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吃什么和怎么吃關系著民族的命運

《中國人該怎么吃》一書出版后,受到讀者的熱情鼓勵。許多來函指出兒童和青少年體質狀況堪憂,全社會都在關注下一代的健康,這賦予我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于是“中國孩子該怎么吃”的命題出現在面前。
20世紀80年代,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完成的聯合研究發現:當時中美兩國居民蛋白質攝入量接近,美國超過70%來自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而中國僅7%來自動物性食物,其余都來自谷物和豆制品,谷物和生態大豆對健康起了保護作用。參加上述研究的柯林·坎貝爾教授指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維持正常體重,也能讓孩子強壯和高大。中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的”。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少年兒童營養狀況呈現“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同在,貧困病與富裕文明病并存”的局面。貧困地區兒童營養不良人數達2400萬;經濟發達地區膳食結構“西化”嚴重,“洋快餐”無孔不入。1985~2005年,7~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體重超標與肥胖人群增加了28倍。2008年,美國著名營養學家戴維斯·赫伯教授在北京指出:“全球都發現中國的營養狀況在惡化,居民肥胖、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如美式快餐等泛濫。中國人攝入的蔬菜水果越來越少,嚴重影響健康”;而且我們了解到歐洲少年兒童膳食中,加工和半加工食品占據了極大比例。這與中國傳統家庭使用原材料烹飪形成了鮮明對照。
于若木同志曾指出:“科學配餐是不用資金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狀況的有效方法。”因此倡導平衡膳食理念,堅持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結構,遵從古代先賢的健康飲食教誨,引導兒童和青少年科學合理的進行食物消費,才能有效提高下一代的健康素質,實現中國夢。為此,我們完成了《中國孩子該怎么吃》一書的編寫。
全書根據我國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從他們的膳食結構入手,有針對性的講解了目前家長最關心的有關孩子健康飲食的核心信息和熱點問題,提出了保證孩子健康膳食的“六不”原則,并且就高度加工食品對孩子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必要忠告。全書還重點講解了蛋白質、油脂、五谷雜糧、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對孩子健康的重要作用及正確的食用方法,進一步講解了腸道生態菌群與孩子健康的關系。全書主題是——只有遵從和堅持中華民族傳統的平衡膳食理念,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健康素質,讓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充沛的精力,聰穎的睿智,健康地成長。全書旨在為家長提供孩子健康飲食的全新理念和方法,提供家庭必備的孩子膳食營養健康指南。
編者
2014年1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荆门市| 鲁甸县| 兰考县| 山阳县| 米易县| 花垣县| 惠州市| 修武县| 罗平县| 瑞金市| 井冈山市| 开封县| 邯郸市| 达日县| 长白| 凉山| 崇礼县| 海口市| 阿城市| 北票市| 谢通门县| 滨州市| 鲁甸县| 巴林左旗| 邵阳市| 嘉峪关市| 兰考县| 永善县| 长顺县| 湖南省| 辛集市| 江都市| 柳州市| 梁河县| 阿拉善右旗| 江安县| 小金县| 普兰县| 元江|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