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828字
- 2021-05-24 15:27:43
第3章 文化與翻譯
一、尤金·奈達對于文化與翻譯的探討
1“功能對等”原則
當代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在研究《圣經》翻譯過程中提出了一整套處理文化與翻譯的理論和方法,其核心內容就是他的“功能對等”原則。
該原則強調譯者追求的不是文字上的對應,而是要將文化因素在譯文中反映出來,達到功能上的對等。
2《跨文化宗教》
奈達有關語言和翻譯的思想和他在宗教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他在1968年出版過一本《跨文化宗教》。該書從人的各種不同沖動切入,討論各文化間的同和異。
二、人類最基本沖動的相通性
1人類在最基本的生理沖動與需求方面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這類表達生理沖動或需求的語言(在它們沒有被添加入人文意思之前)在各個不同文化里沒有什么不同的意思。
2表達人類最基本沖動和需求的說法在翻譯上不構成多大困難。
3只刺激人類生物感官的外部環境屬于自然,也沒有多大文化差異,語言間的沖突就不大。
三、人類較高層次沖動的差異
1較高層次的沖動,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也就會因文化而異。
2客觀的、沒有情感的外部自然環境也可能被有情感的人賦予人文色彩。
3區別屬于生理或自然的符號和屬于文化的符號是十分重要的。
屬于生理、自然的事物和現象常可在不同文化的人心中激起相同或相似的反應,而屬于文化的事物和現象對人的作用則常因文化不同而大相徑庭。
4對譯者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最帶人文色彩的語篇的翻譯。
譯者要考慮到各種生理活動與文化的關系,區別翻譯對象在各種文化間的異同,想出恰當的辦法,既不改變原文的意思,又要讓譯文讀者可以接受。
四、商業和高科技環境中的語言特點
1商業語言的特點
與商業有關的文字必須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為了便于商業交流,人們采用一種語言為國際交流的語言,目前這一語言是英語。
2科技語言的特點
科技是自然的、客觀的、無人為因素的。因此科技交流必須以標準化為前提。作者和譯者使用語言的自由度極有限,必須采用既定的、已經廣為接受的說法。
3商業和科技語言的現狀
在商業和科技環境中使用的標準化的語言已經溢出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彌漫在語言交流的各個領域。漢語正經受考驗。
4標準語言泛濫的原因
(1) 譯者貪懶
(2) 譯者對翻譯的觀點有誤。
譯者認為這類貼近原文的譯法才是忠實的譯法。
譯者必須樹立一個正確的翻譯觀,譯文必須像中文,不帶翻譯腔。
5在一個西方文化占主導地位的世界中,要注意保護語言和文化的獨特性。
五、各種比喻或形象語言的譯法
如何處理好比喻和套語,是文化與翻譯的核心問題。
對于比喻和其他文化色彩濃的表達法(如成語),譯者要進行衡量,采用恰當的方法來翻譯。
1翻譯比喻等文化色彩濃的表達法的常用方法
(1) 照譯原文中的比喻
(2) 將原文中的比喻改成地道的譯入語中的比喻
(3) 照譯原文中的比喻,但附加一個說明
(4) 舍棄比喻,改用普通語言來表達比喻的意思
2各種翻譯方法的優點與缺點
(1) 照譯原文中的比喻
①優點:保留了原文的特征,能向譯入語讀者介紹一種源語的表達法。
②缺點:使用這種方法要考慮原文表達方法在譯入語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在文化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很難實現。
(2) 將原文中的比喻改成地道的譯入語中的比喻
①優點:譯文為地道的譯入語,少有翻譯的痕跡,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例:
a flash in a pan譯為“曇花一現”;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譯為“已是風燭殘年”。
②缺點:不能反映原作者表達的手段。若中文的比喻有太強的中國文化特征則應盡量避免使用,如在英譯漢中“輕移蓮步”這樣的表達法要慎用。
(3) 照譯原文中的比喻,但附加一個說明
①優點:既保持了原文的比喻,又解釋了原文中比喻的意思。例:
The tongue is a fire.
[譯文]口舌如火,火能傷人,口舌亦然。
②缺點:由于要補充文字,譯文就會略長些。
(4) 舍棄比喻,改用普通語言來表達比喻的意思
①優點:保留了原文的意義,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通俗易懂。例:
Wall Street is a dog-eat-dog place.
[譯文]華爾街是個殘酷的地方。
[分析]dog-eat-dog這一形象本句并無重要意義,可以舍棄。同時,這一形象在兩種語言中的外延意義并非完全一樣,原文的dog-eat-dog是殘酷的意思,而中文的“狗咬狗”則有相互揭短,在第三者那里得到利益這一潛臺詞。所以,譯者可采用第四種譯法,舍棄形象。
②缺點:舍棄比喻或形象的語言特征可能抹掉語言的精華,使得語言淡而無味。例:
Old Faithful Geyser譯為“老忠誠溫泉”。
[分析]采用這一譯法,保留了“忠誠”這個比喻。如果譯成“準時噴射的溫泉”,就是舍棄比喻只取意思的譯法,語言就不生動形象了。
3譯者在處理比喻時,要對比喻這類文化內涵濃厚的語言形式給予足夠的重視。
4比喻等形象表達法也非一成不變的語言材料。譯者也應關注比喻的演變。
- 錢銘怡《變態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考研英語閱讀100篇及歷年真題詳解(英語二)
-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3版)筆記和習題詳解
- 馮博琴《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考博英語閱讀理解、翻譯與寫作高分突破
- 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618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河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7年考研政治速背15天
- 陳衛東《刑事訴訟法》(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朱新蓉《貨幣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黃達《金融學》名校考研(含復試)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689西方行政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
- 2020年金融碩士(MF)《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考試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視頻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