趕緊答應——“哎”,又來到女兒身邊,問女兒有什么事,女兒還是像剛才一樣對著媽媽憨笑。媽媽又回到了電腦前……
這樣反復幾次,媽媽開始納悶:女兒這是怎么了?為什么總是大喊“媽媽”,又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呢?
不少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她們發現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突然喜歡重復某些詞語,尤其喜歡重復“爸爸”“媽媽”這樣的詞。這是因為,孩子發現當自己喊“爸爸”或“媽媽”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哎”的聲音回應。在得到回應后,他就會感到一種喜悅,所以,他就不斷地喊“爸爸”或“媽媽”,從而不斷地感受這種喜悅。
所以說,這并不是孩子故意淘氣,而是他在語言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別因孩子老喊“媽媽”而生氣
前面已經提到,孩子之所以喜歡喊“媽媽”是為了尋找一應一答的樂趣。他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發現了這件有趣的事,并且玩得樂此不疲。此時,孩子正處于興奮和敏感的狀態中,當他這樣重復喊你的時候,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孩子已經進入了語言敏感期。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不要生氣,更不能用所謂的“教育”方法去阻止孩子的重復行為,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玩這種一應一答的游戲。
不要以忙為理由拒絕回應孩子
有的媽媽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和孩子玩這種無聊的應答游戲,于是告訴孩子:“我很忙,沒事不要喊我!”這時候,孩子一定會很失望,而且因此不愿意繼續重復原本感興趣的詞語,這樣會導致孩子對語言的興趣降低,無形中阻礙了他語言能力的發展。所以,不要以忙為理由拒絕回應孩子,不要輕易錯過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而是要把握時機,正確引導,為他將來的語言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改變自己,引導孩子模仿優美的語言
有時,孩子模仿的語言并不優美,這時媽媽應該反省自己的語言習慣,盡量用好的語言習慣去影響孩子。當發現孩子不斷重復不優美的詞語時,也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模仿,而是應該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多給孩子讀一些優美的句子,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改掉不良的語言習慣。
一位媽媽發現自己的兒子最近總喜歡重復幾個詞語——“真淘氣”“不聽話”。于是,媽媽問兒子:“你為什么總說這幾個詞呢?”兒子不假思索地說:“你說的!”媽媽這才意識到自己平時經常說兒子“真淘氣”“不聽話”。
媽媽心想,原來這些不優美的語言都出于自己口中。于是,她開始注意,并多說一些積極的詞語,像“寶貝乖”“真聽話”“好孩子”等。果然,沒幾天兒子口中的話也換成了這些積極的詞語。
孩子在模仿我們說話的時候,會受到我們語言習慣的影響。他暫時還不能區分某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是好是壞,但模仿多了就會逐漸形成語言習慣。所以,在孩子喜歡重復詞語的時期,媽媽應盡量在孩子耳邊說一些優美、積極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