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秋菘二集:四十年飲食生活雜記
- 戴愛群
- 599字
- 2021-11-24 18:04:19
烤鴨(二)
烤鴨,歷來有“一鴨三吃”“一鴨四吃”的講究。
金陵烤鴨有“四吃”:片鴨皮、爆鴨條、鴨油蒸蛋、鴨架湯。
北京烤鴨過去也有“幾吃”,現在則只剩下“兩吃”了:肉之外,湯而已——湯還是大鍋煮的,清湯寡水,半溫不熱(這是1994年我接觸到的情況)。
與烤鴨齊名的還有“全鴨席”,我對此慕名已久。一次托一位在一家大烤鴨店有熟人的朋友去接洽,想嘗一桌“全鴨席”,結果被告知“全鴨席”現在也摻進不是用鴨子做的菜了——圖的本來就是這個特色,既然特色沒有了,也就不必去了(直到2015年冬,我給北京電視臺策劃美食節目,采訪全聚德王府井店,才得以一償夙愿)。
聽說有一家阜成門烤鴨店鴨子菜燒得不錯,而且價廉物美,就去嘗了一次。香菇燜胗、軟炸鴨肝,確實不錯,也不貴。只是服務員態度惡劣,我敗興而返。
家住西城,最近的一家全聚德分號在西便門。鴨子烤得不錯,當面片鴨,貨真價實。一味辣油鴨心也別有風味——可惜常常被告知“沒有了”。
1990年吃的那頓烤鴨,至今余香在口,恍如昨日。時值盛夏,一位朋友的父執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奧林匹克飯店設宴接風,席上,公推我點菜。于是點了糟雞膀、熗活蝦、炒鱔糊之類的風味菜,誰知主人竟點了一道烤鴨,當時心中不免嘀咕——上海人請北京人吃烤鴨,未免古怪。
這道烤鴨“千呼萬喚始出來”——經理解釋是現烤的——竟是“一鴨三吃”:片鴨皮、爆鴨條、鴨架湯。鴨皮酥脆,色橘紅,比北京烤鴨清淡些;鴨肉嫩滑,鴨湯清鮮而熱,一時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