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覺思想
- 貢華南
- 2243字
- 2020-02-19 17:54:27
(四)味覺思想的當代價值
名理(邏輯)與天理都以確定性為特征,不過,名理已經從“所以然”與“所當然”相統一的“天理”退回“分理”。20世紀中國哲學家所討論的名理,從內容到形式都是歐美舶來品。就根源說,此名理(邏輯)乃扎根于古希臘思想傳統。歐幾里得幾何中的“形”與柏拉圖的idea內在貫通,畢達哥拉斯數的哲學與之并行發展。近代解析幾何打通了數與形,數理邏輯打通了數、形、理。20世紀以來,名理(邏輯)與圖像化交融為一,亦可以看作視覺思想的具體體現。因此,道的名理化實質是道的視覺化。事實與價值的區分與分割(也就是所以然與所當然的分裂),這個過程乃是視覺思想發展之必然。其結果是人與物的徹底剝離,純粹視覺性統治的實現。其標志性成果是思想的代數化與幾何化,并以此引導著所有學科數學化,最終是圖像即實在這個簡單的視覺思想真理統治世界。
視覺思想者似乎是中立、旁觀的存在,但中立、旁觀不過是認知意義上自我之暫時懸置。認知與欲望、意志相纏繞、相貫通構成了視覺思想者真實的存在。具體說,就是視覺思想者在價值上貶抑萬物為無形式的質料,把對象塑造為無足憐惜的、無生命、無尊嚴的圖像,即輕飄飄的、無世界性的存在者。相應地,把人奉為萬物之靈長,把自己塑造成冷酷的掠奪者,取萬物以滿足人的欲望。人通過圖像即可輕易地、心安理得地控制世間萬物。尤其讓人擔憂與警惕的是,視覺思想所自覺拉開的人與萬物之間的距離直接轉化為人與世界萬物之間的疏離。真實存在的萬物被視覺思想還原為圖像,而遠離了真實存在的萬物自身。面對失真的萬物,視覺思想者無力也無愿回歸真實的世界。
視覺思想以形式為本質,以圖像為實在。扭轉以視覺性為主導的現代思想,回歸真實的存在,乃當代最迫切的課題。超越以距離性為基本特征的視覺思想,特別是視覺思想造成的世界圖像化、人與世界的疏離化等問題,必然回到以物我親密接觸與相互感應為基本特征的味覺思想。味覺思想首先把人從超然的旁觀者扭轉成感應者,以此消弭物我距離,并松動以圖像(數即形)為實在的世界觀,將圖像還原回物自身。如我們所知,“味”乃物之內在體質所散發者,即一物本身內在固有者。一物有一物之體質,故一物有一物之味。一物之味之所以獨特,乃在于每個物都依據其自性而展開。同時,因其所處世界陽施陰受,剛柔錯綜有異,其與周遭世界眾物交感授受方式與實質亦不同。最終生成的物之體質各成異態,其味自不同。“味”乃物自性之直接涌現。在此意義上,拯救“味”意味著拯救物之內在體質,也就可以說是拯救物自身。一物有一物內在本性所規定的“正味”“本味”,即依其內在本性而不受侵擾地生、長、成熟之體質所涌現之味。簡單說,正味、本味乃是物在其自身世界中孕育、展開、成就之結果。正味、本味的成就因此拒絕人的意志、目的、欲望的夾雜與移易,增益其性壞其味,減損其性亦壞其味
。隨物而動,而不以人擾動物,“節制”乃是守護物“味”、拯救物自身的必要精神準備。
視覺思想的橫行讓人們一直將目光推向遠方,此時此地的人事物往往因太近而視而不見。因此,我們看到,人們總是不安于此時此地,不安于既有的存在。視覺遠方將來成為價值目的,遠方將來才是更高、更快、更強的希望之所在。扭轉視覺思想而至味覺思想,意味著將人們的目光從遠方拉回,此時此地的人事物復魅而皆有“味”——成為自足的價值目的。在味覺思想的主導下,讓當下的每個人事物富有圓滿自足的價值,讓此時的安于此時,此地的安于此地。相應地,與每個人、事、物的交往都能盡味盡興,此時此地的挑水砍柴、灑掃應對、人倫日用之展開都內在完滿自足。
因此,重尋味覺思想,就是在已經祛魅的當代世界重尋有味的人與有味的世界萬物。在這個意義上,味覺思想的開展既是現代思想方法的重建,也是現代人的重建與現代世界的重建。重建能味、愿意去味的人,首先需要重建高尚的價值品味,也就是拒絕把事物當作人的所有物,不再心安理得地控制之,而是尊重每一物,如其所是地欣賞每一物,迎接事物,讓事物由內而外地涌現。為此,需要拒絕效率原則、功利原則、欲望原則對精神生命的主導,而能夠自覺地容納物及其展開的世界。理想的味覺思想者是閑人
。閑人自覺以道在世,在其生命展開過程中自覺出于道而歸于道。打破“合規律性”乃至“合理性”追求,以“合道性”
為精神根基,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既求合人道,亦求合物道。故能自覺從萬物處退隱,不以己加于物,持樸自守;不取物歸于己,讓萬物自然展開,自然成就。物成人以成,天人共閑,則天人共美。
尊重味、色、聲、剛柔之道,自覺拒絕視覺思想之物理化、數理化、名理化對萬物世界性的褫奪,而以剛柔、陰陽、冷暖、仁義等有意味的味覺性范疇與物相與。釋放味覺、觸覺、嗅覺、聽覺,進而釋放視覺,通過味覺思想范疇感知世界,了解萬物。讓人與世界萬物之間自由感應,如此才會用口去嘗,用耳去聽,用眼去看,用身去觸,用心去感。諸官覺成為物我交通之橋梁,而不是人掠奪物、控制物的手段。以此使色聲味共同呈現,使物完整到來,而不僅僅關注其外在之形式;使萬物回到其自己的天地,自由展現自身而不被知識所聚集。
味覺思想首先把人從超然的旁觀者扭轉成感應者,以此消弭物我距離,并松動以圖像(數即形)為實在的世界觀,將圖像還原回物自身。超越以距離性為基本特征的視覺思想,特別是視覺思想造成的世界圖像化、人與世界的疏離化等問題,必然回到以物我親密接觸與相互感應為基本特征的味覺思想。因此,自覺以味覺思想闡釋世界、重塑物我關系,不僅為當代漢語思想之展開提供新的路向,也為世界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