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企業價值挖掘與管理實務作者名: 陳中放本章字數: 4065字更新時間: 2020-08-14 13:45:07
一、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時代在不斷變化,政治在不斷變革,市場在不斷更新,三者共同促進經濟不斷地革新,推動著人類不斷向前進步。而企業作為經濟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不斷地為人類的進步提供動力,雖然每一個企業從開始創立發展到現今都有著不同的變化,但是本質卻從未改變過,就是把握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
(一)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
世界經濟狂潮一直在影響著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的改革開放推動了資本市場在中國的誕生和成長。我國的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至全國,在這幾十年間迅猛發展。中國雖然起點平臺低,起步時間晚,但短短幾十年間在很多方面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走過的道路。如今,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影響著國家的各個方面。
與其他成熟市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序漸進的模式不一樣,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在市場和政府的共同推動下發展起來的?;赝母镩_放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92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始之后,伴隨著股份制經濟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進入萌芽期。
第二階段:1993—1998年,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作為標志性事件,資本市場被納入政府統一監管,由區域性試點推向全國實施,全國性資本市場漸漸形成。
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頒布實施作為標志性事件,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地位從此確立,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進一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獲得了進一步的規范和發展。
中國資本市場誕生的直接原因是股份制改革試點。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很多企業開始自發地向社會或者直接在企業內部發行股票或債券進行資金的募集,從而形成了最初的“股票熱”。1990年,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正式營業。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的初期,市場風云詭譎,疑惑充斥市場。1992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他的南方談話中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img alt="《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63)》,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212/c69113-29701715.html。"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2DEE6/15532513904842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3694075-uUrNLrf2H57eCKhrmVzHOsRSJ7XPQdFq-0-77711f4c71b91a1ccbb5f1c040a559ec">股份制試點進一步擴大以后,中國資本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同年的8月,深圳發生了由搶購股票而造成混亂的“8·10事件”,暴露出了中國缺乏統一管理體制的弊端。同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標志著市場被納入統一的監管框架。緊接著在年底,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這一份文件是中國第一個有關證券市場管理與發展的比較系統的指導性文件,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經驗教訓,對市場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做出了重要決定,確立了中國證券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
1997年11月,中國金融體系進一步確立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199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實施,正式賦予了資本市場法律地位,規范了證券發行和交易行為,將資本市場帶入到了更高層次的發展軌道。2004年,《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又進一步地促進了各證券投資基金的良性發展。在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度保障下,中國資本市場在逐步成長壯大。
2004年1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這表明國家充分認識到了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意義。國務院不斷地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以及穩定發展的指導思想,并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為中國特色市場經濟注入新活力,相關文件的出臺把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了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進國民經濟發展相同的戰略高度。
2005年5月,國務院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國家對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與非流通股進行徹底改革,消除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矯正了早期市場制度安排帶來的不合理定價機制,從而打造了一個股份全流通的市場,并且開拓了市場的深度與廣度。
2006年1月啟動的中關村非上市股權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全面取代2001年6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并在2006年7月建成股份轉讓系統,即所謂“三板”市場。
(二)為何資本市場會在中國迅猛興起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必然產物之一,隨著資本市場功能的逐步健全,資本市場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市場的成長及其推動力
中國資本市場在短短20余年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由開創之初的單一市場逐步地變成了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這讓中國資本市場從開始的單邊傾向發展轉變成為一種多方向、多層次的多元化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初步形成,現在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市場:主板市場、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新三板市場和地方股權交易市場。主板市場為行業龍頭、大型和骨干型企業提供服務;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為處于成長期及其中后期并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提供服務;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亦稱新三板市場)和地方股權交易市場(亦稱四板市場)為場外市場,主要為成長初期的微小企業提供服務。雙管齊下的場外與場內市場,滿足了不同層次企業的不同需求,共同搭建了中國資本市場架構。
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兩大推動力。首先,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實體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定水平,對金融服務和資本市場的需求就將成為必需。其次,資本市場的深度市場化改革會激發起各個市場參與者的投資積極性,因而共同推動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成長。
從最初的“包產到戶”到連續40年的市場化改革,中國經濟體量逐步向世界前列邁進,以市場化為明確導向的股權分置、發行體制與基金業等改革,讓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原先一個小池塘變成了現今的汪洋大海。
2.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現代經濟體制中,一國的經濟運行效率與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括資本、資源、人才、專利在內等各項經濟要素配置的效率。資本市場的興起與壯大,大大加速了我國經濟要素的配置方式從計劃方式向市場方式轉變。
現今,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在其中進行IPO、再融資、參與并購等,幾十萬億元的股票在這個市場中流通,眾多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投資,使得這個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正式成為我國市場經濟運行和投融資的重要核心平臺。資本市場優秀的制度安排與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繼續推進市場經濟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導向。
20世紀90年代以前,間接融資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最主要力量,但資本市場的誕生與發展慢慢改變了這種格局。截至2010年底,我國股市市值占銀行資產的28%,雖說依舊低于英美等發達國家(超過100%)的比例,但還是體現了中國金融體系的變化之大。
近年來,我國的主要商業銀行通過上市來提高資本充足率,通過涉足市場、引入市場的監督機制、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提高運作透明度等方式,在全球商業銀行中位居前列。
(三)中國經濟現狀
根據2017年國務院公布的數據分析可以知道:自從進入“十二五”期間,按照2010年美元不變價計算,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位,年均貢獻率高達30.5%。即便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的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然高達33.2%,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為重要的引擎。對比來看,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美國貢獻率的將近3倍,是日本的約20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大力支持。那么中小企業如何高速發展?這就需要通過企業價值發掘與管理來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
對于我國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來說,在改進管理、順利實現不同主體的利益等方面,正確確定企業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價值最大化思維有助于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企業既然叫企業,它的目標就是讓企業價值最大化,每個上市公司的目標都是滿足所有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利益。企業價值越大,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利益越確定;而企業價值越大的企業,意味著其股價越高,能夠給予股東的回報越多,也越能吸引投資者。
2.企業價值評估可以較確切地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
傳統的企業賬面價值基本忽略了公司資產的時間價值和機會成本,甚至于不估計無形資產的價值。比如像我們熟悉的生物制藥、電信技術這些領域的企業賬面價值普遍較低,股票市價卻很高;而一些擁有成套廠房、設備,但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賬面價值很高,市場價值卻很低。市場價值評估能夠較好地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
3.企業價值評估可以為我國資本市場及資本運作的發展和完善提供條件
1990年后,證監會頒布了一系列法規,資本市場逐步形成。與此同時,資本并購重組高潮迭起,1997年深滬兩地有211家上市公司發生將近270余起并購事件;1998年,近400家公司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資產重組。這些并購和重組活動,都是在企業價值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可以說是企業價值評估促進了我國資本市場及資本運作的規范化和發展。
4.企業價值評估可有效地改善我國公司管理現狀

股票的力量
我國上市公司都要經過嚴格挑選,從理論上講,上市公司的業績理應優于非上市公司。但統計資料表明,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卻有著逐年下降的趨勢,一直到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9.59%后,才有所回升。這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只注重資金的籌集,不注重企業制度改革和管理的完善。以企業價值評估為手段實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管理,能夠規范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幫助我國上市公司走出困境。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企業成為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集合體,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也逐步發展成為企業價值最大化。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前面故事中的村委會,為什么村委會要給發展好的村民獎勵,并且為村民創造各種優惠條件,支持他們更好地發展?那是因為一個村子的發展離不開村民,村民是一個村子的活力源泉,村民的多元化發展既能提升村民個人的生活水平,又能為村子的建設提供幫助,村民創造的財富價值使得整個村子變得更加繁榮。
這其實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歷程很像,20世紀70年代我國一窮二白,物資匱乏,在各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在逐步提高,并且在實體行業的基礎上建立了資本市場,發展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通過資本市場中的資源配置來盡可能地滿足實體經濟的資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