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知人(14)
- 藝林散葉
- 鄭逸梅
- 4954字
- 2020-03-18 17:10:10
1276 齊白石有一畫,名為《尋舊》,題有詩云:“海上風清明月夜,杖藜扶夢訪徐熙。”徐熙乃指徐悲鴻而言。
1277 齊白石在泥金扇面上繪白茶花,別有一種風致。徐悲鴻曾得一柄。
1278 齊白石別署情奴。八十一歲時,署名九九翁。
1279 齊白石之寄萍堂橫額,乃王湘綺所書。
1280 某歲夏,舒舍予以粽子饋齊白石,齊即繪粽子,佐以枇杷櫻桃,成一小幅以報舍予。
1281 齊白石師事蕭薌陔,蕭畫像頗有名,齊以自畫李鐵拐像為贄。
1282 齊白石觀《黃癭瓢畫冊》,始知己畫過于形似,無超凡之態。
1283 齊白石喜繪蔬果,其題大白菜頗趣,如云:“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王,獨不尊白菜為菜之王,何也?”
1284 齊白石作畫,未及題識,越季憶起,乃加題云:“畫蟲時節始春天,開冊重題忽半年。從此添油休早睡,人生消受幾燈前?!?
1285 齊白石門上,貼一字條:“晚過九時不開門?!?
1286 齊白石榜于門上之告白,有云:“白石老人心病復作,停止見客,若關作畫刻印,倩由南紙店接辦。”
1287 有人索齊白石繪《燭臺與鼠》,齊一揮而就,題句云:“燭火光明如白晝,不愁人見豈為偷?!?
1288 朱屺瞻酷愛齊白石之刻印,倩齊所刻,約達百方,且揄揚備至。齊感之,為刻“知己有恩”一印,贈之以留念。
1289 齊白石繪《不倒翁》,題詞作諷刺語,絕妙。如云:“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
1290 金鶴望倩齊白石繪紅鶴,而愿為齊作小傳以報之。
1291 于非闇曾從齊白石學刻印。
1292 譚延闿獲齊白石所刻石章,認為太粗獷,磨去之,后齊白石享盛名,乃請之重刻。
1293 齊白石能以小刀刻大印。
1294 齊白石所用印泥,為朱嘯山所特制。
1295 齊白石有一自刻印“客久子孫疏”。
1296 徐悲鴻欽佩齊白石篆刻,因倩白石刻“見賢思齊”印。齊者,齊白石也。
1297 抗戰軍興,日寇于民國三十三年已處日暮途窮之境。齊白石畫蟹,以諷刺語為題,如云:“處處草泥鄉,行到何方好。去歲見君多,今歲見君少?!?
1298 汪孝文喜搜羅齊白石畫箋,認為精嚴蘊藉,標致高超,裝成一冊,顏之為《醉白集》,囑我作短跋。
1299 齊白石別署三百石富翁,此由金冬心別署百二硯田富翁而因襲之也。
1300 電影名演員顧而已,喜愛齊白石畫,藏數十幅。
1301 齊白石晚居北京西單辟才胡同內跨車胡同十五號。既卒,埋骨北京西郊魏公村之湖南公墓。
1302 徐悲鴻曾為柳翼謀畫扇,作枇杷數顆,渾圓可喜,著一二葉,亦疏落有致,題云:“明年定購香賓票,中得頭標買枇杷?!?
1303 徐悲鴻喜蓄雨花臺石子,彼最愛其中三枚:一渾圓形,黑白紋交互成太極圖;一云中白鶴,翱翔如生;一松鼠偷葡萄,絕肖。
1304 有人欲畫馬,師事徐悲鴻,徐婉謝之,謂:“畫馬必須以馬為師,若以畫馬之我為師,落下乘矣?!?
1305 《李印泉像》,徐悲鴻手繪,參用任伯年之勾勒法,再加西洋畫之暈染,別開生面。
1306 徐悲鴻獲《八十七神仙卷》,齋名為“八十七神仙館”。
1307 程硯秋初露頭角,徐悲鴻繪一仕女扇貽之,畫中人極肖程之扮相。
1308 徐悲鴻自法國歸,攜來西洋紅,色澤絕鮮麗,以貽馬叔平,謂摻入印泥中,可使印泥益紅潤可喜。叔平試為之,鈐印果更增美觀。不料越若干年,再行展視,則黝黑無光,反為玷疵,遠不及我國之純凈朱砂歷久彌美也。
1309 徐悲鴻繪畫,從臨摹吳友如人物入手。
1310 上海中華書局澳門路新廠落成,徐悲鴻畫巨幅奔馬,上題“日進千里”,以表祝賀。
1311 徐悲鴻與喬大壯同執教于中央大學,悲鴻為大壯畫像,時大壯御西服,乃加穿一長衫,負手而立,悲鴻運筆迅速,僅五分鐘勾勒而成,神態畢肖。大壯女無疆來訪,承以畫照見貽,殊堪留念。
1312 貴州都勻所產皮紙,非他處可比,宜于書畫。時呂學端客黔,徐悲鴻托特制二千張,中有水印“悲鴻”二字。
1313 徐悲鴻用印,以唐醉石、簡琴齋、楊仲子、易大廠、齊白石、李茗柯等所刻者為多。
1314 徐悲鴻與中華書局有深厚友誼,書局為彼刊行《悲鴻畫集》若干種。其時沈谷身任書局印制課,與悲鴻接洽頻繁,成為稔友,悲鴻輒作畫貽之。年來悲鴻畫益為世重,谷身以有急需,投向書畫收購處,收購處認為偽品,谷身說明此乃悲鴻親自繪貽者,亦不置信,甚矣鑒賞之非易也。
1315 徐悲鴻與李曼雙,均以畫馬名,徐畫東方風格之馬,李畫西方風格之馬,二人晤見,甚為相得。李畫輒善價而沽,徐勸之,謂:“畫非迫于生計不能賣,愜意者,賣之悔惜于己;不愜意者,賣之貽譏于人?!?
1316 徐悲鴻為某大宦作圖,鈐一印“照得等因之閣”。
1317 徐悲鴻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人詩意圖,疏篁數竿,一嬋娟依撫其間,飄逸幽秀,得無倫比,此圖印入《悲鴻畫集》中。外傳悲鴻畫馬,實則畫馬非悲鴻所長也。
1318 孫傳芳在軍閥時代為風云人物,被一弱女子施劍翹所刺死,為父報仇也。馮玉祥以其孝,且為國除害,請釋之。徐悲鴻以其生于午年、生肖屬馬,繪馬一幅以為贈,今尚存徐悲鴻紀念館中。
1319 畫家徐悲鴻喜食蔥蒜,常勸人多啖,謂可以卻疾。
1320 徐悲鴻之前妻蔣碧薇,作書絕肖悲鴻,能法語,頗倜儻,乃蔣梅笙女。
1321 徐悲鴻掌教南京上庠,有女學生孫多慈,聰穎絕倫,悲鴻目為英才,乃特殊施教,實則師生關系,不涉其他。而悲鴻妻蔣氏疑之,訴諸校長,斥退多慈,因此夫婦肇成惡感,旋即離異。
1322 張善子生于光緒壬午年,大千生于己亥四月初一日,少于善子十七歲。善子性嚴肅,不茍言笑,故大千敬畏之。
1323 張善子名正蘭,張大千名正權,知者甚少。
1324 畫家張善子為天主教徒,其弟大千則為基督教徒。善子于吳中網師園畜一虎,卻倩高僧印光法師為虎誦經受戒,三教合流,萃于一門。
1325 張善子得黔地虎,畜之吳中網師園,王秋湄之妻謂善子曰:“虎若皈依我佛,當永戢野性,遂受戒于報國寺印光法師?!?
1326 張善子擅畫虎,熊松泉擅畫獅,二人合開畫展,即以“張虎熊獅”為號召。
1327 張善子生于民國前二十九年,卒于民國后二十九年,六十歲。
1328 張大千收購自己之早期作品,不愜意者撕毀之。
1329 四川內江縣之張氏,以張大千享名最盛。兄為善子,善畫虎。次麗誠,經營商業于貴陽。再次文修,治岐黃。再次即大千。大千弟君綬,能書畫,早卒。
1330 張大千有一印“昵宴樓”,用以紀念所珍藏之韓熙載《夜宴圖》;又有一閑章“無限離情無窮江水無邊山色”。
1331 張大千在北京,每逢金少山、郝壽臣二大凈角登臺演劇,常往觀之,先至后臺,坐于金或郝開臉之桌旁,細觀用筆之法,蓋二大凈角,大千與之熟稔也。大千謂人曰:“郝壽臣勾臉,極工細,一筆不茍,似仇十洲之界劃畫。金少山則反之,勾臉至神速,大刀闊斧,寥寥數筆,近看極粗,似八大山人之畫。但二人出臺上場,均神采奕奕,無分上下也?!?
1332 宋美齡囑張群訪張大千,倩繪婦女禮服圖樣,大千婉謝之。
1333 張大千畫馬有特長。蓋其兒女親家某任某軍軍長,駐隴西,其人善相馬,為大千談,凡良駒,耳必小而上聳,蹄必細而有勁,等等,大千固習聞之也。
1334 李秋君女畫家五十生辰,張大千親刻一印,仿瓦當“千秋萬歲”四朱文,極超逸,人遂知大千亦擅刻。
1335 張大千得張大風畫,因以“大風”為其齋名。大千在抗戰前所作人物,開相無一非張大風風格。
1336 張大千早年得張颿畫卷,即以“大風堂”為齋名,兄善子偶亦用之??箲鹌陂g,大千以張卷與人易畫,朋輩聞之,乃以“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畫卷歸髯張”為笑謔。
1337 張大千之大風堂,以所藏唐宋名跡炫耀于世,溥心畬舊藏陸機《平復帖》及韓干所繪《照夜白圖》,自詡足以壓倒大風。奈曾幾何時,二跡已易主,王孫早歸道山,而大風堂巍然獨存。
1338 吳湖帆之梁楷《睡猿圖》,或謂乃張大千偽作。大千畫就,置諸庭除,一任日曬雨林,畫幅破損暗舊,然后加工修整之。旁題廖瑩中識語,無古本可對證也。
1339 張大千某歲結伴游黃山,以絕壑多奇境,乃縋下探之,不意見一大蛇,驚而援索以上。
1340 溥心畬曾居北京西山,因以西山逸士自號,時張大千亦寓西山,與溥為比鄰,朝夕過從,遂成莫逆。溥之楷書,神似成親王,為大千所欽服,故大風堂藏畫,頗多溥之題簽。
1341 張大千畫走獸,獨不畫虎,蓋讓其兄善子專美,不敢僭越也。
1342 張大千自詡最擅烹調,尤以煮雞及燉青魚,別饒風味。
1343 江翊云詩:“難忘聽雨蕭蕭夜,出網江魚手自烹。”風調獨絕,蓋謂張大千善烹調也。
1344 張大千二十余歲,即蓄髯,髯長于以髯著名之曾農髯。
1345 謝無量贈張大千句:“莫倚長髯欺俗客,慣攜白帽入春叢。”
1346 張大千作畫忙,謝玉岑為之代撰題句。
1347 張大千畫鐘馗,即以己容為范本。
1348 馮若飛乃莊思緘之女婿,曾撰聯贈張大千:“富可敵國,貧無立錐。”大千用八尺宣紙,以“石門銘體”自書之。
1349 張大千善摹前人之簽名筆跡,如馬麟、唐寅、陳洪綬、八大、石濤、金農,幾可亂真,且以左手寫“子貞何紹基”五字,亦絕肖。
1350 抗戰時,張大千到香港,居簡琴齋家。一日早起,仿琴齋篆隸書數紙,既而琴齋見之,誤為己作,一經說明,為之大笑。某歲,大千在常州,仿錢名山筆法寫聯,亦可亂真。時鄭曼青隨名山讀書,即云:“老師如無暇作書時,可請老八代庖。”名山為之莞爾。大千行八,故云老八也。
1351 張大千論書法,曾謂顏真卿未必盡顏,錢南園卻筆筆是顏。
1352 張大千生平只佩服兩個半畫家:一、吳湖帆;二、溥心畬;半個乃謝稚柳,謂謝之花鳥,直入宋元人堂奧,較山水為勝。
1353 明代李日華畫松,既成,長髯掃污,有題云:“髯翁寫松髯掃墨,翁髯髯松一時黑?!甭剰埓笄б嘤写饲闋?。
1354 張大千畫室,標名較多,按時順序,首先為大風堂,次為遲秋簃、昵燕樓、摩頡山園、環篳庵、摩耶精舍等。摩頡山園在巴西。環篳庵在美國,乃一九七二年自巴西遷至洛杉磯郊區所筑者。
1355 張大千畫冊,刊過多種,陸采薇匯編其詩詞,欲為出版,大千婉謝,謂:“所作僅為消愁解悶計,無補國計民生,請弗貽災梨棗?!?
1356 張大千寓成都樂公祠,有友自青城山獲得一雪鴉,以贈大千。是鳥除尾端稍有黑點外,其余純為白色。大千甚喜,謂“天下烏鴉一般黑,此說不盡然矣”。
1357 張伯駒(叢碧)病入醫院,張大千之文孫將赴美,前往探問,并攝一影,伯駒甚為感動,作詩寄懷大千云:“別后瞬將四十年,滄波急轉換桑田。畫圖??唇胶茫L物空教歲月圓。一病翻知思萬事,余情未可了前緣。還期早息鬩墻夢,莫負人生大自然。”伯駒不久病不起,大千知而傷之。
1358 謝玉岑以書名,唐玉虬之作畫,遂以丹青自遣,張大千一度與之合作。
1359 張大千與謝玉岑交誼殊深,大千之題畫詩,頗多由玉岑為之。玉岑去世,大千致賻五百金,其時為一巨數也。玉岑外舅錢名山,賦詩代謝。
1360 壬戌四月,張大千作《行吟小景圖》,寄贈陳巨來,題詩一首:“卅年不見陳無己,想得新來瘦益奇。清到梅花寒澈骨,尋常猶自愛吟詩。”下署“大千弟爰,摩耶精舍,年八十有四矣,奈何奈何”!
1361 平湖陳渭漁六十六歲壽,張大千為之畫像,像作昂首遐望,下補蒼松。金兆蕃、沈淇泉、高野侯各賦詩一首。越二十年,大千為之重題,并加繪梅花一枝,益饒雅韻。
1362 張大千喜收集八大、石濤、老蓮畫,所刊《大風堂書畫錄》第一集收藏品約二百件,其中八大書畫三十五件,石濤書畫六十件,老蓮書畫二十四件,可見其癖好三家之深。
1363 北京豐澤園,以魚翅著名。一次張大千赴宴,園主仰其畫譽,以魚翅五簋為餉,每簋煮法不同,大千朵頤大快,以六尺宣紙六張拼成巨幅,繪山水為報。
1364 張大千擅畫各種鳥類,人詢鳥名,大千曰:“我在四川青城山見到各色飛禽,多至數百種,均不能舉其名,所以我畫者,只白色鴉,確有是物,其他悉以意為之而已?!?
1365 張大千得一極長之畫幅,懸于樓頭,除去樓板,直垂至樓下,以資觀賞。
1366 張大千晚年居美國,顏其齋為“環蓽盦”。
1367 內江晏濟原,張大千弟子也,集蛺蝶數百種,作為畫本。
1368 錢名山謂:“常州人詩多俗氣,不俗者僅一孫淵如?!?
1369 上?!鞍艘蝗睉鹗卤l,時錢名山在常州,書名頗盛,乃當眾揮毫,所得潤資,悉捐獻為抗戰之需,凡數千金。
1370 錢名山曾改竄岳飛《滿江紅》詞。夏承燾則謂《滿江紅》詞非岳飛作。
1371 錢名山作書,凡不相識者求之,則鈐癸卯進士印,人問其故,曰:“彼等所重者為科甲,非重我之書法也?!?
1372 汪憬吾仰慕錢名山,曾專程赴常州訪之,贈以七律一首,有云:“嘔心文字千秋淚,晞發山阿一代人?!?
1373 錢名山與李梅庵為光緒十九年癸巳舉人同年,與曾農髯為光緒廿九年癸卯進士同年,三人交誼殊厚。然名山卻不以梅庵、農髯書法為然,謂故意屈曲以為古,徒驚世俗,非真書法家也。
1374 鎮江王英冕日記載,錢名山中舉后,數上春闈不售,直至癸卯方得第,然其在甲午、乙未、戊戌三次會試,雖名落孫山,但其試文,卻為宗師所贊譽,而傳誦一時。
1375 李梅庵與錢名山,皆喜作道裝。
1376 錢名山自負極高,抗戰時居滬,訪之者甚多,十九不能垂青。有句云:“到來面目多相似,望去花技不覺妍?!?
1377 錢名山曾居滬西復興中路桃源村二十一號,時賀天健、金問源,亦居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