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藥物涂層球囊治療支架內(nèi)再狹窄1例

【病史資料】

患者男性,77歲。因“間斷胸痛5年,加重5h”于2016年9月至醫(yī)院就診。

現(xiàn)病史:

患者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胸痛,無氣短、大汗及放射痛,服硝酸甘油30min緩解,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PCI治療并置入3枚支架,后規(guī)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爾等治療。5h前無明顯誘因患者再次出現(xiàn)上述癥狀,伴出汗,含服硝酸甘油無緩解。

既往史:

既往體健。

個人史:

無吸煙、飲酒史。

體格檢查:

體溫36.5℃,脈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42/85mmHg。查體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

cTnI 0.22ng/ml。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凝血常規(guī)、血糖、血脂未見異常。復查心肌酶cTnI 2.25ng/ml,CK 449U/L,CK-MB 56U/L。

(2)心臟超聲:

左心房擴大,左室下后壁基底段運動幅度減低。

(3)心電圖:

竇性心律,Ⅱ、Ⅲ、aVF導聯(lián)ST段略抬高,V2~V5導聯(lián)ST段略壓低。復查心電圖:心房顫動,室性早搏,Ⅱ、Ⅲ、aVF、V7~V9導聯(lián)T波倒置。

初步診斷:

冠心病,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PCI術后,陣發(fā)性心房顫動。

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患者病史、癥狀、心電圖及心肌酶結(jié)果,診斷為冠心病、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PCI術后、陣發(fā)性心房顫動。

【冠脈造影】

造影前用藥: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單硝酸異山梨酯、泮托拉唑腸溶片口服,替羅非班靜滴。

入院第5天行冠脈造影:

冠狀動脈右優(yōu)勢型。左主干未見異常。前降支中段80%局限性狹窄,遠端血管約2 mm。回旋支可見斑塊。右冠脈中遠段可見支架影,中段80%局限性狹窄(圖3-1)。

圖3-1 入院第5天冠脈造影

應對策略:

右冠脈為“罪犯血管”且為支架內(nèi)再狹窄,予以藥物涂層球囊治療。

【手術過程】

手術用藥:

肝素7000U。

入院第5天行介入治療:

JL 3.5指引導管至右冠脈開口,BMW導絲通過再狹窄病變到達遠端,先后應用2.5mm×15mm Sprinter和3.0mm×15mm NC Sprinter球囊對病變處(10~16)atm×(10~30)s預擴張后,3.5mm×26mm SeQuent藥物涂層球囊8atm×60s擴張(圖3-2)。

圖3-2 手術過程

最終結(jié)果:

病變處理部位無殘余狹窄,無造影劑滲出和夾層,TIMI 3級。

【PCI術后及隨訪】

術后用藥:

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辛伐他汀、泮托拉唑腸溶片。

2016年12月造影示:

右冠脈藥物涂層球囊處理部位輕度內(nèi)膜增生,余血管與前次造影結(jié)果比較無明顯變化(圖3-3)。

圖3-3 2016年12月術后隨訪造影

病病例總結(jié)

支架再狹窄目前仍然是支架治療的難題,支架內(nèi)再狹窄的病理基礎最多見的是內(nèi)膜增生,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展,發(fā)現(xiàn)支架內(nèi)也可以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支架內(nèi)斑塊也可以發(fā)生破裂,繼發(fā)血栓形成,引起臨床上惡性事件。本例患者發(fā)生再狹窄機制考慮是斑塊破裂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治療原則是盡快、及早手術,盡可能短時間完成手術。本例患者年齡較大,處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原有心肌梗死、支架置入,入院后無胸痛加重、ST段無抬高,未行急診介入治療。介入治療中未行血管內(nèi)超聲(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觀察支架情況為本例患者不足。

(劉凡 魯靜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会同县| 迁西县| 铁岭县| 海林市| 大悟县| 甘孜县| 轮台县| 游戏| 固始县| 酒泉市| 丰都县| 高要市| 乐安县| 运城市| 梨树县| 根河市| 平度市| 黄石市| 阳泉市| 北海市| 福清市| 东莞市| 九龙城区| 乌鲁木齐市| 宜黄县| 阿勒泰市| 富顺县| 德钦县| 高邑县| 博湖县| 汉源县| 嘉义县| 铜梁县| 桃园市| 耿马| 罗山县| 巨鹿县| 汾阳市| 根河市|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