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9章 文科理科

對于代注恒來說,龍高的一切都充滿了驚訝和難以預料,文化藝術體育周活動和其他學校所謂的運動會或者文化周活動差異很大,負重跑任務也是與眾不同,家長會當然也不可能和其他學校一樣。

不一樣的龍高,不一樣的代注恒,學校獨一無二的奇特,人也是萬里無一的不同,注定的一種緣分。

總的來說,代注恒覺得龍高的家長會非常務實,內容非常豐富,是為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召開的家長會,不是一種形式和過場,也不是單方面確定責任和擔當的會議,而是校、家、班三方共同交流共同努力分擔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并積極落實的會議,而且學生全程參與,能夠以主人公身份親自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所有情況。

到龍高第二年,代注恒擔任了高一七班的班主任,這是經過了實習一年班主任工作后經過測評通過得到的機會。

其他學校,一般是教師愿意做班主任,提出申請幾乎沒有特殊情況就能夠成為班主任,學校并沒有對教師擔任班主任有特殊的資格要求。龍高不一樣,不是每個教師都可以隨隨便便的就獲得班主任資格的,測評不過的教師需要再實習一年,才有資格再次測評,直到測評通過才可以獲得擔任班主任的機會。

2004年9月開學,處于快速發(fā)展期的龍高已經將高一年級擴招到10個班,其中6個理科班,4個文科班。

至于文理科班級的班額為什么是6比4,而不是按照當時高考比例的8比2,或者當時金竹市、鳳林縣的名牌重點示范學校常用的比例10比2或者9比2,學校的解釋是,目前學校招收到優(yōu)秀的理科學生還比較困難,與同縣同市的其他名牌學校存在著嚴重競爭,相比較而言,由于金竹市和風林縣不少的國重、省重都還不怎么重視文科,所以在優(yōu)質文科生的招收上競爭還遠不如理科激烈。

正是考慮到招生的實際,龍高沒有按照7比3或者8比2的比例來組建高一年級的文理科班級。

21世紀之初,省內的高考,理科生考上大學的比例大約為75%到80%,文科生的比重只有20%到25%,理科生考上大學的幾率更大。尤其是對于一些名牌學校來說,他們的理科升學比例總是高于文科升學比例。

受到一些社會不正確思想或者就業(yè)難易度的影響,100名按照中考成績來排名的學生中,大約前50名當中會有超過40名學生選擇理科,從51名到70名的20名學生中會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選擇文科,從71名到80名這階段的學生中會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選擇文科,而最后20名學生中又會有超過十五名左右的學生選擇理科。

說簡單點,就是當時社會上最好的一批學生絕大多數選擇理科,瞧不起文科,認為文科是那些學不懂理科的學生才會去選擇。相對來說,在中下成績這個階段,選擇文科的比例相對較高,就是那些理科學不會,文科勉強能行的一群學生。最后階段,下下成績的學生無論文科理科都學不好學不懂,那就更多的選擇理科,畢竟理科招生人數多,也許可以混到機會。

龍高的文科班和理科班的設置,其實就是利用了當時絕大多數重點學校不太在乎文科,可以相對容易一些的招收到一批中等成績或者中下成績的學生來學校報名的契機,謀求突破。

說具體點就是,龍高的文科班多一些,可以招收到的中考420分到480分階段的學生就會多一些,如果理科班多一些,在和市里縣里的名牌學校的競爭中,很可能爭不到中考400分以上的理科生,只能更多的去招手基礎在400分以下的理科生。

代注恒在當年讀高中選擇文科理科的時候,就曾經和父親關于如何選擇文理科進行過深入的交流。

“理科更容易考上大學,更容易找工作,社會上多數工作對口的專業(yè)都是理科專業(yè),我和你媽還是建議你選擇理科。而且你也不是理科讀不走,你初中時候的數理化都是參加過全國競賽的,在學校的初試中你都是學校的佼佼者從而參加了復賽,而且你化學得了省一等獎,物理獲得了省二等獎,數學也得到了市一等獎。我們覺得從長遠的發(fā)展來看和從你本人的學習成績來看,都覺得你應該選擇理科才是正確選擇。”爸爸代愈修語重心長的說。

“從長遠來看,中國重理輕文的現狀會發(fā)生改變的,理科重邏輯,文科重形象,理科理物,文科理人,各有優(yōu)勢和缺失,但社會管理不同于物質管理,國家領導人由理科人才來擔任的歷史一定會改變的。”代注恒并不認同父親對文理科選擇的態(tài)度。

“世界各國,除了特別落后的國家具有偶然性以外,多數民主國家的國家LDR都是文科出身,而智囊團參謀者則有很多理科人才。我們國家當前的由理科主政,文科輔助的歷史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存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fā)展,這種局面肯定不會長久,必然會發(fā)生轉變。”代注恒有著自己的研究和分析。

“我國的一代和二代LDR中不乏文科人才,是他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很多理科人才輔助他們。三代四代LDR則幾乎都是理科生,主要是因為科技落后,經濟落后,在實踐操作層面理科干才能夠開拓局面,但到了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文科人才才是治國理政的合適人選。到時候,指明社會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方式的LDZ一定是出身文科的人才。我不歧視理科,也不偏愛文科,但我決定了,選擇文科,因為文科才是真正研究人研究社會的學問,理科只是研究物的學問。”

爸爸沉吟了一陣,“你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你有沒有考慮過你以后的工作和出路?你不能只是一廂情愿的去做選擇。當然,我和你媽支持你的選擇,但成熟的人做選擇的時候都不會一廂情愿、從理想出發(fā),而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fā)。”

“我理解爸爸和媽媽的想法,也曾經深思熟慮,我不會隨隨便便的做選擇,但到我下定決心,就做好了一切準備,不管前途等待我的是盛開鮮花、還是滿地荊棘,我都會堅定而勇敢的走下去。”代注恒堅定而沉穩(wěn)的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好吧,也許你是對的,爸爸和媽媽也是學文科的,但我們吃了太多苦,不希望你也吃這些苦,少點思想,多點動手能力也許能更快樂的過一生,如果你這樣說,我們沒意見了。希望你的看法是準確的,是真實可靠的,既然選擇,就要面對,就要堅持。”爸爸看出了代注恒的堅定決心,并且覺得代注恒的想法很新鮮很有見地。

代愈修知道這個兒子在小事上也許可以由父母安排,在重大問題上是非常有主見也非常固執(zhí)的。鄧益蓉交代的勸說任務失敗,接下來將是自己如何去勸說她相信自己兒子的選擇。在代注恒出生的時候,父母就分工明確,鄧益蓉負責代注恒的小學階段的學習和成長,代愈修負責代注恒的中學階段的學習和思想。所以鄧益蓉在代注恒進入中學之后,基本上都不會親自來和代注恒談學習談理想談思想,只能通過代愈修來表達父母的意見和建議。

龍高高一年級的文科班和理科班都沒有單獨組建重點班、火箭班等差異模式,而是完全采取平行的處理方式,讓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能相對平等的競爭。

代注恒終于從實習班主任成長為真正的班主任,不再跟著指導班主任去管理“別人的班級”,為此,代愈修還專門拿了幾本相關的書籍給代注恒研讀,并進行了多次的交流的討論。以代愈修從教20來年的歷史,并擔任了十多年班主任的經驗來說,父親本身就是代注恒的“領路人”。

高一七班是進校就分配為文科傾向班的班級,雖然高一下期期末考試之后還有一次校內的分科分班考試,但既然是文科傾向班,所以文科的課程都安排的更多,除非你自學,否則經過一年之后,這個班的學生整體文科水平是會高于理科水平的。到了分班考試,由于受到學習成績、思維方式等影響,這種傾向班的學生確實會只有少數個別同學才會選擇去報理科班。

按照經驗來看,一個理科傾向班也許最多會流失10個左右的學生到文科,而一個文科傾向班最多會流失5、6個同學去理科,換句話說,因為接受了高一一年的文科數學的學習,如果再選擇理科去就讀,好些學生數學會跟不上。

理科傾向班的學生選擇文科則更有可能是因為理化生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希望換到文科班去搏一個大學文憑。文理科學科的特點和差異性就決定了理科的差生學習文科也不見得會多差,而文科的差生去學理科則更不容易。

這也可能就是理科地位要高于文科的眾多原因中的一個很現實的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灵川县| 巴林左旗| 巴东县| 屏山县| 兴海县| 托克逊县| 南和县| 库尔勒市| 米泉市| 琼海市| 秭归县| 竹溪县| 宝山区| 龙海市| 玉树县| 潮安县| 晋江市| 定州市| 江城| 大足县| 长治市| 钦州市| 绥滨县| 清河县| 若尔盖县| 鄱阳县| 兴海县| 金湖县| 黄石市| 招远市| 临潭县| 泰州市| 秭归县| 鹤庆县| 五大连池市| 越西县| 哈巴河县| 利辛县| 鄢陵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