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葉特訓營 高效學習7堂課
- 秋葉
- 1005字
- 2020-02-14 19:57:09
1.5 平臺思維:“跟對人”是最好的卡位

今天互聯網上有很多有影響力的流量平臺,比如微博、微信公號、頭條、抖音和百家號等,不一而足。作為一名高效學習者,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平臺或者多個平臺開始輸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果輸出質量特別高,我們的學習過程就可以帶動我們的圈粉之旅。
我開設的寫作特訓營有很多學霸學員,他們提交的作業質量非常高。有的學員順手就把認真完成的作業發簡書、微信公號、朋友圈或微信群,身邊看到這些作業的朋友,也會加深對作者的印象。
比如我們團隊的手帳達人@有姜姜,是手帳學習愛好者。她堅持在微博上分享手帳圖片,積極參加微博話題活動#100天手帳蛻變#,加入微博美學MCN小組,從而得到了微博平臺的流量扶持,短短3個月時間,微博粉絲數就從不足1000增加到了13萬多。
一個人要快速放大自己的標簽,答案就是選對平臺,借助平臺流量的扶持去放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個找平臺要流量扶持的事情,就是普通人“跟對人”的過程。如果我們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多一點時間精力研究,用自己的學習成果去匹配符合自己特點的平臺進行輸出,加入活躍的圈子,配合平臺活動,就有可能得到平臺的扶持,放大自己的學習效果。

有的學習者看到別人在某個平臺上發展得還不錯,盲目跟風模仿,一下子把各個平臺都開通了,進行學習成果的分發,但他并沒有思考這個平臺是否適合自己的輸出,結果只是看起來很熱鬧。如果一開始沒有在每個平臺上積累足夠的勢能,那么平臺不會給予穩定的曝光率,就分享不到平臺的流量紅利。
很多學習者并沒有意識到,得到平臺流量扶持并不是通過簡單的持續輸出就能解決的。不能看到別人堅持輸出,成功地得到平臺扶持,就把別人的成功簡單地理解為堅持死磕。也不該把輸出的過程簡化成“我只要努力堅持,擊敗那些不如我努力的99%的人,就一定可以達成目標”。
想得到平臺扶持,當然要堅持輸出,但是如果壓根就沒有研究過不同平臺的特點和制度,找到對標模仿的案例,只是一味按自己的理解進行輸出,那輸出的內容就不一定符合平臺的需要,即使堅持得再久,也不會得到平臺的扶持。
平臺思維是延伸一個人的運營能力,而不只是專業能力。很多人只擁有專長,而經營需要系統思維。
很多人所謂的堅持,不過是在不斷發展自己的專長。在早期階段,發展專長,打造標簽,快速卡位都是對的,但是要形成運營能力,就得具有構建系統的能力。
表1-2是我們總結的不同平臺的方向與特點,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一下,自己到底適合哪個平臺。
表1-2 不同平臺的方向與特點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