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山道家健身功法三十六式圖解
- 應有榮 陳德軍
- 724字
- 2019-12-26 10:22:10
第四式 青龍側首
一、功法圖解
1.預備勢 與神龍抬首相同(圖1-1-28)。

圖1-1-28 預備勢
2.頸部向左側彎至最大限度(圖1-1-29)。

圖1-1-29 極度左彎
3.在頸椎向左極度彎曲的情況下,右側太陽穴與右肩峰部進行對拉,保持2~3秒(圖1-1-30)。上述側彎過程中吸氣。

圖1-1-30 右側太陽穴與右肩峰部進行對掙
4.然后慢慢還原,此過程中吐氣。
二、動作要領
1.功法過程中,雙眼保持直視前方。
2.頭頸向右方“掙”時,盡量使右側太陽穴與右肩峰部對拉。
三、注意事項
頸椎向左側彎曲時頭部不要旋轉。
四、功法原理及養生機制
1.中醫理論
肩井穴在肩部最高處,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圖1-1-31)。長期伏案工作或上網者,總是兩肩繃緊,低著頭,脖子向前傾。尤其在寒冬天氣肩部會抖抖索索,時間一長肩部就會僵硬,也會帶來頸椎的不適。很多人就在長期不自覺中患上了頸椎病,導致肩部的肌肉總是緊張。

圖1-1-31 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肩上,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因此該處常因肩部肌肉僵硬而受累,出現頸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等癥狀。此功法以訓練頸肩部位為主,經?;顒咏┯仓绮考∪?,可改善頸背及上肢的不適癥狀。
2.功能解剖及運動力學
本功法的主要運動肌肉為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
胸鎖乳突肌下端固定(胸鎖端固定),左側收縮,使頭頸部向左側屈;斜方肌遠端固定(肩胛骨固定),左側上部肌束收縮,使頭頸部向左側屈;左側斜角肌收縮,使頭頸部向左側屈曲。三者共同作用,使頭頸部向左側屈(圖1-1-32)。


圖1-1-32 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
本功法針對頸椎病所致頸肩部因肌肉僵硬而出現的頸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等癥狀。運動時通過斜方肌、胸鎖乳突肌、夾肌等主要肌肉的單側收縮運動,能有效改善頸背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僵硬,恢復正常肌肉韌性,減低頸椎病帶來的頸背部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