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西周史
  • 楊寬
  • 2173字
  • 2020-03-26 17:16:40

三 西周的年代問題

中國歷史的明確紀年,起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八四一年)。《史記》所載西周諸王,只有文王、武王、周公以及穆王、厲王有在位年數。《帝王世紀》以后所記西周各王年數,并不可信。

(一)武王克商年代

對武王克商的年代,從來有多種不同的推算。《尚書·呂刑》載:“惟呂命,王享國百年。”《晉書·束皙傳》依據《古本竹書紀年》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也。”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說:“謂武王在位十七年,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昭王十九年,至穆王元年,共享國百年。”這是依據《今本竹書紀年》的。《古本竹書紀年》只記昭王十九年“喪六師于漢”,就是“昭王南征而不復”,昭王確是在位十九年。武王、成王、康王的年世,《古本竹書紀年》沒有記載。《古本竹書紀年》曾述及“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周本紀》集解及《通鑒外紀》所引)。查幽王十一年被犬戎所殺,即是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平王于公元前七七〇年即位東遷,據此可推算得武王克商在公元前一〇二七年。陳夢家《西周年代考》即采用此說。在陳以前,雷海宗、丁山和瑞典高本漢都已有這樣的主張。

武王牧野之戰克商,在周文王受命十一年二月五日甲子,《逸周書·世俘解》的記載是明確的。《漢書·律歷志》引《武成》所說:“粵若來三月既死霸,粵五日甲子咸劉商王紂。”“三月”當為“二月”之誤。《國語·周語下》所說:“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漢書·律歷志》解釋說:“庚申,二月朔也,四日癸亥,至牧野夜陳。”《國語》韋昭注:“二月,周二月。四日癸亥,至牧野之日。”這是甲子前夕夜陳。至于文王受命十一年的干支,漢代以來有種種不同的記載和推算。其中較為流行的一說,就是依據《三統歷》推算為公元前一一二二年,這只是一種推測。《國語·周語下》記伶州鳩說:“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荀子·儒效》和《淮南子·兵略訓》都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淮南子·兵略訓》)接著還說:“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天文學家張鈺哲《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的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一九七八年六月《天文學報》十九卷一期),斷定這是公元前一〇五七年到公元前一〇五六年哈雷彗星回歸過近日點的一次記錄。一九八一年九月中荀在太原召開的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四屆年會上,美國倪德衛和班大為所提出的論文,依據“歲在鶉火”推定為牧野之戰在公元前一〇四六到公元前一〇四五年間,與張鈺哲之說相差一個木星周期十二年。《淮南子》彗星出之說不知是否有確實依據,所有這些推算都只是一種推測,不能成為定論。

(二)西周諸王的在位年數

西周先后共有十四個王在位,即武王、周公、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共和(共伯和)、宣王、幽王。據《史記·周本紀》,武王克殷后二年而崩。周公行政七年(即攝政稱王)。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厲王三十四年不聽召公進諫,又三年出奔。共和十四年,宣王立四十六年崩,幽王十一年為犬戎所殺。其中武王在位三年,周公在位七年,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厲王在位三十七年,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幽王在位十一年,是明確的。《古本竹書紀年》所載昭王在位十九年,也是明確的。至于成王、康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的在位年數,不見于先秦文獻,只見于《帝王世紀》以及《文獻通考》、《通鑒外紀》等書,大體相同,僅稍有出入。劉歆《世經》已說:“自昭王以下亡年數”,鄭玄《詩譜序》也說:“夷、厲以上歲數不明,太史公年表自共和始。”《太平御覽》卷八五引《帝王世紀》仍說:“周自恭王至夷王四世年紀不明。”據此可知《帝王世紀》等書所載共王以下的年數,乃出于后人推算而定,并無確切的史料依據。

從來對銅器銘文的斷代研究,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依據金文內容,結合器型、花紋、文字形體的逐漸變化的具體情況,對金文作出斷代的判斷,或者挑選出變化過程中具有階段性的標準器作比較研究而作出判斷。另一種是依據金文中紀年而又有月份、月相和干支的,依據歷法推斷金文的年代。吳其昌《金文歷朔疏證》和日本新城新藏《中國上古金文中的歷日》以及《金文歷日適合表》,所用的就是后一種方法。問題是西周的歷法不能考定,沒有確切資料足以制定西周的歷法,單純地從金文中的紀年而又有月份、月相和干支的記載來作判斷,失誤必多,因此上述兩種著作有很多錯誤。同時器型和花紋的變化很是緩慢,有的還長期沿用。例如著名的班簋,郭沫若定為成王時,陳夢家也有同樣看法,但是于省吾、楊樹達都以為在穆王時,毛班、毛公見于《穆天子傳》。陳夢家反對于、楊之說,認為此器獸面紋“不能晚于成康”,不顧形制花紋“是所不取”。其實,還是于、楊之說為是。我們認為要做好銅器的斷代工作,必須從多方面考慮才是。

目前對西周金文的分期斷代還有些困難,因為厲王以前西周諸王的在位年數缺乏明確的記載,同時學者們對西周諸王在位年數,有不同的判斷。章鴻釗《中國古歷析疑》,仍然采用《文獻通考》上所載西周諸王在位年數。陳夢家《西周年代考》、榮孟源《試談西周紀年》(《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〇年第一輯)、劉啟益《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的在位年數》(《文史》第十三輯)和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歷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對西周諸王在位年數,都有不同的考訂,目前還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參見“厲王以前西周諸王在位年數表”。

厲王以前西周諸王在位年數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扎兰屯市| 威信县| 天柱县| 秦安县| 台安县| 平江县| 化州市| 公安县| 定安县| 色达县| 武隆县| 东安县| 渝北区| 阿拉善盟| 新绛县| 深州市| 衡水市| 延庆县| 西乌珠穆沁旗| 峡江县| 东山县| 固安县| 历史| 比如县| 崇明县| 堆龙德庆县| 从化市| 榆社县| 淮阳县| 成安县| 自贡市| 承德市| 商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张北县| 随州市| 广河县| 汶川县| 满城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