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921字
- 2021-05-24 15:27:45
第10章 全球化和語言標準化語篇的翻譯
一、中國文化已不能忽視全球化
在后現代社會中,高科技手段使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關系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2語言是文化的核心,翻譯工作如何面對全球化對漢語的影響是一重大課題。
3全球化形勢下的外來語言文化的影響無論從性質或范圍等方面看都有其特殊性。
4隨著金融和商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的普及,中國社會本身的人文精神受到很大沖擊,特別是以科技、商業、法律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標準化語言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與沖擊。
二、標準化語篇的一些語言特點
語言需國際標準化的語篇主要涉及電腦、金融、商業和醫學等領域。
1語言標準化的原因
在這些領域中操不同語言的人必須要求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他們所要表達的思想。
2標準化語篇的特點
(1) 準化語篇中的語言符號與符號的使用者之間有高度的約定性,所以這些符號是任意的、客觀的、單義的,排除風格與內涵變化的可能性。
(2) 非標準化語篇中的語言符號與符號使用者之間的約定可能很含糊,符號的價值也可隨使用者不同而有變化,有很強的主觀性和情感色彩。
(3) 國際標準化的語篇之間存在著很強的互文關系(intertextual connections)。一致性的“行話”,使得同一專業領域的不同語篇之間存在一種非常緊密的互文聯系。這種語言表達法復現率高的特征增加了電腦介入的可能性。
3標準化語篇中的語言雖然瞄準了客觀的所指意義,卻無法傳達語言在其他層面上的意義。標準化語言精確有余,但靈性不足,缺少人文氣息。
三、標準化語言溢出原有生存空間
1標準化語篇的內容大都涉及一個專業領域。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人們閱讀的數量和內容都有了變化。本來屬于某些專業領域的語言文字漸漸溢出自己生存的空間,而流入普通生活的話語中。如有關電腦的材料,有關經濟商業的讀物等。
2這些標準化語篇的話語結構的基本模式完全源于英語,所以像漢語這樣的語言就難免受到英語的影響。
四、標準化語篇翻譯中的一些問題
1區分標準化和非標準化語篇
在翻譯標準化語篇時,為了準確性,可以保留一些原文的語言特征;但在翻譯非標準化的語篇時,應該最大程度地發揮譯入語的特點。
2正確鎖定標準化的對象
(1) 并非所有語言單位都是標準化應該鎖定的對象。一般來說,標準化主要鎖定的目標應該是專業技術詞語,特別是名詞。
①在科技詞語的翻譯上譯者主要應看已確立的標準譯法是什么,不能自作聰明。例:
encephalomyelitis只能譯成“腦脊髓炎”;
access在計算機用語中只能譯成“存取”;
the Internet譯成“因特網”;第一個字母小寫的internet則譯成“互聯網”;world wide web譯成“萬維網”等。
②譯者要根據不同讀者向不同的標準看齊。例:
file臺灣譯成“檔案”,內地譯成“文件”;
hardware臺灣譯成“硬體”,內地譯成“硬件”;
network臺灣譯成“網路”,內地譯成“網絡”等。
(2) 有時,一些詞組,甚至更大的語言單位也有必要進行標準化。如一些短語已經在某一專業領域成為固定的概念,有其特殊意義,就應為標準化的對象。例:
電腦技術中的seamless integration
[分析]形容詞seamless在這里實際表示新的硬件、新的程序平穩地與系統的整個工作融合時的理想狀態。它已是電腦技術上常用的一個概念,因此在譯文就有必要采用一致的說法。目前常用的譯法是“無縫集成”。
外科領域的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分析]這個詞組表達的意思是“不用傳統的切開方法,而采用在皮膚上開一個洞,然后用微型顯微鏡技術使醫生可以看到手術域,進行手術”。它在外科領域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概念。現在統一譯成“微創手術”,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標準化的詞組。
3對于標準化語篇中屬于語言本身的特征卻并不是標準化所要鎖定的目標,如科技英語中被動語態的結構、動詞名詞化等,在專業上沒有任何意義,毫無保留的價值。
(1) 名詞化(nominalization)
名詞化這個詞法特征屬于語言手段,它并不承載語義信息,在漢語中根本沒有必要,甚至有時也不可能保留這種名詞化的手段。例:
Minor abnormalities in the level of the serum sodium respond to greater liberalization of sodium in the diet and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uretics.
[譯文]血清鈉輕度偏低者可在飲食中增加一些鹽,并減少或停用利尿劑而獲改善。
[分析]本句的三個名詞liberalization,reduction和elimination都有其動詞形式,在翻譯時遇到這樣名詞化的情況,譯者有必要根據漢語行文的特點,進行調整,使用詞類轉換法,在譯文中用動詞表達。
(2) 連接成分
為使表述清楚,更具邏輯性,科技語篇常較強調使用連接成分,這和漢語重意合的特征恰恰相反。
譯者仍應該盡量不放過可以意合的機會,只要不屬于專業概念,而屬于語言,就有必要中文化。
被動結構
在英漢翻譯中是否用被動語態要視情況不同而定,大部分被動句仍應轉換成主動結構。
4在標準化語篇的翻譯中,譯者在句法結構上不應向原文的“標準”看齊。屬于語言體系范疇的句法特征,并不是標準化所要鎖定的目標。
5標準化語篇的翻譯要準確地鎖定專業術語或其他表達專業概念的語言單位的標準化,同時,翻譯工作者還要譯好標準化語篇中表達非專業概念的語言單位。
-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經濟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市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實證研究(Ⅱ)
-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第4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45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13翻譯碩士日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考研高等數學精選習題集
- 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821經濟學綜合(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國際關系學院711國際關系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任保平《宏觀經濟學》課后習題詳解
- 2019年成人高考專科起點升本科《政治》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14版)
- 考研數學(三)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Kang-tsung Chang《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張康之、李傳軍《一般管理學原理》(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