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叔與雕刻時光的故事:輕松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 貓叔毛作東
- 2560字
- 2019-12-20 12:27:31
5.做了七年三明治的大姐,猶如一本老菜譜
貓叔早就聽說,北航大學咖啡館后廚有一位大姐,做了七年。這是一件可敬又可怕的事情。貓叔才來不到一個月。
廚房是最后一個學習的工作站。女店長說,廚房學習結束之后,就要跟我做工作交接,意味著我要開始管理這家咖啡館。運營一家最起碼投資了200萬元的咖啡館,我不僅僅要給教過我吧臺工作的師傅們發工資,還要努力讓它盈利給老板創造利潤,這么一想,我還是有點兒緊張的。
廚房不大,多放一個人也可以。進入廚房的時候,廚房大姐做了自我介紹,她已經知道我是以后的店長。不過很意外,她沒有對我特別關照的意思。
我進入廚房的時候,他們正在備料,為了迎接中午用餐的高峰,這是每天都要做的,就像在吧臺工作一樣,只是這里面對的是一些蔬菜、面包、意大利面……
廚房大姐首先安排給我的工作是剝蒜。僅僅一個剝蒜工作,就持續了一上午。出單機不斷出小票的時候,我又被分配了準備碗碟的任務,簡單說就是用開水把這些碗碟溫熱一下,拿到出品臺前預備,這樣師傅們做完餐了,立馬就可以用上,端到客人餐桌前時,餐具和餐品都是熱乎乎的,口感都盡量保持住。
可是你們不會知道,廚房有三個師傅,我是打配合的,相當于要配合三個師傅,用餐高峰期在廚房的現場工作,就像在槍林彈雨中送子彈一樣,一不留心,就會出事故。果然是這樣的,忙亂之中,我不小心被撞上,手沒拿穩,摔碎了一個沙拉碗。
我以為會被當場罵一頓,結果在現場是沒有的。后來,我問師傅,為什么沒有罵我?
“如果當時追究問題,那么就會影響外面的顧客用餐,顧客體驗就會變差。我們不能在前臺的微笑引導和吧臺的咖啡標準出品,做了那么多努力的情況下,因為出品餐慢而打了折扣?!?/p>
廚房的工作,的確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切要以不影響顧客用餐時間和保證餐品質量為前提來考慮。女店長對這一點宣導得很好,讓大家都有這個意識了。
中午用餐高峰過后,廚房的伙伴開了一個小小的總結會。師傅問我:“今天感覺怎么樣?”
“很忙?!?/p>
師傅又問我:“為什么感覺到忙而不是緊張?”
我有種不好回答的感覺,于是只好說:“不知道。”
這個“不知道”,就是接下來我在廚房工作,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如何確保有序地出品?從備料開始抓。女店長也認可這樣做。
后廚師傅是工作了七年的大姐。我在廚房工作時稍微觀察了一下她,年紀相對而言有點大,但從精力方面來講,她還算“年輕人”。
后廚師傅還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每天除了8小時工作之外,她經常做的事情是在店里逗顧客的孩子玩。休息天時,她會跑到宿舍外坐坐,曬曬午后的太陽,或者曬曬菜頭、腌制咸菜,或者做雞蛋卷、菜團子,或者騎自行車出去轉轉菜市場。

在吧臺學習的時候,我就發現她還有嘮叨的一面。現在她是我的師傅了,我想學會廚房做餐的技巧和流程,還是得按照她教給的方法來做。第一步,從配合開始。
我開始在廚房崗位工作的第一天下班之后,她拿給我一本菜譜,收走了我的手機,讓我手抄菜譜。我照做了,手抄完,開始背,什么時候背完了就什么時候開始實操,會做了才讓我走。第一天,我做得很煎熬。
一開始,我否定了自己,我覺得自己肯定完成不了。接下來,我就逼自己一定要完成,抄寫的時候有了別的心思,就容易看錯行,然后就得重新抄,邊抄寫邊背,等實操結束時,店面已經準備當日打烊的工作了。
出了咖啡館回頭看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這才是一份有趣的工作,大家都在努力付出。雖然是不同的崗位,但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為什么要進入各個崗位去學習?因為這樣有利于發現不同崗位的特點和問題,在以后的管理中,才能做好協調工作,達到運營順暢的目的。
按照師傅的進度,我在廚房學習的時間加快了。不到一周的時間,我背下了所有的食譜,所有產品都操作了一遍,熟練度會差一點兒,但是了解了所有產品的制作過程,當然,還跟廚房的師傅學會了一點兒。
師傅對我說,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忽視產品出品的標準度,還有顧客的特殊要求。出品的標準度,顧客會幫忙做驗證。不過,等到顧客驗證的時候,就已經有點兒晚了。

有一次,快要打烊的時候,一個日本客人來店里用餐。他經常來,基本上是點一瓶啤酒、一杯標準拿鐵咖啡、一份三明治,三明治有一個特殊要求,不放肉,不放洋蔥。結果我忘記看出單的備注一欄,按照食譜制作了。餐品被端到顧客桌子上的時候,他在忙別的,沒有立馬吃,等他再吃的時候,廚房已經收拾好,準備檢查完電路和設備就做打烊準備了。他向前臺反饋時,說明了餐品其實是沒有按照他要求的做,我們才反應過來,檢查了一下單子,他的確是有特殊要求。
因為語言不通,前臺借助用手機翻譯軟件跟他溝通,最終他還是決定等廚房重新制作一份。
這樣的結果讓我對師傅說的那句“等到顧客驗證的時候,就已經有點兒晚了”,有了很深的體會。
顧客結賬走了之后,晚班的伙伴坐在一起開了一個小會議,主要就是針對做錯餐這件事。我以為只是總結就可以結束這個話題,沒想到卻有了新的發展軌跡。
女店長說:“你們都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僅僅是做錯了餐?”
收銀伙伴和吧臺伙伴異口同聲地說:“是?!?/p>
女店長問收銀伙伴:“誰給你的單子?誰輸入機器里的?”
收銀伙伴說:“客人在吧臺前點餐,沒有其他人接待,單據是我輸入的?!?/p>
女店長繼續問:“客人有特殊要求,吧臺會不會告訴你?”
收銀伙伴回答說:“會呀?!?/p>
女店長問:“那么現在沒有吧臺接待,你是不是應該把客人的特殊要求說一下。我們工作的一天當中,特殊要求能有幾個?用手指都可以數得過來,比如濃縮先生喝濃縮咖啡需要一大杯熱水和一個煙灰缸,美式先生只要美式不需要別的,小白姐每次點兩杯小白咖啡……”
女店長在一一說的時候,我沒感覺到她是責備的意思,其他人卻臉紅起來。
女店長總結了收銀的崗位,最后又立馬把話轉到吧臺的崗位:“收銀崗工作比較復雜,這一次沒做到靈活出單并提醒,下一次要做到。吧臺伙伴,你知道自己沒做到什么嗎?”
吧臺的小伙兒說:“我知道了,我沒有看單出品,沒有提出疑問?!?/p>
女店長笑著說:“你讓我不知道是該表揚你發現問題,還是批評你沒及時發現問題?!?/p>
女店長又說:“廚房崗位看起來比較隱蔽,沒辦法直接跟顧客交流,只能靠產品,抓住顧客的胃,但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滿足顧客需求的崗位?!?/p>
這么一場小小的總結會,讓我突然意識到,所有崗位不能完全獨立。如果完全獨立是會出問題的,最終損害的是顧客的利益和感受。
非常感謝女店長,教給我開展“每日總結會”的這項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