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按摩減壓:在經絡與穴位之間釋放壓力

媒體針對職場壓力和抑郁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職場人訴說著壓力的巨大,超負荷的精神壓力不僅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也給人們的生理造成巨大的隱患,“腰酸背痛腿抽筋,頭昏眼花耳重聽”,有人將此總結為一副對子來說明現今職場人的“職業病”。

有什么辦法可以快速減壓,短時間內顯著地緩減酸痛、消除疲勞呢?不妨試試按摩減壓。中醫認為,經絡貫穿于人體全身,“連臟腑、通九竅”,如果經絡受阻,就會出現疲勞和病變。按摩能夠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平衡陰陽,還有助于活血化瘀、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饵S帝內經》就有“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之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各種按摩手法有助于激活神經,改善血液循環,加速人體各項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緩解疲勞。而且,科學有效的按摩,往往使人精神振奮,身心放松,更好地應對工作生活壓力。

頭、頸、肩、足、四肢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轉活動的重要器官,也是壓力來臨時遭受損傷嚴重的部位,給這些部位做一個簡單有效的按摩,能幫助其實現快速恢復。但要注意的是,按摩時應心平氣和,全身放松,要正確掌握關鍵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應用力適度,力度過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力量太大則損傷皮膚。按摩的次數、力道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逐步增加,由多到少、由輕到重。按摩應遵守必要的規則,避免適得其反。

生理壓力與心理壓力緊密相連,一旦處理不好,將導致惡性循環。相反,若能夠有效地緩解身體壓力,也相當于在給精神減負,通過經絡與穴位實現壓力的釋放。當壓力來臨時,試著做一做按摩,并請保有“三心”——信心、耐心和恒心!

1.按一按,心情很舒暢——按摩減壓法

現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壓力大,許多人為了緩解精神壓力,選擇去按摩院進行按摩。

按摩能夠減壓是有根據的。中醫認為,經絡貫通于人體內外、上下,聯絡臟腑,貫通九竅,是氣血運行的途徑,也是津液輸布的網絡。壓力過大,則會經絡壅阻,氣血不暢,陰陽失調。而按摩,通過一定的力度刺激穴位,使經絡疏通,氣血周流,保持陰陽平衡。在西醫的理念上,按摩可以調整內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剝離組織粘連等,而且具有調節大腦皮質功能,使大腦神經產生沖動,進而達到興奮或抑制神經的作用。往往一個人壓力過大,就是因為神經過于疲勞,導致神經反射遲鈍,對刺激的反應減弱。這個時候的神經往往繃得很緊,很虛弱。這個時候做一做按摩,刺激大腦產生不一樣的沖動,對神經就可以起到振奮的作用。

一年一度的高考,讓高三的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很多家長便帶著孩子們去按摩?!犊死斎請蟆吩鴪蟮肋^一家按摩院在高考期間免費為學子按摩。學子只要拿著高考準考證去那里,便可以享受一人一次的按摩。很多學生都反映經過按摩以后,感覺全身都得到了放松,壓力也減少了許多。按摩院之所以會推出這項特殊的服務,就是抓住了按摩舒緩壓力的良好功效。對于面臨高考的學子來說,面對這樣重大的考試,一定非常緊張。人在緊張的時候神經繃緊,就可能無法發揮平常那么好的水平,甚至可能因為過于緊張,出現暈厥或者棄考的行為,有些考生甚至會因為高考太緊張自殺。面對這種情況,按摩院采取了這一措施,緩解了考生的緊張,使得考生在考試的時候能夠正常發揮。

一個病人,因為總是做噩夢,整天精神恍恍惚惚。心理醫生問他,最近在干什么。病人就說他正在談一項公司合作的項目。對方是一個大公司,非常有名,所以,他很緊張。心理醫生建議他找一個地方做幾次按摩。病人走后,找到了一家按摩院,做了幾次按摩之后,緊繃的神經放松了,恢復了從前的狀態。后來他談完了項目,特地回去向心理醫生表示感謝:“按摩完了以后,感覺心情就舒暢了許多。后來,也沒有再做什么噩夢了!”醫學專家說,人的精神過于緊張時,就會做噩夢、失眠。而病人在按摩的時候,按摩師刺激病人的穴位,放松病人的肌肉,人就會感到舒適,同時會刺激大腦神經產生沖動,進而達到興奮神經的作用,使得病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增強了。如果病人任由自己的情況持續,做惡夢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最后導致神經衰弱癥狀出現,按摩則有效地緩解了壓力。

按摩減壓,并不是隨便找幾個穴位按一按便會有效果的。每一個穴位主管不同的部位,按摩不同的穴位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且按摩減壓是一個持續的緩慢的過程。一次的按摩雖然可以暫時達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然而沒過幾天又反彈了。而且按摩的手法錯了,還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如果想自己按摩,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呢?專家提供了一些不錯的按摩手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1)點攢竹,揉前額,按揉百會:首先,你可以躺著或坐著,用兩個大拇指抵住眉頭的凹陷處,大概按兩分鐘,按得穴位酸脹了就好。然后,用手掌的大魚際揉自己的前額,揉它兩分鐘。最后用兩個中指按壓頭頂的正中部,稍微用一點力,時間以一分鐘為宜。百會穴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穴位,對壓力過大導致的頭痛等有非常好的療效。

(2)五指拿頭:所謂的拿頭,就像梳頭發一樣,以指為梳,從前面往后面梳,力度不可以太輕。相傳藥王孫思邈活到了141歲,他在總結自己長壽的秘訣時就說過一句話——發常梳。多梳頭發可以放松頭皮,刺激頭腦的神經產生刺激,那樣疲憊的大腦就可以得到放松。頭部穴位眾多,通過手的梳理按摩,可活絡腦部神經,使氣血順暢,俗語有“千過梳頭,頭不白”之說。用手指梳頭可在任何時間進行,早上起床時,中午午休時,學習和工作休息空當時,甚至洗澡出浴時,均可進行。首先,雙手十指張開,十指指肚著力(不可用指尖,以免戳傷頭皮),自額部前發際開始,由前至后梳理整個頭部,直至后發根處。手指梳頭時保證指甲平整,動作均勻、和緩、有力,使頭皮微有溫熱、發麻之感。其次數沒有限制,時間在10分鐘左右。

(3)摩腹:躺在床上,用自己的手順時針地揉肚子。不僅可以加速小腸吸收,還可以促進胃腸消化。

(4)點揉氣海、關元穴:可以坐著也可以躺著,找到氣海和關元兩個穴位。氣海在臍下兩橫指處,關元在臍下三橫指處。慢慢地揉一分鐘。

(5)按揉三陰交:三陰交是女子的保健穴位,在腳內踝上三橫指處。

(6)捏脊:此方法適合夫妻之間相互做。背朝上躺好,先緊后松地捏背部的肌肉,從下往上行走,捏它十次左右。

按摩舒緩壓力不是只針對高考的學生和上班族的。不管是誰,只要壓力大了,都可以去做一做以此來舒緩自己的壓力。每天早上醒來,覺得頭暈,可以按一按前額,揉一揉百會穴。如果你覺得最近總忘事,你也可以按一按你的百會穴,或者多揉揉你的太陽穴。壓力過大對人的身體傷害很大,所以,如果感到有壓力,就要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方法來疏泄疏泄,讓壓力消除。而按摩是一件做起來比較方便簡單的事情,敲一敲自己的頭,也可以很好地舒緩壓力。按摩不必很專業,懂得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就可以達到減壓的效果。

2.創造屬于指尖上的舒適——手指按摩減壓法

手指按一按就可以把我們的壓力消除掉,這是不是太簡單了?現在的人都被自己的壓力困擾著,每天失眠多夢,昏昏沉沉,如果指壓可以減壓的話,那將會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而事實上,用自己的手指按壓自己的一些穴位確實能起到很好的減壓作用。

中醫認為,一旦人氣血通暢,那么精神疲勞就會得到緩解。因此,只要用手指輕輕地按壓一下那些能夠疏通氣血的穴位,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對于如今工作的白領們來說,坐在辦公室長時間盯著電腦看是常態。因此眼睛的疲勞就顯得特別突出。減緩眼睛的壓力,我們該怎么做呢?我們可以找到太陽穴、睛明穴、攢竹穴,然后在疲勞的時候按一按。每一個穴位大概按一分鐘的樣子,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疲憊不堪的眼睛又靈動自如了。和指按法緩解眼睛的壓力一樣,一些穴位的按壓同樣可以緩解全身的疲倦。如氣海穴、足三里、關元穴的按壓,就可以很好地舒緩全身的壓力。還有人認為,除此以外,合谷穴、曲池穴也可以很好地排毒減壓。體內的毒素排出,人便會感覺輕松自如了,壓力也會減少許多。既然這么多的穴位都有很好的減壓效果,那么,不管你現在是坐在辦公室還是正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坐在車里,你都可以伸出自己的手指找到那幾個穴位好好地按一按。大拇指也好,中指也好,適當的力度,就能夠舒緩體內沉積的壓力,讓身體恢復輕松的狀態。

美國人露絲,今年43歲,事業很成功,如今已經當上了公司副總監。對于她來說,現在正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時候。然而,她也有她的煩惱。隨著工作職位的提升,露絲需要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有時,她不得不靠著晚上加班來完成自己的工作。這使得露絲非常地痛苦,壓力很大,總是失眠,頭痛。她不得不用安眠藥助眠。雖然暫時是睡著了,可是露絲發現自己又開始做起了噩夢,一覺醒來不但沒有舒緩壓力,反而覺得更疲憊不堪。露絲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甚至想干脆辭職算了。后來,經一個朋友介紹,她嘗試著用手指按壓自己的氣海穴和足三里兩個穴位。漸漸地她發現自己不用吃安眠藥就可以好好睡一覺了,而且早上又能夠精神抖擻地上班。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老板對其更加賞識。假如露絲沒有使用手指減壓的話,那么她的情況可能就會繼續下去。興許,真的會迫使露絲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工作。這對于她來說,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為什么露絲的指尖按摩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呢?就如上文所述,氣海穴、足三里穴都是人體的大穴,對于疏通人體的氣脈、疏肝理氣具有很好的效果。時常按壓這些穴位的話,就能夠使得這些穴位刺激所主的器官,疏通人體的氣脈,以達到緩解疲勞、治療失眠多夢、緩解壓力的效果。

一些人不知道該如何緩解自己越來越巨大的壓力,找不到合適的方法。用指尖給自己按摩,簡單易行,是個很好的選擇。大家可以像露絲一樣,每天有空閑就用手指按一按,想按便按,而且既不用花費多少精力,又不用花費多少時間。用手指按一按,把自己的所有煩惱心情全部按掉,去掉壓著自己的一切,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指尖上的舒適來。

3.減壓,從“頭”開始——頭部按摩減壓法

當壓力來臨時,頭部通常首當其沖,頭痛、頭暈、頭熱、頭腦充血似乎是人們常有的反應,急得抓頭撓腮,不斷敲擊頭部也是許多人不經意間的舉動。緊張、焦慮、抑郁、失眠種種壓力癥狀都與頭部的活動密不可分。在中醫里,“頭為諸陽之會”,乃十二經絡中眾陽經會聚之處,百脈之所通,人體之主宰,頭在調節和控制人體的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關鍵的主導作用。頭顱內的大腦是人體神經系統的“司令部”,人的思維、語言、運動、平衡均受大腦的統一指揮。頭皮上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一些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頭皮上的信息,會快速傳入大腦。當人體頭部出現不適,不能正常運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將受到嚴重影響。

通過手法按摩頭部,推揉頭皮和頭上的各處穴位,可以刺激頭皮上的神經末梢,促使任脈和督脈氣血經絡通暢,提升頭皮組織細胞的活性,活躍頭部血液循環,達到松弛神經、消除疲勞、提神健腦的效果。長期科學地按摩頭皮不僅可以緩解壓力,甚至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頭部穴位復雜,“印堂”和“神庭”是頭部的兩個重要穴位,許多人用腦過度精神疲憊時,會不由自主按壓或輕擊前額,想重新打起精神,這按擊的部位就是印堂穴和神庭穴。印堂穴是人體經外奇穴之一,位于人體的臉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其在中醫上的主要功用為清頭明目、通鼻開竅,《達摩秘功》中將此穴納入“回春法”(認為常用該種方法可保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之一。神庭穴,又名天庭穴,屬督脈,在印堂穴上方,發際線正中直上0.5寸,在中醫中有寧神醒腦、降逆平喘的功效,并被人們譽為提高學習效率的聰明穴。這兩個穴位對消除頭痛頭昏,釋放壓力,恢復大腦的活力有相似之效,如果同時按摩,還能互相補益,提升效果。按摩時,將中指放在印堂穴或神庭穴上,稍微用力按壓10次,后沿順時針方向揉動20~30圈,再沿逆時針揉動20~30圈,即可起到作用。

太陽穴也是頭部解除疲勞的重要穴位。在中醫經絡學中被列為經外奇穴之一,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也是《達摩秘功》中“回春法”穴位之一。在中醫中,太陽穴主治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能有效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集中注意力。當人們長時間持續用腦時,會有腫脹疼痛之感,這就是太陽穴向大腦發出了疲勞的信號,此時如果對太陽穴加以按摩,效果十分顯著。太陽穴位于頭部側面,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1/3處,手能觸摸到的最凹陷的地方。按摩太陽穴時首先要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一般都采取坐姿,身體保持端正,挺胸收腹,集中精神,將手掌反復摩擦搓熱,貼于太陽穴,沿順時針方向稍微用力轉揉10~20次,再沿逆時針方向轉揉相同次數;或者將雙手手掌貼在頭部,用拇指指肚稍微用力地分別按壓兩邊的太陽穴,使有微疼之感,然后同前面方法一樣,順逆方向各轉相同次數。按摩次數一般沒有明確限定,可根據不同人的大腦疲勞度適當增減。

隨著科技的發展,腦力勞動者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是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辦公,所以,簡單易操作,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放松效果的運動,更受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青睞,頭部按摩減壓法就很適宜,疲勞困倦的時候,用手指按摩一下頭皮,就能很好地起到醒腦減壓的作用。

4.輕松練成點穴高手——三穴點按減壓法

三穴點按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頭部按摩方法,能迅速有效地減輕大腦疲勞。由于操作簡便易學,且效果明顯,很受時下上班族的歡迎。

三穴,即百會穴、風池穴和天柱穴。三穴均處于人體頭部,具體而言,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之間過頭頂的連線的交點處。在中醫中歸屬督脈,其名“百會”,顧名思義,百脈交會于此。百會穴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是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位,主治頭痛目眩、焦躁、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等,是臨床醫學中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具有很高的醫學研究價值。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后頸部兩根粗筋外緣陷窩中,基本與耳垂齊平。在中醫中,為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主治頭痛、眼乏、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等。天柱穴位于后頭骨正下方凹處,在后頸部有兩根粗筋,沿著粗筋向上,在與頭骨交界處附近,兩邊有一對穴位,即為天柱穴?!疤熘?,意示擎天之柱、支撐頭顱而名。該穴位是治療人體頭、頸、脊椎以及神經類疾病的重要首選穴之一,主治病癥為頭昏目眩、眼睛疲勞、頸椎酸痛、落枕、宿醉等。

進行三穴點按法時,第一步,應保持身體端坐,脊背挺直;第二步,將兩手手指插合交錯,把手掌放在后腦勺上,抬起下顎,頭向后仰倚靠雙手,使手掌稍感吃力;第三步,將雙手拇指放在兩側的天柱穴上,以指腹著力下壓,過5秒后松開,3秒后再下壓,不斷重復上述動作5~10次;第四步,以上述同樣方法按摩風池穴;第五步,風池穴按摩完成后,雙手向上移動,交叉的手指松開,兩手中指指肚放在百會穴上,手掌貼在頭上,雙手五指散開,呈兩手抓住腦袋狀,而后開始按摩,方法、次數同天柱穴。

這就是三穴點按法,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任何你想做的時候,都可以馬上開始,只要記住三穴的位置和正確的按壓方法,即可消除疲勞,一身輕松,趕快行動吧!

5.捏捏耳朵,放輕松——按摩耳穴減壓法

常有這樣的說法,戴耳環有助于耳部按摩,在中國中醫學的針灸研究中,這一說法得到科學的解釋:人的耳部是人體全身經絡匯集的地方,在耳垂部位還有幾處穴位與眼睛相關,在佩戴耳環時,人們走路也帶動耳環隨之擺動,等于是在無形中按摩著這些穴位。

在中醫學中,“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于耳,耳與人體內的臟腑、經絡關系密切,當人體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時,耳廓相應點會通過經絡有所反應,人體的各個部位在耳廓的分布形似一個倒置的胎兒。經常按摩耳部能夠促進代謝,調整機能,疏通經絡,活血運氣,調理臟腑,達到預治疾病、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并且,耳部的按摩也是按摩減壓中的重要一環。我國清代醫學家王清任曾言:“兩耳通腦,聽聽之聲歸于腦。”他認為耳與大腦是相通的。因此,當壓力過大特別是感覺頭部沉重時,對耳部的按摩有醒腦提神、強化聽力、增進記憶、緩解疲勞之效。“掩耳鳴鼓”是我國民間流傳較廣的健腦方法。

常搓耳朵有利于減壓、增強免疫以及促進睡眠。具體搓耳方法如下:雙手手掌輕輕握住雙耳廓,先由前向后搓,再由后向前搓,各49次,搓至耳廓的皮膚略泛潮紅,且局部有稍微的烘熱感。每天按此方式早晚各進行一次,完成后會有神清氣爽、集中精力之感。如果是嚴重失眠患者,在每晚臨睡前,用食指搓揉按壓雙耳的三角窩區,每次持續1~3分鐘,能夠幫助提高睡眠質量。

針對中高考學生,耳部按摩還有助于減壓并增強記憶力。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或坐著或躺下,可選擇一種自己認為舒適的方式;第二步,合上雙眼,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耳朵,食指在耳前,拇指在耳后;第三步,沿著耳朵的輪廓自上而下來回輕輕捏揉,大概10分鐘即可。考生學習感到疲勞時可通過此法緩解壓力,改善記憶力減退的狀況。

此外,還有捏揉耳尖法,用雙手的食指、拇指指肚揉捏耳朵的尖端半分鐘,有鎮靜止痛、清腦減壓之效。

現今社會,各種過勞重患、白領猝死的新聞頻頻見諸媒體,令人警醒,人們開始重新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其實,只需很少的時間,就能釋放壓力,舒緩緊繃的心情,耳部按摩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心情不好的時候,想發火的時候,疲勞困倦的時候,捏捏耳朵,讓負面情緒慢慢消散。

6.關注心靈的窗戶——眼部按摩減壓法

人常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科學家表示,每天我們的眼睛至少要進行一萬次左右的眨眼,控制眼睛“觀六路”的眼部肌肉很容易出現過度疲勞的情況,導致眼部酸脹,黑眼圈、眼部皺紋明顯。眾多的調查報告表明,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比十年前增加了20%,壓力正成為一種新型的“流行病癥”,困擾著人們的身心健康,眼睛也深受其害,過大的精神壓力和不當的用眼方法導致人們的視力下降嚴重。據調查,全球近視發病率為22%,亞洲近視檢出率最高地區為日本、新加坡和中國,而我國近視發病率居世界之首,為31%,且兒童近視發病率不斷增加,調查顯示,我國不同地區相關年齡兒童近視發病率為26%~33%,眼睛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從事IT行業的小戴就表示,整天在電腦前工作,每到下班時,就覺得頭疼得特別厲害,眼睛又干又澀,視物模糊,疲憊的雙眸使整個人看上去無精打采,盡管常使用眼藥水,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眼藥水的副作用還會引發新的問題。于是小戴就去咨詢了醫生,醫生表示眼部疲勞是由于長時間地注視電腦和伏案工作,高負荷的工作壓力導致用眼過度,無處不在的精神壓力又加劇了眼睛的負擔。醫生建議小戴在疲勞時可以稍微休息放松一下,做個簡單的眼部按摩操,既可緩解眼部疲勞,還能有效釋放工作壓力。

眼部按摩操簡單、安全、效果明顯,遠優于借助眼藥水、人工淚液等方法。適時進行眼部按摩,能緩解眼部和臉部的肌膚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浮腫和眼部疲勞,使肌膚放松,恢復彈性。

具體按摩步驟如下:第一步,眼袋運動。將左手的食指橫放在眼袋上,并用右手食指從眼角至眼尾輕輕拍打,每完成一次休息5~6秒,不斷重復。第二步,眼眶運動。人的眼眶周圍有許多重要穴位,適當予以刺激,對眼部疾病治療、眼睛保健十分有益。將雙手食指和中指輕放在眼眶,由眼角至眼尾,再由眼尾至眼角,來回按壓,以促使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流暢,舒緩眼部疲勞。第三步,眼皮運動。下頜微向內頷,將雙手的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放在眉骨下面,迅速上拉眼皮。第四步,眼球運動。閉上雙眼,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輕輕按壓或旋轉輕揉眼球。第五步,整體運動。合眼,雙手互相摩擦,產生熱量,然后將雙手掌心分別放在左右眼睛上,輕輕按壓,可有效地促進眼睛周圍血液循環,解除眼部疲勞。以上步驟均不需持續太久或用力按壓,眼部疲勞有所緩解即可停止。另外,有條件的話,眼部按摩最好能洗凈雙手后再進行,并可適當配合眼霜。

關注心靈的窗戶,適時給眼睛做個保健操吧。每天進行眼部按摩,養成好習慣,還自己一雙明亮的雙眸。眼睛的疲勞消除了,人腦的疲勞也會有所緩解,繼而身心會變得更加舒暢。

7.活動頸部護頸椎——頸部按摩減壓法

頸,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頸椎管內的脊髓與人的生命中樞延髓相連,支配全身的大部分神經貫穿于此,是連接腦與其他身體部位的主要通道,大腦信息、血液、食物、空氣均經此傳遞,與人的生命健康休戚相關。頸,支撐著頭部的重量,活動靈便頻繁,易于疲勞和損傷?,F代人每天坐在電腦前,有時半天都難得站起來活動幾步,長時間如此,就會有頸部酸痛、腫脹之感。

做頸部的保健按摩,可通經活絡、清腦明目,刺激血液循環,增加肌肉、關節力量,保持韌帶彈性,緩解酸痛疲勞,長期堅持,還能有效防治落枕、頸椎病等病癥,尤其適用長期伏案工作者。

(1)頭部繞頸法。盡量拉伸頸部與頭部的肌肉,肩部保持不動,頭部緩慢繞頸做圓周運動,頭部向前伸展時貼近前胸,向左伸展時左耳盡量貼近左肩,向右伸展時右耳盡量貼近右肩,繞圈時頸部肌肉會有明顯的拉伸感。經常伏案工作的人,由于長時間“低頭”辦公,會導致頸部肌肉酸疼損傷,此法有助于頭部血液循環和頸部肌肉組織的放松。

(2)雙手按壓法。雙手抓住脖子,大拇指向前,自上而下,將頸部肌肉揉開。如果秋冬季穿帶領子的衣服,最好按摩10次;或用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按壓頸部,自耳后至鎖骨,重復10次左右,最后在鎖骨的凹陷處向內再按壓10次。

(3)三指推按法。用中指、拇指、食指三指從前向后輕輕揉捻并推按前頸部皮膚,然后三指放在后頸部,由后頸至發根再到脊椎,反復推按數次。電腦族們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寫東西、改東西、做東西,此舉對于緩解頸部肌肉勞損十分有效。

(4)墻角輔助法。在離墻角一兩步處面對墻面站立,向上舉起雙臂,前臂與墻平貼,上臂與身體呈90°角,然后用手臂支撐墻角兩側,身體下壓,每10秒一次,共做5次。此舉有利于伸展兩側的胸大肌,舒緩由于長期身體緊繃引起的肩頸筋膜不平衡狀況。

(5)后頸下壓法。將雙手放置在后頸處,向下按壓。低頭,后腦向上頂,與下壓的雙手形成抵抗力,持續5次,一次5秒。當人們對著電腦屏幕時,往往會不自覺地伸長脖子,導致頸部酸疼,此法能立即緩解輕度的頸部癥狀。

除此之外,每次工作結束回家沐浴后,可涂上少許化妝水和頸霜,輔助頸部按壓。首先,將頸霜均勻涂抹在頸部,雙手貼住脖子,手指稍微用力,由上往下,提拉頸部中間松弛的肌肉;然后,頭部偏向一側,雙手指腹著力,由頸部下端往上向耳后推揉;完成后頭部后仰,雙手大拇指分別向前、左、右緩緩推按下顎處多余的肉。每次沐浴后睡覺前,以上動作重復三次,能夠舒緩一天的疲勞,放松全身,還可預防頸部的細紋。但由于頸部肌膚彈性差、膚質薄,在按摩時應注意力度要輕柔。

醫學表明,長時間的頭頸周圍肌肉勞損會引發“頸椎病”,作為一名長期伏案的電腦族,每天撐著僵硬的脖子,是一件極不舒服的事情,趕緊學會頸部按摩吧,身體的不舒服解決了,精神壓力自然也會減少許多的。

8.勤練肩膀才能擔重任——按摩肩部減壓法

肩部肌肉僵硬、酸痛可以說是許多上班族的“職業病”,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肌肉持續收縮難以放松,最終導致了肩部的損傷,嚴重者甚至患上肩周炎。肩部肌肉僵硬、酸痛與心理壓力之間可以說是惡性循環,肩部酸痛與一般因運動而產生的肌肉疼痛不同,長此以往,有慢性化的可能,會導致人們出現心浮氣躁、胸悶無力的現象,增加工作壓力。壓力又會繼續損傷肩部,最終不僅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還會拖垮身體。以前所謂的“五十肩”是屬于老年病,但是現今,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或中年者也患有此癥,甚至十幾歲的學生也有肩膀僵硬、酸痛的狀況,肩部預防與保健刻不容緩。

治療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處——天柱穴、肩井穴和膏肓穴。天柱穴前面已做過簡單介紹,位于后頭骨正下方凹處,距頸脖子左右大約2厘米;肩井穴位于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是肩部最高處,肩井穴主治頭肩酸痛、眼疲耳鳴、高血壓、落枕等;膏肓穴位于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按壓這個穴位,能使情緒好轉,成語“病入膏肓”中的“膏肓”即指此。一邊指壓此三穴,一邊緩緩吐氣,每次6秒,重復10次,能較好地緩解肩部僵硬酸脹。

對于長期伏案的上班族們,在寫字臺前,即可進行簡單的肩部按摩減壓法,按摩前放松全身,并按以下步驟進行:(1)雙手快速摩擦對搓20次,直至手掌發熱,用熱掌捂肩,掌心對準痛處或發涼的部位發力,重復3遍,按摩完成后該處會感到溫熱舒適;(2)左手放在桌上,右手手掌揉壓左側肩部,主要為肩的前部,再左右對調,方法一樣,時間為1~2分鐘,可擴張肩部血管,消腫止痛;(3)姿勢同上,肩部向前面和內側傾斜,放松肌肉,雙手四指并攏,交叉繞過頸前按揉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為三角形扁骨)內上角附近的斜方肌和提肩胛肌(位于頸部兩側,為一對帶狀長?。└街?分鐘左右的時間,此法是防治頸肩痛的常用方法;(4)雙手交叉伏在桌上,用對側手掌的根部或虛握雙拳,叩擊肩前部,力道由輕逐漸加重,持續1~2分鐘即可。

肩部按摩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但一定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以下還有幾種簡單的肩部按摩減壓法:(1)扒墻,雙手貼墻向上摸,盡力往高處扒,可帶動肩部的恢復;(2)背牽,背后雙手相握,并分別向左側和右側牽動,不斷加大幅度,反復數次;(3)輪轉雙肩,擺動雙臂,做大輪轉狀,10次左右,拉伸肩部和臂膀的連接部位。

長期肩部酸痛,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狀況惡化,學習工作休息的空隙,做一個簡單的肩部按摩操,這樣可以減輕肩部的壓力,使身體的疲勞感有所緩解,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9.足下生輝——足部按摩減壓法

足部按摩,又稱足部推拿,是我國眾多按摩術里面的一個分支,歷史悠久。公元前14世紀就已有關于“足部按摩”的文字記載。人體足部有眾多神經密集分布,與身體的其他各個部位緊密相連。其作為中醫中一種外治物理療法,已得到無數臨床實踐的證實,在眾多按摩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足部按摩主要根據手法的力度和力的方向變換,對足部表面施加壓力以影響全身,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它主要依靠手的力量和技巧實現調節身體各器官功能、緩解病癥的目的。

“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我國的這句俗語充分說明了腳的重要性。經常轉動腳腕子,做些腳底按摩,有助于活絡穴位、緩解疲勞、預防疾病等。轉腳腕就是一個普通易行的方法,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介紹的方法是:可雙腿盤坐,一只手握住腳踝,一只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或坐在椅上,腳尖點地,以腳腕為軸心進行轉動,可每天早晚各1次,左右各轉100下。

失眠似乎成為現代人的一種普遍現象,通過腳部按摩,可以改善失眠狀況。當睡眠不佳,在床上輾轉反側時,有些人就會使用藥物促使入眠,但過度依賴藥物往往會使身體產生抗體,效果越來越差。我們何不通過足部按摩來達到目的呢?通常從左腳開始按摩,從各個腳趾開始,自內側按壓到外側,自腳背按壓到腳掌,再從拇指沿著腳背一直按壓到腳踝,持續15~20分鐘,按壓的力道可根據個人接受程度來定。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即單食扣拳法,用食指的關節部刺激腳底,腳底是人體多種內臟反射分布區,按摩力度偏強,易到達有效刺激的目的,但腳內側、腳面應柔和刺激,因為該部分為骨膜,過度用力,容易造成骨膜損傷。此外,進行足部按摩前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室內宜清靜、整潔、通風,按摩前用溫水洗凈足部,放松全身。按摩結束后30分鐘內可飲一杯溫開水,便于按摩后的氣血運行,加強按摩效果。

還有一種借助按摩油的足部按摩法。在按摩腳的時候,將按摩油(可選擇薄荷油,既提神又除味)涂在腳上,也可以用平時用剩的冷霜代替,包括腳底、腳指甲周圍,充分涂勻,用拇指做圓圈動作,輕輕按摩每一腳趾,不斷反復。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月經期間,腳底按摩應謹慎,有出血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出現局部組織內出血現象。其次,足部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進行足底按摩應避免按壓骨骼突起處與皮下組織較少的反射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骨膜損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足部按摩,不僅使“足下生輝”,也使身心愉悅。每到夏日,人們會穿著各式各樣的精巧的涼鞋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間,步履蹁躚間的玲瓏雙腳帶著無限的夏日風情,讓人身心愉悅。每日做“足”按摩功夫,讓美麗一直持續,讓您工作時的步履更加輕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洮南市| 绥江县| 青川县| 手游| 龙岩市| 体育| 宁化县| 水富县| 延长县| 东港市| 中阳县| 汉阴县| 甘德县| 清新县| 武功县| 双辽市| 德阳市| 瑞安市| 通许县| 东兴市| 东莞市| 哈巴河县| 鄢陵县| 江都市| 大庆市| 陆丰市| 木里| 龙门县| 天水市| 玉环县| 莎车县| 贵溪市| 西乡县| 桦南县| 景洪市| 敦煌市| 七台河市| 新安县| 宿迁市|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