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藥物涂層球囊治療支架內再狹窄1例

【病史資料】

患者男性,67歲。主因“間斷胸痛、氣短16年,加重2個月”于2015年9月來我院就診。

現病史:

患者16年前飲酒后出現胸痛、氣短,伴有大汗,休息30min未緩解,就診于當地縣醫院,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藥物治療20天后轉上級醫院行PCI治療。5年前患者活動后又出現上述癥狀,休息或含服硝酸異山梨酯片可緩解,在另一省級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支架內再狹窄,遂行球囊擴張術,術后癥狀好轉,堅持服藥。1年前癥狀再次出現,2個月前癥狀加重,步行100米即出現胸痛、氣短癥狀,休息30min方可緩解。

既往史:

糖尿病4年,規律服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尚可(空腹5.0mmol/L,餐后2h 7mmol/L左右)。高脂血癥3年,服用辛伐他汀。

個人史:

吸煙30年,40支/日,戒煙16年。飲酒20年,250g/d,戒酒16年。

體格檢查:

體溫36.5℃,脈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47/85mmHg。頭頸部、心肺腹部、四肢及神經系統查體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心肌酶、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未見異常。總膽固醇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97mmol/L,甘油三酯3.49mmol/L。

(2)心臟超聲:

左心擴大,左室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LVEF 45.03%。

(3)心電圖:

竇性心律,V1~V3導聯QS型,V1~V4導聯ST段抬高,異常心電圖。

初步診斷: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陳舊性前壁心肌梗死,PCI術后;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

診斷依據:

根據患者病史、癥狀、心電圖,以及當地檢查治療情況、本次住院檢查和化驗結果。患者男性,有吸煙、飲酒史,有糖尿病病史,有心肌梗死病史,有PCI及支架再狹窄史,本次住院血脂未達標等,患者為冠心病高危人群。

給藥情況:

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培哚普利、單硝酸異山梨酯、阿托伐他汀、尼可地爾、曲美他嗪、泮托拉唑腸溶片。

【冠脈造影】

入院第3天行造影示:

冠狀動脈右優勢型。左主干開口可見斑塊。前降支中段可見支架影,支架近端及支架內狹窄90%,遠段血管纖細,血流TIMI 2級。回旋支可見斑塊,未見明顯狹窄。右冠脈中段80%局限性狹窄,遠段后分叉前及后分叉開口70%狹窄(圖4-1)。

圖4-1 入院第3天冠脈造影

【手術過程】

入院第3天手術過程:

EBU 3.5指引導管至左冠脈開口,NS導絲通過前降支再狹窄病變,先后應用1.5mm×15mm、2.0mm×20mm MINI TREK球囊對病變處(10~20)atm×(10~30)s預擴張后,2.75mm×12mm NC Sprinter球囊10atm擴張后,由遠至近2.0mm×20mm、2.75mm×20mm SeQuent藥物涂層球囊8atm×60s擴張(圖4-2)。

圖4-2 入院第3天手術過程

【PCI術后及隨訪】

術后用藥:

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培哚普利、單硝酸異山梨酯、阿托伐他汀、尼可地爾、曲美他嗪、泮托拉唑腸溶片。

2015年12月復查造影示:

左主干開口可見斑塊。前降支支架通暢,無明顯內膜增生,回旋支、右冠脈與前次造影結果比較無明顯變化(圖4-3)。

圖4-3 2015年12月復查造影

病病例總結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療重要性與必要性 患者16年前第一次心肌梗死時未行溶栓、介入治療,失去最大程度減少心肌壞死的時機,以致存在左室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晚期發生心功能下降(LVEF 45%)。

2.冠心病危險因素控制很重要 患者存在多項冠心病高危因素,以致反復出現支架內再狹窄,發生心絞痛,造成心功能下降。

3.藥物涂層球囊有優勢 患者曾出現支架內再狹窄使用普通球囊擴張,但是效果不佳。出現支架內再次狹窄,藥物涂層球囊是針對支架再狹窄新研發的工具,與支架涂層的藥物不一致,對支架內再狹窄有較好的效果。

(楊秀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南澳县| 汉沽区| 承德市| 贵州省| 莆田市| 广德县| 桂阳县| 伊通| 绥滨县| 铁力市| 白城市| 吴旗县| 溧阳市| 逊克县| 柳河县| 木兰县| 柳江县| 贡觉县| 济宁市| 内江市| 长岭县| 万山特区| 汝州市| 昆明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新余市| 清流县| 郧西县| 庆云县| 柘荣县| 南部县| 云龙县| 蓝田县| 深水埗区| 修文县| 陆丰市| 溆浦县| 潼南县| 信阳市|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