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言足以召大禍①,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墜也②;
一行足以玷終身③,故古人飭躬若璧④,惟恐有瑕疵也⑤。
【譯文】
一句不謹慎的話就足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守口如瓶,唯恐如瓶落地般有傾覆衰敗的危險;一次失誤的錯事就會使一生的清白受到玷污,所以古人行事謹慎守身如玉,唯恐有一絲瑕疵而使自己抱憾終生。
【注釋】
①召:同“招”,招惹之意。
②覆墜:傾倒,衰敗。
③玷:污辱。
④飭躬若璧:自我修養得像白璧無瑕,毫無污點,守身如玉。“飭”是治理,“躬”指自己。
⑤瑕疵:玉上的斑痕,比喻過失。
【評析】
人有兩耳、兩眼、兩鼻孔,卻只有一張嘴,這就是要人多聽多看多分辨,而少開口。以現代社會的人際關系來說,適時而得體地表達自己,相當重要。但不是逢人便大放厥詞,亦非信口胡言,要知道,言多必失。話該講時,不能少說,否則言猶未盡;該少講時,也不能多說,否則可能禍從口出;該沉默時,就不要出聲,有時沉默是金。
古人以璧玉比喻一個人的人格,璧玉上如果有了小斑點,這塊璧玉就不是最好的玉了,正如一個人如果不謹言慎行,做錯了一件事,就足以玷污他的人格。一個人行事磊落,清白一生,如果因為一件小事而損壞了名聲,那就太不值得了。所以我們平常做事要小心謹慎,但也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而不敢去做,重要的是要認真對待,仔細處理。每一項偉大的事業,都是由無數件小事組成的。能夠在小事上一絲不茍的人,才能有條不紊地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