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皮膚科醫生才知道:肌膚保養的秘密
- 駱丹主編
- 1556字
- 2020-08-07 15:10:39
第1章 認—識你的皮膚人體最大的器官
要認識你的皮膚,首先對號入座看看你的皮膚可能屬于哪一型。
眾所周知,不同種族、不同個體的皮膚存在很大差異,對皮膚類型的分類方法亦有多種。目前多根據皮膚含水量、皮脂分泌狀況、皮膚pH值以及皮膚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的不同,將皮膚分為五種類型,其中四種是我們熟知的中性、干性、油性、混合性,也就是下面我用這個圓形圖坐標劃分的四個區域,可以看出,第五種敏感性皮膚并沒有被包括其中。然而近年來這類患者卻越來越多,而且發病人群偏于年輕化,在門診見到最多的常常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妙齡少女、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上班族、很多事業有成的公司高管經理或董事長,還有很多那些幾乎不用勞神勞力、風吹日曬的專職家庭女性們……

面部皮膚分型示意圖
1.中性皮膚
也稱普通型皮膚,為理想的皮膚類型。圖上位于左上黃色區域,順著箭頭所指,離中心點越遠,水分增加、皮脂減少。這樣的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為20%左右,pH為4.5~6.5,皮脂分泌量適中,皮膚表面光滑細嫩、不干燥、不油膩、有彈性,對外界刺激適應性較強。如果你很幸運地是這類膚型,那么恭喜你,只要適當細心地呵護,就可以擁有靚麗膚質;當然如果處理不當,如去皮脂過度、皮膚含水量降低,就會導致向干性皮膚發展了。
2.干性皮膚
又稱干燥型皮膚,也就是缺水的那種類型,像一片荒蕪的沙漠,見上圖左下象限,角質層含水量低于10%,pH >6.5,皮脂分泌量少,皮膚干燥、缺少油脂、毛孔不明顯,洗臉后有緊繃感,對外界刺激(如氣候、溫度變化)敏感,易出現皮膚皸裂、脫屑和皺紋老化等表現。干性皮膚既與先天性因素有關,也與經常風吹日曬、使用堿性洗滌劑過多有關。這類皮膚要注意保濕,護理不當特別容易轉向敏感型皮膚。
3.油性皮膚
也稱多脂型皮膚,號稱“大油田”,這類皮膚多脂多油,多見于中青年及肥胖者,且有遺傳因素影響。圖中位于右上象限。油性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為20%左右,pH < 4.5,皮脂分泌旺盛,皮膚外觀油膩發亮、毛孔粗大,易黏附灰塵,膚色往往較深,但彈性好,不易起皺,對外界刺激一般不敏感。油性皮膚多與雄激素分泌旺盛、偏食高脂食物及香濃調味品有關,易患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從長遠觀點看偏油、偏黑的皮膚反倒是不易老化。讀者可以在你的發小聚會上、校友及老同學聚會中感覺到這種皮膚老化的差異性,比如說小時候被眾人嘲笑的“大油田”現在依然保養得很好,看上去比同齡人年輕得多。
4.混合性皮膚
按圖表區域劃分,這型皮膚是干性或油性混合存在的一種皮膚類型。多表現為面中央部位(即前額、鼻部、鼻唇溝及下頦部)呈油性,而雙面頰、雙顳部等表現為中性或干性皮膚。軀干部皮膚和毛發性狀一般與頭面部一致,油性皮膚者毛發亦多油光亮,干性皮膚者毛發亦顯干燥。具有此種類型皮膚本身應該細心打理,特別是對面頰部應以鎖水保濕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每次洗臉時都在面中部和面頰部傾盡全力“打掃衛生”,對鼻頭上的小黑點窮追不舍,以致很快就損傷了皮膚的屏障,并波及整個面部。
5.敏感性皮膚
常見兩種原因,一種是本身是過敏體質者,有遺傳過敏背景,這樣的人整體皮膚易發生過敏,甚至還伴有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第二種就是人為造成的皮膚損傷,特別是潔面過度者,總以為自己的面部整天暴露于自然環境和接觸多種護膚品,不徹底洗干凈怎么得了?于是乎,強力洗面奶、磨砂膏、去死皮潔面膏,甚至類似于電動牙刷的洗臉神器紛紛成了洗干凈臉的“有力武器”,其結果不言而喻了:破壞了屏障后的皮膚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極強,對外界風吹日曬、室內溫度變化,以及原來可以使用的溫和化妝品等均較敏感,面部也極易有燙手感,皮膚既紅又薄又亮、伴有刺痛灼熱和瘙癢等表現。
以下我們將通過細致的科普知識介紹,告訴你這些相關的內容……
快來對號入座,看你屬于哪一型?
5種皮膚類型:
·中性皮膚
·干性皮膚
·油性皮膚
·混合性皮膚
·敏感性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