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茶
- 王春玲
- 583字
- 2020-09-11 13:12:42
引子
一個英國人曾經這樣描述茶:“當你感覺寒冷時,茶會讓你溫暖;當你感覺燥熱時,茶會讓你清涼;當你感到沮喪時,茶會讓你高興;當你感覺興奮時,茶會讓你平靜。”茶葉成規模傳入歐洲是在17世紀,當時只有貴族才能喝到茶。茶被認為是東方的神藥,全世界的珍寶。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普通百姓都有茶喝,每天大量飲茶的國家和地區有很多。我國內地的人均飲茶量只能排到第19位,與排名第一的土耳其相差5.6倍(世界銀行數據,2010)。但是外國人飲茶,總是讓人感到一種濃濃的工業風。
從品種上講,茶以紅茶為主,大多輔以花草香料或配焦糖牛奶,只有少數國家和地區在近年才慢慢開始流行綠茶,并逐漸嘗試了白茶和普洱茶。在飲茶形式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以填充了碎茶的袋泡茶包或濃縮汁調制的瓶裝飲料為主,重在方便快捷;如果是散茶,會使用英式下午茶的大茶壺來泡或者是用像煮咖啡一樣的金屬壺來煮茶,沒有“茶、水分離”的講究,更不用提令人眼花繚亂的官窯瓷器以及修行般的茶道。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在茶葉的健康功效方面的研究一直保持著一定的熱度,但是大多科研僅僅局限于茶多酚、茶葉提取物等分子物質,而研究結果也是不溫不火,有時甚至讓人覺得茶葉的健康功效似乎還不如咖啡和巧克力來得明確。總之,外國人飲茶,似乎總是缺少了那么一點點“神韻”,像袋泡茶一樣簡單直接。
而茶葉對于中國人來說,則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