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學常識(5)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識(世界篇)
- 張振鵬
- 5357字
- 2013-12-24 16:52:25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作品。小說描寫了19世紀上半葉巴黎妓女瑪格麗特的故事。她才華出眾,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卻并沒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風。作為一個受迫害的婦女形象,她雖然贏得了阿爾弗雷德·阿芒的愛情,但她為了挽回一個所謂“體面家庭”的“榮譽”,決然放棄了自己的愛情,使自己成為上流社會的犧牲品。作者通通過對瑪格麗特悲劇命運的描寫歌頌了一個淪落風塵但心地純潔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以及對下層市民的殘酷壓迫,無情地鞭撻了資本主義社會逼良為娼、虛偽狡詐、荒淫無度的罪惡本質,對他們的虛偽和丑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全篇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和悲劇氣氛。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居斯塔夫·福樓拜的作品。小說描述了一位小資產階級婦女愛瑪為了擺脫平庸而追求浪漫和優雅的生活,自甘墮落與人通奸,最終因為負債累累無力償還而身敗名裂,服毒自殺的墮落過程。愛瑪一生的悲劇恰恰是當時整個時代的悲劇,而作者對主人公的細微精致描寫,正是為了尋找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福樓拜對包法利夫人的刻畫,從純真到墮落的前因后果,旨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和精神的無情摧殘,甚至吃人的罪惡本質。
《吝嗇鬼》
《吝嗇鬼》是法國作家莫里哀的喜劇作品,取材于古羅馬喜劇作家普勞圖斯的《一壇黃金》。作品講述了視錢如命的阿爾巴貢為了聚斂錢財,想兒子娶一個很有錢的寡婦,而對于女兒又想讓她嫁給一個不要嫁妝的窮老頭,還打算不花一分錢和年輕漂亮的姑娘結婚,而這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正好是兒子的戀人。就在他準備為女兒訂婚的那天,兒子偷走了他埋起來的一壇黃金,他痛不欲生,最后兒子和女兒以一相戀的情人結婚為條件才肯歸還黃金,阿爾巴貢只能答應。作品生動細致的描寫,夸張的表現手法,使得阿爾巴貢這樣一個吝嗇鬼的形象躍然紙上,從而達到了揭露資產階級對金錢的貪婪本性。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又名《俊友》,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長篇小說。小說描述了農民出身的杜洛伊膽大妄為,冷酷殘忍,憑借漂亮外表,廝混于上流社會貴婦人之中,利用女人機會向上攀爬,使他很快步入上流社會,飛黃騰達,獲得巨額財產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會地位。小說通過塑造這些現代冒險家的典型深度刻畫資產階級政客的丑惡靈魂,揭示出19世紀末法蘭西上流社會的荒淫、空虛、墮落,揭露了政治界、新聞界黑暗的內幕,對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有力的批判。作品對法國當時社會全景的描繪,可以說是19世紀末法國的一幅歷史畫卷。小說在全世界有著十分深廣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無愧為19世紀法國經典小說。
《歐也妮·葛朗臺》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著名現實批判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是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中“最出色的畫稿之一”。小說描述了箍桶匠老葛朗臺依靠投機倒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而成為當地最大的富翁,但卻貪財吝嗇,看到兄弟因破產而自殺不去救,折磨死妻子,逼走侄子,斷送自己女兒的青春。最后,他雙眼緊盯著黃金而死去。小說通過對老葛朗臺視錢如命、兇狠殘忍又慳吝的形象,揭露了資本家的無窮貪欲、冷酷無情、資產階級的罪惡發家史和由拜金主義帶來的社會丑惡和人性淪喪。小說筆觸細膩、會聲會色,把心理分析、細節刻畫、人物塑造等融為一體,使得作品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高老頭》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作品之一。小說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描述了兩個故事:退休面條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青年人拉斯蒂涅仍然保持著正義與道德。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的故事。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的鮮明對比,作者描繪了巴黎社會極端丑陋的生活畫面,揭露了資本主義世界骯臟的金錢關系和在金錢支配下道德的淪喪,揭示了貴族階級必然走向滅亡的必然性,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征。
《偽君子》
《偽君子》是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的作品。小說描述了偽裝圣潔的教會騙子達爾丟夫混進商人奧爾貢家,圖謀勾引其妻子進而奪取其家財,但是最后被奧爾貢發現,達爾丟夫真相敗露,鋃鐺入獄。作品通過對達爾丟夫一個偽君子形象的刻畫,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會的虛偽、丑陋和荒淫無恥。而達爾丟夫也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作品語言機智生動、結構嚴謹,對人物性格和矛盾沖突的描寫鮮明突出,手法夸張滑稽,風格潑辣尖利,對世界喜劇藝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大作家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作品。小說講述的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借錢不收利息,這引起了高利貸者夏洛克的妒忌。后來安東尼為了好友薩尼奧和鮑西婭的婚事來向夏洛克借錢,夏洛克趁機報復,立約3個月,如不能按期償還借款,以在安東尼身上割一磅肉為代價。安東尼商船遇險,沒能按期償還,夏洛克將其告上法庭,但是律師卻是鮑西婭假扮的,最后夏洛克敗訴。作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揭露了資產階級貪婪的拜金主義思想和視錢如命的殘酷本性,熱情贊揚了新興資產階級重義輕利的人文主義思想主義道德。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作者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該作品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作品之一。劇本寫于1601年,分為五幕。內容取材于12世紀的一部丹麥歷史,講述了哈姆雷特的父王遭人暗害,母親改嫁皇叔,愛情、友誼都將破滅。哈姆雷特自覺責任重大,背負重整乾坤的重任。但是最后卻落入新王圈套,最后在一次決斗中與新王同歸于盡。主人公哈姆雷特接觸到人文主義,是一個人文主義典型形象,他宣揚平等,崇尚理性,表現出人文主義的先進思想,但是他又表示出新興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作品真實地再現了英國人文主義思想和封建勢力以及新興的資產階級同封建階級的生死搏斗。
《雙城記》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雙城”指的是法國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倫敦。小說通過講述了醫生梅尼特、貴族后代代爾那以及革命者得伐石等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真實地再現了英國個法國兩個帝都社會的生活全景。小說對18世紀的法國殘暴的封建貴族和英國昏庸的司法機構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對法國巴黎人民起義時無情的懲治壓迫者者的狂歡場面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繪,宣揚了資產階級的博愛和寬恕的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國作家喬叟的短篇小說集,描述了一群朝圣者再去托馬斯·貝克特墓地的路上,在薩瑟克區的一個小旅店相遇,大家為獲得免費的晚餐,而用講各種各樣的故事來打發時間。《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創作特點是突出的人物現實主義色彩。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他們的善與惡與當時的時代是緊密相連的。
《名利場》
《名利場》是英國小說家薩克雷的長篇小說。作品取材于19世紀熱鬧的英國中上層社會。小說描述了主人公聰明伶俐的漂亮姑娘夏普不堪忍受貧窮的日子,一心要擺脫困境,掌握自己的命運。于是,她便不擇手段的諂媚奉承、走小道兒鉆后門,攀上高枝。另一個是她的同窗好友,富商的女兒塞德利,卻懦弱溫柔,任憑命運的撥弄。兩個人的命運此起彼伏,充滿波折,構成一個引人關懷又動人情感的故事。通過對兩個人的細微刻畫,穿插的人物形形色色,都神情畢肖,揭露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中上層各種各樣的人物腐朽思想和虛偽主義。
《唐璜》
《唐璜》是英國詩人拜倫沒有完成的作品,但卻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小說中的主人公唐璜取材于西班牙中世紀民間傳說的一個人物。他是一個以男人的本性魅力,去征服一個又一個一個腐敗的貴族女性青年。因為愛情事件,被迫逃離了西班牙,在君士坦丁堡當做奴隸被賣掉,從這里逃走后,參加了俄國1790年的一場戰役,被女皇加封,出使英國。通過主人公唐璜的經歷,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敗、黑暗與殘暴,真實地再現了19世紀初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歐洲社會政治的全貌。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小說生動地刻畫了伊麗莎白·貝內特的倔強和聰明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得出,作者這樣對主人公的細膩描寫也是作者比較喜歡的人物形象。而作品名稱中的“傲慢”代表了高傲、具有浪漫紳士風度飛達西,“偏見”則代表了伊麗莎白·貝內特。兩人的鮮明對比使得小說呈現出獨有的精彩。可以說《傲慢與偏見》代表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創作才能。
《簡·愛》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簡·愛的成長歷程,自幼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媽家,卻讓她小小年紀就承受了不應該承受的委屈和痛苦。長大后,她做了桑菲爾德貴族莊園的家庭教師,她純真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主人的尊敬和愛戀,但命運確實殘忍,她為這段婚姻付出了巨大代價,但她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與追求。小說以一個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甘受辱、敢于抗爭的女性形象。《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真實情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它像一杯水一樣凈化著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
《艱難時世》
《艱難時世》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作品。小說描述了焦煤鎮的巨富龐貝德對小鎮百姓的禁錮、奴役和殘酷的壓榨以及百姓所進行的反抗斗爭,還有小鎮的精神統治者國會議員葛雷梗進行的所謂“事實教育”在事實面前卻徹底的失敗。作者的“仁愛”思想使得在小說創作中描寫工人反抗斗爭的同時,又把倫敦來的工會活動家當做工人反抗的煽動者,而作者對老工人斯蒂芬的刻畫則是試圖感化統治者和給窮人做“指路明星”。小說《艱難時世》被稱為是文學史上全面而又直接描述勞工矛盾的奠基著作,也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
《匹克威克外傳》
《匹克威克外傳》是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作品。小說描述的是老紳士匹克威克帶領年邁多情的特普曼、附庸風雅的史拿格拉斯和紙上談兵的文克爾走出倫敦,到英國各地漫游。小說不僅精彩描述了一行出游途中許多精彩滑稽的故事,而且以喜劇的形式對當時的法庭、監獄、法官、律師、選舉等作了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嘲諷。《匹克威克外傳》是一部流浪漢小說體裁的作品,表現出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個性,還通過精彩的故事以及喜劇性的創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而對田園生活的細微描寫也帶有理想的浪漫主義色彩。這一切都反映出作者心目中所向往的古老美好的英格蘭世界,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制度弊端的諷刺和譴責。
《牛虻》
《牛虻》是愛爾蘭作家伏尼契的作品。小說描述了意大利人民在反抗奧地利入侵以及統一祖國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斗爭故事。小說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牛虻,主人公具有突出的有點,同樣具有突出的缺點。小說自始至終都以主人公牛虻的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不可調和的仇恨,以及他那堅貞的愛情為主線。半個世紀后,作品發揮了巨大影響力,主人公牛虻的強烈的英雄主義精神,一直感染和激勵著很多人。
《飄》
《飄》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創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美國南美戰爭題材的小說。小說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大背景下展開,描述了女主人公斯佳麗和艾希禮以及走私商瑞德之叫之間復雜而曲折的感情糾葛,間接地描寫了斯佳麗在戰后重整莊園,聚斂財富和尋找理想戀人的故事。作者站在農奴主的立場上反映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對南方的往昔感到惋惜,對戰后的重建運動感到失望。書中的愛情故事曲折動人,浪漫色彩和殘酷的戰爭相互襯托,因而顯得更加美麗。作者將斯佳麗塑造成了一個不屈不撓、堅強、對生活永不絕望的女性形象,她代表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形象,體現了具有開拓意識的現代人精神。
《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是古代印度兩大史書之一,全書是詩體,用梵文寫成,意思是羅摩傳,印度文學稱它為是“最初的詩”。該書大約成書于公元前3至公元2世紀之間。全書共7篇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國篇》《美妙篇》《戰斗篇》和《后篇》。主要內容是羅摩被流放14年,妻子悉多在森林中被魔王劫走,后幸得猴王的幫助得以使夫妻團聚。羅摩登基恢復帝位,出現太平盛世。該史詩以羅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表現了印度古代宮廷和列國之間的斗爭;故事中的神話傳說和小故事及自然景色、戰斗場面的細致描繪,使得史詩篇幅宏偉壯大。《羅摩衍那》風格雖然樸素無華,簡明流暢,但已經呈現出精雕細鏤的傾向,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很大。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爾的著名詩集。作品不但反對印度的傳統的“出世”哲學,主張“入世”的人生哲學,還表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和人到主義精神。作品全篇充滿著萬物化一、神人同在的泛神理論思想,追求善、美以及人和神的相互和諧。詩集雖然披著宗教外衣,但表現出來的確實出世、民主、愛國主義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
《戈丹》
《戈丹》是印度普列姆昌德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自耕農何利為了實現買一頭奶牛的夢想,好容易賒款買了一頭,卻不料引起弟弟的妒忌并將牛毒死,而這時,高利貸、警察和宗教祭祀卻一起對他進行敲詐。為了不被開除教籍,他只能接受處罰,慢慢地由自耕農變成了半自耕農,最后變成雇工,后來不得已出賣了小女兒。盡管如此,但何利仍然想買一頭奶牛,他拼命勞作,最后中暑而死。因小說揭露了農村尖銳的階級斗爭,所以被譽為印度農村的第一部史詩。小說在藝術形式上對農村的生活面貌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對人物的塑造以及情節的編排,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品,對后世文學也有較大影響。
《泰戈爾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