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觀知識
- (英)卡爾·波普爾
- 623字
- 2019-12-19 14:21:53
第二章 常識的二重性:贊同常識實在論和反對常識知識論的理由
1.為哲學辯護
現在十分有必要關注一下哲學并為之辯護,不論采取何種形式。除某些馬克思主義者以外,大多數職業哲學家似乎都脫離實際。而那些馬克思主義者呢——“他們只是以各種方式解釋馬克思主義,而問題在于改變它。”
依我看來,哲學最大的恥辱是,當我們周圍的自然界——并且不僅僅是自然界——行將毀滅之時,哲學家卻時而聰明、時而愚蠢地大談關于這個世界是否存在的問題。他們陷入了經院哲學、陷入了諸如“存在”與“實存”有無差別之類語言學的難題之中。(在當代文學藝術中并沒有哲學界的那些標準。)
不用說,廣為流行的反理性主義思潮在納粹主義者中曾經十分強盛,而今在那些失望了的青年人,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再度強盛,其壞作用有如這種經院哲學,甚至可能會比哲學家和其他知識分子那些似乎才華橫溢、實則虛偽狂妄的夸夸其談更加有害。不過也不能責之過甚,因為知識分子的背信引起反理性主義幾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反應。如果你給青年人喂食石頭而不是面包,他們將會反抗,雖然這樣做時,他們錯把面包師當作了搬石匠。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為作為一名哲學家而辯護,并且特別要為重申(正如我想要做的,只要是順便的話)瑣事例如實在論關于世界實在性的論題而辯護。那么,我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的理由是:我們都有自己的哲學,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一事實,并且我們的哲學是沒有多大價值的。但它對我們的行為和生活的影響卻常常是破壞性的。這就使得我們必須試著通過批判來改進我們的哲學。這是我對哲學的繼續存在所能提出的惟一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