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價值挖掘與管理實務
- 陳中放
- 2448字
- 2020-08-14 13:45:06
第二章 正確確定企業價值的意義
前面我們講了什么是企業價值以及企業價值評估的不同方法。但是什么是企業價值的挖掘呢?為什么要去挖掘企業價值?這是這一章要解決的問題。
在不發達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主要是采用凈資產法和重置法。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剛剛起來的時候通常是采用這兩種方法,保守一點的基本上都用凈資產法,尤其像當時融資的主要形式是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所以一般都采用凈資產法,到目前為止不少企業家還一直保留這種習慣。有一次我們去江蘇的一個環保企業做調研,企業的董事長抱怨說:“我們的企業有80畝土地、2萬平方米的廠房,設備齊全,銀行貸款給我們估值才1.5億元。隔壁那個廠的行業和我們差不多,占地才十多畝,還是租來的,廠房也破破爛爛的還不到5000平方米,設備比我們少多了,但它去新三板掛牌,估值5億元,我實在想不通。”其實這個問題說簡單點就是評估方法的不同。當我國資本市場逐步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會發生變化,前面這個企業主要是用銀行貸款,是按照凈資產法評估;后面這個企業是按照資本市場的市盈率法。評估時站在不同的立場,運用不同的價值觀,怎么可能得出相似的結論呢?
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曾經闡述過這個問題,他在《資本論》一書里認為利潤最后要分成產業資本家的利潤和借貸資本家的利息。借貸資本運動的完整公式為:
G-G-W…P…W'-G'-G'
前面這個G是借貸資本家的,他把錢借給產業資本家,后面這個G就是產業資本家取得了它的使用權。這時候借貸資本家擔心,萬一投入生產后,在W…P或者P…W'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以及W'-G'的“驚險一躍”沒有躍成,他就得不到最后一個G',那時候他為了防范風險,只有用W做抵押擔保,而且打上一定的折扣,以保證他的利益。收益看重凈資產價值,到目前為止,銀行還都以企業凈資產打六折作為貸款風險控制線。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有不少有錢的人愿意投資。而借貸資本家一般都借別人的錢用來發放貸款,這就是銀行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的過程,是銀行的主要業務。但對于存款者來說,他只關心他借出的資產能不能按時收回和取得出讓貨幣時間價值的收益,也就是說是第二個G'的增長大小和我們的投資能不能保證回本,而且它的收入G-G越大越好,更注意關心(G-G)/G,就是回報率,而并不關心其整個生產轉換過程。這時候貨幣就像馬克思說的“貨幣資本化”了,貨幣的出借者最關心這個金融工具每一年會給他帶來多少預計收益,從而用預計收益來推算這個東西本身的價值。所以,以這個標準來說就是以收益為主要衡量標準,就成為資本市場上通行的市盈率法。人們是為了盈利而交換了貨幣的時間價值,他的收益越高,也就是好的企業估值就高,好的企業就會有更高的估值。按照人們投資的目的,我們需要做到兩點:第一就是要把更多的盈利好的企業規范起來,讓其信息公開化得到大家的認可,以減少風險;第二就是必須對不規范的企業加以改造、提升,使其能夠體現其真正的價值,這個過程就是企業價值挖掘的過程。在這個創新創業的年代,資本市場就是鼓勵好的企業有一個高的企業價值,優秀的企業用市盈率估值可以比凈資產法高上幾倍、幾十倍。這就要求我們在追尋真正企業價值的道路上不斷去探索。在上一章中,我們了解了什么是企業價值及企業價值的評估辦法,下面我們將帶領讀者進一步了解企業價值的魅力,洞悉企業價值的意義。
我們必須要了解為什么要挖掘企業的真正價值,下面將從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出發,結合國內政策與企業發展需要,通過管理企業價值、有效激勵員工等方面來闡述企業價值的意義。
現在,我們來講個小故事。
有一個村子,為了生存發展,村委會分給每人一畝地,讓大家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于是大伙兒高興地去種植糧食。過了若干年后,你覺得自己種糧食種煩了,想把地改造成魚塘,所以把自己的地給挖了用來養魚。
經過一年的辛苦,你養了1000尾魚,然后把魚拿到集市上銷售,獲得了2萬元的收入。你覺得市場上魚供不應求,自己可以賺得更多,覺得明年能夠養更多的魚,所以在第二年花大力氣,在魚苗、飼料、水質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改良。終于在第二年末,魚塘里有了1500尾魚,你去集市上銷售,獲得了3萬元的收入。之后的幾年時間里,你在各個方面進行優良改造,魚塘里的魚也有增加,但最終也就在1700尾左右,再多池塘也養不下了。
你的鄰居看你賺了這么多錢,覺得這是一個好途徑,于是就形成了兩類人。第一類人是他們覺得養魚比種糧食賺錢,所以也效仿你,紛紛去養魚;第二類人是他們也知道養魚賺錢,但是他們不會養魚,所以想把地借給你,讓你去養魚,你需要每年支付他們固定的收益。
養魚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魚也越來越多,價格降下來了,養魚沒有以前那么好賺錢了,所以你就要面臨選擇:鄰居把地借給你養魚,你是養還是不養呢?
后來由于大家紛紛養魚,魚的市場價格已經很低了,這個市場真的飽和了,賺不到錢了,所以你決定改養甲魚,市場上養甲魚的人很少,市場還沒有完全形成,大家還沒有甲魚吃。鄰居看到你在賣甲魚的時候會想,我們可以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比如養黃鱔、種菜等,所以大家就紛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生產領域。村委會看到大伙兒這么做既能提高村里人們的收入水平,又能改善村里的各項設施,提升村子的經濟水平,所以制定一些有利政策,極大地激發村民的積極性,讓村子變得更加繁榮。沒過幾年,你的村子修了公路,建了新房。
從此,你的村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這樣其實就是通過不斷努力把企業價值充分地挖掘出來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