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秋菘二集:四十年飲食生活雜記
- 戴愛群
- 654字
- 2021-11-24 18:04:19
烤鴨(一)
北京有句俗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烤鴨與長城并舉,可見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至于烤鴨的發明權,山東人言之鑿鑿:只看吃烤鴨要配生蔥、蘸醬、卷以荷葉餅,就知道烤鴨必出自山東,更何況濟南府也有烤鴨。
不過,據我看來,烤鴨之源當在南京。
南京地處魚米之鄉,養鴨的歷史可上溯到戰國時期。明代,金陵烤鴨已經出現。傳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烤鴨也隨之北上,又從宮廷傳入民間。其實,烤鴨不僅北上,而且南下,至今廣東菜中還有一味金陵片皮大鴨,只是把佐食的甜面醬換成了海鮮醬而已。
不過,金陵烤鴨是叉烤,進京之后變成了燜爐烤,這種烤法以便宜坊為代表。后來又興起了全聚德的掛爐烤。至此,北京烤鴨基本形成。后來,全聚德還推出了“全鴨席”,烤鴨配上用鴨內臟和鴨膀、鴨掌做成的菜肴,如拌鴨掌、鹵什件、油爆鴨心、炸胗肝、鴨舌湯等,蔚為大觀。全聚德也就成了北京乃至中國餐飲業一塊響當當的牌子。
為了烤出鮮嫩酥脆的烤鴨,就必須有生長期短又能達到一定重量的鴨子,于是就培育出了一個獨特的鴨種——北京填鴨。為了一道菜而專門馴養一個新的鴨種,這在人類飲食史上也堪稱奇跡了。
金陵烤鴨是用木炭,燜爐烤鴨是用秫秸,掛爐烤鴨則講究用棗木等質地堅硬、有果味的果木。果木燒起來有底火,而且烤出的鴨子有一股果香味(所謂“果香”,只是一種傳說,作者后來另有文章專門闡述不同觀點)。
鴨子烤好,一定立刻要片成薄片,片片有皮有肉,佐以大蔥、甜面醬,卷荷葉餅吃。味道咸、甜、鮮、微辣,加上果香、醬香、蔥香,口感酥、脆、嫩、韌,各種味道、口感的綜合,乃成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