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味中國
- 范命輝
- 1137字
- 2020-04-09 22:15:11
咸鵝燉獅子頭
揚州美,揚州人文雅講究,一個肉丸子叫作獅子頭,多有詩意。
小時候讀唐朝詩人李白絕句《送孟浩然之廣陵》,就對揚州記憶深刻:“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覺得三月的揚州一定很美。后來讀到南朝殷蕓的詩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覺得揚州好玩。再讀到唐代徐凝《憶揚州》中的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就期盼去揚州。
在餐飲業混,自然知道揚州菜位列中國四大名菜,一直想去吃揚州菜,吃正宗的獅子頭。多次出差吃過上海揚州飯店的四喜丸子,也吃過北京張生記的獅子頭,可沒在揚州品過,總有點遺撼。
2009年10月第19屆中國廚師節在揚州舉行。當時火宮殿副總經理譚飛在這次節會上獲得中華金廚獎,我們公司組團去參會,領獎。我們一行,從蘇州到揚州,再從南京返回,對淮揚菜作了一個初步了解,菜品的精致、清爽、大氣一一留存在我的味覺與視覺的記憶里。
吳門人家的“莼菜銀魚湯”,鮮美、清香、滑嫩,純凈的青湯中懸浮著綠白相間的莼菜和銀魚,宛如兩色銀魚懸游,鮮活如春。中華老字號得月樓的“鲃肺湯”,鮮美無比;“水煮蘇鱔”,先炸后煮,有一種酥香之辣;“蟹黃蝦仁”,金燦油亮,一盤熘出來的美味。淮揚人家的揚州大花碗,鄉土又不失大氣。富春茶社的一頓排隊早餐,各色包點套茶,讓人感受了揚州的休閑滋味與樂趣。滿福樓的“鹽水蝦”,紅嫩甜鮮;“水煮河豚”,湯鮮肉嫩。“長壽菜豆”,清爽、精致,色澤鮮美誘人;“揚州煮干絲”絲白錦軟,湯汁濃厚,味鮮可口;“揚州獅子頭”,滑嫩鮮香味濃……金盤玉膾,佳饌俱陳。
在揚州,獅子頭自然是我要重點品味的菜。揚州人為什么要把肉丸子做得那么大?因為那是大富的底色。說起來,揚州菜興于鹽商家宴。清雋和潤而不重濃艷,雅麗和諧而不流凡俗,精雕細刻而自然渾成,韻味悠長。《清稗類鈔》上說:“蘇人以講究飲食聞于時,凡中流以上之人家,正餐小食無不力求精美。”
獅子頭有三種烹調方法,清蒸、清燉、紅燒。清燉蟹粉獅子頭、清蒸蟹粉獅子頭、河蚌燒獅子頭、青菜燒獅子頭等,各有特色,風味獨具。普通的豬肉一塊,能做出這樣的美味,讓我驚奇不已。
一一嘗過,我更喜歡“咸鵝燉獅子頭”。
七分瘦三分肥的細嫩豬肉去掉筋,先切成碎丁,后稍剁,越碎越好。再用蔥汁、姜汁、鹽調味,還可加入切碎的海參、荸薺等。然后將調好味的碎肉,捏成四個大小均勻的大肉丸子,再把調好的芡粉抹在兩個手掌上,依次捏搓四個肉丸,把芡裹在肉丸表層,緊丸定型,再下熱油鍋,炸至丸子表面緊繃微黃出鍋,加幾塊咸鵝,配清湯,再上大火燉一小時。
咸鵝經歲月發酵的咸鮮與大斬肉的清鮮,在持續的高溫中一交融,肥而不膩,鮮味更濃,清而不淡,嫩如豆腐,入口即化。用湯匙舀一匙吞下,頓覺“卻將一臠配兩蟹,世間真有揚州鶴。”快活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