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翻譯中的西化表達法

一、西化譯法概述

以譯入語為依歸是翻譯的總的方向。但這并不排除西化譯法在英譯漢中存在的地位。

1對“西化”的界定

(1) 西化主要體現在表達方面,而與內容無關。

(2) 西化翻譯,主要是由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所造成的。西化是由譯文中引進的異質成分造成的。

2語言各個層面上的西化翻譯及原因

(1) 語音層。如laser譯成“鐳射”(現已通譯成“激光”)。

(2) 詞語層。如bottleneck譯成“瓶頸”(也可譯成“障礙”)。

(3) 因短語內詞與詞之間語義修飾關系不同造成。如linguistically polite譯成“語言上有禮貌”(說話有禮貌)。

(4) 句子層。由語法結構的不同造成。例:

The decrease in his income changed his life style.

[譯文]他收入的減少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分析]漢語表達這個意思一般會用“他收入減少,因此改變了生活方式。”

(5) 由成語表達法的差異造成。例:

All roads lead to Rome.

[譯文]條條大路通羅馬。

[分析]漢語表達體系中原來沒有這種說法,一般用“殊途同歸”。

(6) 由話語結構(如套語)的差異造成。如晚上睡覺前說“晚安”。

二、從讀者可接受性角度看西化譯法

1在日常交流中,西化翻譯法帶來的西化表達方式很容易妨礙交流,降低它們在語言使用者中間的可接受性。

2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還是文化的載體,本身也會有意義。極度的歸化譯法會抹去許多風格、藝術、文化的特征,從而影響某些譯文的真正價值。

因此只照顧到讀者的可讀性,只從可接受性的角度來看西化翻譯法會顯得片面。

三、從語篇價值角度看西化譯法

語篇不同,讀者的可接受性也會不同。

1在語篇連續體(continuum)中,語篇價值的持續時間越短,對西化翻譯的可接受性越差。例:

在日常交流用語、公函文件等只有一次價值的語篇中,為了產生好的交流效果,最好是使用譯入語系統中最常用的地道的表達方式,達意流暢為首要目的,切忌晦澀難懂。

2語篇價值的持續時間越長,翻譯時越容易接受西化翻譯法。例:

如在有價值的文學作品中,保留一定的西化表達方式,有利于反映原作的精神,介紹外國文化,使中國人能通過語言了解外部世界。讀者也可在閱讀中花些時間品味洋腔異調。

3在一開始接受性較差的西化表達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有更多的人接受。但也有不少西化表達法由于與譯入語體系的結構水火不相容,不久就被淘汰。

4可接受性不是以不可接受為對立面而存在的。應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間尋找最佳點。

四、從文化符號角度看西化譯法

1有些西化表達方式更能反映源語文化的特征,更能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而歸化會抹去這些特征,使譯文失去源語文化的特征。例:

A pretty face has ruined an empire.

[譯文1]多少人間佳麗曾經傾國傾城啊!

[分析]這句話出自林語堂的《京華煙云》,林語堂在用英文說中國,這一文化背景正是歸化譯法的依據。

[譯文2]美人兒曾使帝國王朝覆沒。

[分析]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若用傳統語言中已有的表達法(傾國傾城)就會產生與源語文化背景不同的聯想,因此采用接近原文的譯法更符合西方的文化背景。

2在很多場合下(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字),表達本身就反映了源語思維模式的特征和特定的文化內涵。

歸化法雖容易“懂”,卻可能丟失不少東西,甚至歪曲原文的意義。例:

democracy已經普遍譯成“民主”。

[分析]中文里“民”和“主”兩個字各有其意思,合起來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但democracy一詞畢竟是西方先用的,指的就是西方那一套民主制度,中國人在領悟democracy一詞的意義時,也會較難把握該詞的精髓所在。

若一直沿用西化譯法,如譯成“德蒙可來塞”,而自己仍保留“民主”一詞,也許能避免后來不少的混亂。

3從符號學的角度看,翻譯是在兩個語言符號系統間進行符號轉換。對于不同的概念表達法,有兩種處理方式:

(1) 舍棄原文的形式,因為原文中的符號生硬地搬過來就失去了它在源語系統中的意義。這是歸化翻譯的基礎,類似于奈達的同構(isomorphs)理論。

(2) 在考慮到可接受性的前提下把原文的符號照原樣搬到譯入語中。這是西化翻譯的基礎。

4從一次性交流的角度看,西化弊大于利。但西化譯法會促使讀者去了解源語符號體系,進而促進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五、從歷時(diachronical)文化角度看西化譯法

1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擴大和加深,文化間的差異在縮小,對西化語言的可接受性將會提高。但在表達層面上,各民族問仍然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2從歷時的角度看,所有從翻譯中引進的西化表達方式在譯入語中的命運并非僅是隨意選擇的結果,而是與其他文化領域的變化平衡一致。

六、從社會文化運動看西化譯法

在社會運動中,人們總是會對文化和語言等問題持較偏激的態度。

1“本土化運動”

一個長期受到外部文化影響的民族在保護本土文化和語言的“本土化運動”中,會對外來的東西保持高度的警惕,排斥外來語就可能成為主流意識。

2一個民族長期奉行鎖國政策,需要接收新的事物,此時就會對外來的語言和文化采取擁抱的態度。如本世紀早期發生在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接使白話文登堂入室。

七、人類未來可能的語言格局

1讓全球說一種語言是對抗英語一統天下的下下策。

我們不能用一種無文化依附的人造語言來取代任何自然形成的語言,因為我們反對無差異性。

2在未來人類操兩種語言,在工作中使用一種語言,在家庭中使用母語。這種語言的雙軌制很可能成為未來人類語言的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维西| 龙海市| 奉贤区| 安西县| 鄂伦春自治旗| 金川县| 西丰县| 镇平县| 贺州市| 大悟县| 隆昌县| 改则县| 墨竹工卡县| 新河县| 靖边县| 西平县| 图们市| 碌曲县| 资溪县| 镇沅| 凤冈县| 肥东县| 沐川县| 称多县| 天台县| 崇左市| 湟中县| 卢龙县| 宜黄县| 汝州市| 蒙自县| 山阳县| 正镶白旗| 承德市| 金山区| 岱山县| 新邵县| 河池市| 十堰市|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