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繁榮時代
- (美)弗雷德里克·劉易斯·艾倫
- 3271字
- 2020-01-03 15:49:49
4
這一屆政府組建時曾承諾給人民帶來自由和繁榮,但是在接下來依然紛亂的3個月里,人們卻看不到作為政府最高法律長官的帕爾默先生有什么作為。也難怪,正在白宮養病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還是對一切事務都充耳不聞,他唯一關心的還是他的國際聯盟。
其實,帕爾默先生一直在謀劃著,只不過人們一時還看不透罷了。在戰爭期間,國家曾頒布過一條關于控制食品燃料的法令,規定戰時不得對煤礦業的生產有任何限制,這實際是鼓勵生產,為戰爭提供急需物資,當時帕爾默就是嚴格執行了這條法令。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一年了,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要說明的是,當年哈斯廷參議員在宣布這條法令時曾經當眾非常清楚地解釋道:這條法令是勞工部部長威爾遜先生授權他宣布的,而且頒布這條法令并不表明政府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會禁止和平示威或罷工運動。帕爾默先生當時是政府要員,他應當完全清楚這一情況,但現在他對此卻不置可否。(可能的原因無非這么幾種:要么是他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解釋;要么是他根本就沒有在意過這種解釋;要么就是有什么不可告知的情況左右他,總之只有他自己心中清楚了。)在這次煤礦業罷工開始的前一天,印第安納州的聯邦法官嚴令罷工領導人不得有任何擴大罷工行為的舉動,否則將予以嚴懲。司法部長帕爾默嚴格地執行了這條命令并迅速采取了行動,這樣一來,礦工們的罷工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了。第二天雖然仍有大約40萬礦工走出了礦場,但是他們群龍無首,由于聯邦政府的法令,罷工領袖們退縮了。

司法部長米切爾·帕爾默
關于哈斯廷參議員代表政府宣布食品燃料控制法令時對罷工及和平示威作出的不予禁止的保證,公眾可能會毫無所知,但即使是某個報社老板知情,諒他也不敢把真相在報紙上公布,因為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人們普遍對罷工示威這些舉動感到恐懼,他們擔心這是激進分子爆發紅色革命的前奏,政府對罷工活動的種種限制,也正迎合了民眾的求安心理,試想哪家報紙還敢冒這樣的風險與政府唱反調呢?很多媒體就像曾經對卡爾文·柯立芝表示支持一樣,對聯邦政府的命令大加贊賞,如《紐約世界》(New York World)就刊文說:“任何來自‘紅色恐懼’或世界產業工人組織的危險并不可怕,我們相信,美國的普通警察就有足夠的能力對付他們。”帕爾默這個“戰斗的貴格會教徒”受到鼓舞,他繼續發威,擒賊先擒王,對罷工領導人開始了一系列追捕行動。為逃避追捕,罷工領導人乘船取道芬蘭流亡俄國。人們將他們乘坐的“布福德號”輪船戲稱為“蘇維埃方舟”,并為此津津樂道,成為飯后茶余的談資,這時并沒有人關心政府是否有權力將他們(按當年政府對罷工和示威的保證他們應是無罪之人)與家人拆散,使其亡命天涯。老謀深算的帕爾默先生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決定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繼續進行新一輪的搜捕行動。事后證明,他確實創下了美國歷史上行政部門侵犯個人合法權利的新紀錄。
帕爾默的新打算是什么呢?簡單說就是他要利用戰時的《懲治煽動叛亂法案》,與勞工部長聯手出擊。美國在戰爭時期出臺的《懲治煽動叛亂法案》主要內容是:凡是身在國內的外國人,如果被懷疑是無政府主義者或者提倡用暴力推翻政府的,如果與任何被懷疑是無政府主義或提倡用暴力推翻政府的組織發生聯系的,勞工部部長有權將其立即驅逐出境。這個法案在戰爭期間無疑是非常必要的,但現在帕爾默先生仍決定利用這一法案賦予勞工部長的權力,就未免有借刀殺人的嫌疑了。這一時期,他與勞工部長緊密配合,共同對社會主義政黨里的外國成員進行大規模圍捕并將之驅逐出境。他早些時候就派秘密特工混入了社會主義者的組織,充當內線,據說有一個還成了他所在地區的領導人。
一切準備停當后,大規模的搜捕行動開始了。僅1920年新年當天及其后的幾天內,被捕入獄的人數就超過6,000,這之中當然并不全是社會主義者,因為帕爾默先生采取的策略是“廣撒網”。有一天,正當幾十個城市的社會主義者按約定同時在各自總部舉行集會時,被帕爾默先生派出的警察、特工和志愿人員迅速包圍了各個會場。他們不管有沒有集會許可證,也不管是不是社會主義者,將在場的人統統都關進了監獄。為了拿到這些人涉及違法的證據,盡管沒有搜查證,也對他們的人身和集會的各個房間都進行了仔細搜索,凡是認為可疑或是想像中的證據,諸如印刷品、書本、紙張、人員名單、墻上的圖片等,都收集起來。帕爾默除了指揮白天突然襲擊式的圍捕外,還連續幾個晚上闖入不少社會主義者或是嫌疑犯的家中,將他們捕獲。幾千人在監獄里關著,沒有任何讓他們申辯的機會,有不少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的罪名究竟是什么,更不清楚要在監獄里呆多少天。還有更可笑的事情出現了:有一個肯定不是社會主義者的美國公民,也被誤抓進監獄關押了很多天,甚至差點還被流放出國,后來總算搞清楚了,原來抓人時警察弄錯了名字,張冠李戴,把這個與社會主義者壓根就不搭邊的人給弄進來了。不僅如此,由于監獄人滿為患,其惡劣條件也讓人無法忍受。在底特律的監獄里,一個長30英尺、寬24英尺的房間竟滿滿地塞進了100多人,這么多人在狹小的空間里足足呆了一個星期,其境況可想而知。這種待遇甚至都被該市市長形容為“簡直令人無法忍受”。在帕爾默的指揮下,警方對已被關進監獄的嫌疑犯還采取了進一步的防范措施。還是在哈特德福,當局不顧法律尊嚴,將那些前來探監的人予以逮捕關押;他們還把嫌疑犯的家人或朋友打來表示問候的電話,也當成這些人與社會主義政黨有勾結的證據。總之為了尋找這些人的罪證,他們真是不遺余力。

米切爾·帕爾默
帕爾默先生盡管費盡心機,但還是沒有找到足夠證據證明這些被關押的人都是社會主義分子,為了向社會公眾有個交代,不得已,只好在一兩周后將大量囚犯釋放出獄。后來據官方泄露出的內部消息說,這次全國性大規模搜捕危險分子行動收獲甚微,警方繳獲的武器只有3把手槍,至于事先官方曾宣稱的社會主義分子藏有大量炸藥、炸彈,預謀發動暴亂云云,更是子虛烏有,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事實就是這樣,但帕爾默辦公室發布的消息卻與此大相徑庭,他通過報紙不斷發布又獲取新證據的消息,而且一再強調這些證據足可以證明社會主義分子正在威脅著國家安全,人們不應放松警惕。這其中的內情公眾當然不會知曉了,只能根據帕爾默和官方的宣傳導向,依然相信紅色革命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恐懼之心沒有絲毫減弱,盡管這時國內鋼鐵和煤礦業的罷工數量和社會主義紅色革命的威脅實際上都在逐漸減少。
為了對社會主義者繼續窮追猛打,帕爾默先生又換了另外一種方式。他了解相當一部分有產者的心理,就公開對全國2,000萬自由基金的擁有者、900萬土地的擁有者以及1,100萬銀行存款的擁有者提醒說:“你們要警惕了,社會主義分子發動紅色革命的目的就是消滅私有經濟,他們會奪走你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這下可不得了,那些擁有自由基金、土地和銀行存款的人整日惴惴不安,唯恐哪一天自己的財產會付之東流。帕爾默先生向媒體公布設計好的宣傳材料時,還特意附上一些留著胡子、模樣兇惡的人的照片,他指著照片告訴人們這就是危險的社會主義分子,并常常以煽動性的口吻詢問人們:“難道你們希望這樣的人統治美國嗎?”他的招數很奏效,讓人們心生恐懼的同時,更增加了對這些紅色革命制造者的憎恨。這時不少政客也相繼發表對社會主義者仇視的言論,推波助瀾。一些政客說:“可以在任何五金器具店找到對付紅色革命者的合適工具。”還有的政客者甚至宣稱說:“我對付紅色革命者的原則就是不要理睬他們的SOS求救信號,讓他們像遭遇海難的船只一樣,任其沉沒,或者干脆向他們開槍射擊。”這個政客還心懷仇恨地說:“我們應該把所有的社會主義者都趕到石頭船上,用鉛來做帆。”大學里的學生們也受到社會氣氛的影響,呼吁學校開除所有被掛上激進主義標簽的教授,并且要求學校的老師人人都要進行效忠宣誓,否則也將受到詰問。假如你是個持有不夠正統的政治和經濟觀點的商人,這時千萬不要開口說話,你如果想保住自己的飯碗,最好學會如何保持緘默。因為這一時期,美國社會歇斯底里的狀態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實際上,當時美國的所謂“紅色革命”威脅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么嚴重,只是人們的心理扭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